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 1~8 月,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啤酒产量为 2683.3 万千升,同比下降 0.2%。
环境直接改变了行业逻辑,头部厂商从 " 增量 " 转向了 " 增价 ",有些品牌很早就开始做高端化产品。在头部企业中,燕京啤酒的转型起步并不算早。公司于 2019 年才正式提出 " 五年增长与转型战略 ",开始向中高端市场发力,这一时间点明显晚于青岛啤酒、华润等同行。
然而,根据 10 月 21 日披露的三季报,燕京啤酒实现了营收净利润的双增长,增速对比同行表现突出。
在最近的酒博会上,燕京啤酒董事长耿超透露,U8 在过去五年间从 9 万吨增长到 90 万吨,成为了燕京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大单品。这直接带动公司中高档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约 70%,成为公司的业绩支柱。
01
增利难增收,单季度营收微增 1.55%
2025 年 1~9 月,燕京啤酒实现啤酒销量 349.52 万千升,同比增长 1.39%;实现营业收入 134.33 亿元,同比增长 4.57%;归母净利润达 17.70 亿元,同比增长 37.45%。
单看第三季度,公司营收 48.75 亿元,同比增长 1.55%;净利润 6.68 亿元,保持 26% 的可观增速。

然而,通过业绩增长轨迹可以发现,燕京啤酒的营收增速在从 2022 年的 10.38% 逐步放缓至 2024 年的 3.2%,而利润增速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2022 年至 2024 年的净利润增幅分别达 54.51%、83.02% 和 63.74%。这一反差凸显了企业 " 增利难增收 " 的问题。
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的背后,是公司以燕京 U8 为核心的大单品战略的成功推进。据三季报披露,U8 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有力带动了产品结构升级和盈利水平提升。
光大证券分析指出,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达 47.19%,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 50.15%,同比分别增长 2.1 和 2.16 个百分点,这一改善主要受益于以 U8 为代表的中高档产品销量占比提升带来的产品结构优化,以及部分原材料成本红利的释放。
自 2022 年放量以来,燕京 U8 销量一直保持 30% 以上的高速增长。2025 年上半年,以 U8 为代表的中高档产品实现营收 55.36 亿元,同比增长 9.32%,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 68.54% 提升至 70.11%,毛利率达 51.71%。
虽然 2025 年最后一个季度刚开启不久,但从已有数据可以推断全年走向。目前,公司前三季度 17.70 亿元的净利润已超越 2024 年全年总额。考虑到啤酒行业第四季度为传统淡季,营收占比通常较低,若该季度营收能与去年同期的 18.2 亿元持平或实现小幅增长,2025 年全年营收有望突破 152 亿元。
与此同时,燕京啤酒还宣布了上市以来首次前三季度利润分配方案:以总股本 28.19 亿股为基数,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1.00 元(含税),合计分配 2.82 亿元。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燕京啤酒对于业绩增长的信心。
02
燕京 U8,5 年销量翻 10 倍
无论是传统消费和新消费,许多品牌都在践行同一个逻辑:大单品,高增长。
在啤酒进入存量市场后,这一逻辑更成为头部厂商的共识。各大厂商推出各自的高端战略产品,例如青岛白啤、重啤乌苏、珠江 97、燕京 u8 等。
其中,燕京 U8 在 2019 年推出,差异化瞄准 8~10 元价格带,定位 " 高阶小度啤酒 " ,主打好喝不上头。与其他品牌相比,燕京 U8 推出时间不算早,但却是较早聚焦年轻消费者的产品。
中泰证券的研报指出,U8 定位 8~10 元次高档价格带,该价格带体量较小,未来有望承接临近价格带的主流酒和低档酒的消费升级,具备巨大的放量空间。
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他们消费的不是啤酒本身,而是啤酒所代表的场景、情绪和圈层归属感。品牌认知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对燕京啤酒这样的传统企业来说更需要撕掉 " 老牌 " 的标签。
在营销上,燕京 U8 抓住了 " 国潮 " 趋势,定位 " 中国人自己的啤酒 ",将品牌价格和文化自信绑定,以此来和年轻人建立情感链接。同时,还邀请了王一博、蔡徐坤、关晓彤等新生代明星代言,提升品牌在年轻群体中的声量。
对此,燕京啤酒连续六年推出 " 超级品牌日 ",打造 U8" 祝福罐 "、" 心愿罐 " 等等特色产品,让消费者在罐体上书写,还赞助了一系列的音乐节、体育赛事、综艺节目。
这一系列动作的核心,在于持续削弱产品的工业品属性,为其注入丰沛的情绪价值,最终将 U8 打造为一个能够引发共鸣的消费符号。
然而,仅靠营销并不足以支撑大单品的爆发,渠道才是厂商最终的战场。通常来说,啤酒的投放渠道主要分为餐厅、酒吧、KTV 等即饮渠道以及超市、电商平台等非即饮渠道。
燕京啤酒以传统线下渠道为主力,2025 年上半年传统渠道收入达 74.89 亿元,同比增长 6.02%,占营收绝对主导地位;同时电商渠道增速亮眼,实现 1.36 亿元收入,同比增长 30.79%。此外,公司正通过 " 燕京酒號 " 社区小酒馆等自有渠道拓展新兴消费场景。
根据公开信息,燕京 U8 的出厂吨价约为 5000 元 / 吨,这个定价在 8~10 元价格带能够给渠道商留出利润空间。较高的渠道毛利结合扁平化的分销体系,有效激发了经销商推广 U8 的积极性。
而在内部,公司为 U8 设置了专项考核与激励方案,强力引导一线销售资源向该单品集中,形成了强大的内部销售推力。
可以说,U8 的成功给燕京啤酒带来了两个改变,一个就是显而易见的年轻化,另一个就是全国化。
在 2025 年的酒博会上,燕京啤酒董事长耿超透露,U8 在过去五年间从 9 万吨增长到 90 万吨,成为燕京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大单品。
在很长一段时间,高端啤酒市场一直是国外品牌的天下。曾经占据半壁江山的百威亚太,近年来因内部管理问题以及即饮渠道过度依赖,在消费疲软中份额持续下滑,这也为燕京 U8 等本土品牌腾出了市场空间。
有观点认为,啤酒行业的高端化竞争已步入下半场,这部分市场也从增量转向了存量。面对这一转变,燕京啤酒计划将 U8 打造为 " 百万千升级 " 的标杆,并意图复制其成功经验,培育第二个大单品。
不过,失去了市场空白期的低基数红利,在愈发激烈的竞争中能否再次打造出爆款,对于 " 二次创业 " 的燕京啤酒还将是个新的考验。
(责任编辑:孟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