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Alter聊科技 59分钟前

万亿“低空经济”风口,动感地带与“有为青年”一起“仰望天空”

中国移动以务实创新的姿态,借助 " 动感地带 " 深度连接新世代青年,让科技话题成为青年表达与品牌共鸣的新场域。

撰文张贺飞

编辑沈菲菲

一个世纪前,未名湖畔掀起了思想启蒙的浪潮,新青年们在理想与现实间寻找答案," 青春 " 被赋予了改变世界的力量。

一个世纪后,AI、低空经济、智能驾驶成为新的时代议题,青年学子选择 " 以代码为笔、以算法为纸 " 探问创新的边界。

10 月 25 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 " 动感地带有为青年公开课 " 以 " 低空新蓝图 " 为主题,在未名湖畔开讲,院士、教授、企业家和青年学子们汇聚一堂,围绕 " 低空经济 " 的话题,用理性、务实、热爱的态度,进行了既仰望天空又脚踏实地的思想对话。

01.

产业问道:

一场由需求牵引的效率革命

很多人对 " 低空经济 " 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早在 2024 年 " 低空经济 " 就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 " 十五五 " 时期产业发展重点," 低空经济 " 被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其中。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的新问题:低空经济要解决什么需求?什么时候落地?怎么才能飞得稳?

在 " 动感地带有为青年公开课 " 上,我们看到了三个答案。

一是算得清的经济账。

发改委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约为 14.1%,而美国同期的物流费用仅为 GDP 的 8.7%。中间巨大的 " 剪刀差 ",正是低空经济起飞的 " 势能 "。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 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 1.5 万亿元,2035 年有望突破 3.5 万亿元。

原因在于,相较于成本高、效率低的公路运输,在广袤的西部地区和复杂的城市场景,干线大型有人运输机 + 支线大型无人机 + 末端小型无人机的组合模式,将对现有的物流体系进行 " 降维打击 "。低空经济并非只是 " 概念热 ",而是重构成本结构、追求极致效率的必然。

二是看得见的新图景。

低空经济的落地场景是什么?

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行器设计专家向锦武全面阐释了低空经济的系统应用逻辑,从装备演进到场景落地,讲述了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技术融合推动的新型低空产业体系,并揭示了低空经济在农业生产、应急救援、智慧物流、文旅消费等领域的想象空间与增长潜力。

亿航智能副总裁张宏分享了载人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使用场景,即大众口中的 " 飞行汽车 ",也是低空经济中最吸引眼球、最 " 看得见 " 的部分。其中亿航智能已经拿到了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标准适航证和生产许可证,可以理解为 " 飞行汽车 " 进入市场的 " 准生证 " 和 " 牌照 ",预示着商业化运营已不再遥远。

三是看不见的智联网。

如果说专家学者在 " 算账 ",亿航智能在 " 造车 ",中国移动则是在 " 修路 "。

借用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苏郁在《论道低空经济》节目中的观点:业界专家经过前期的探索和实践,得出结论认为低空经济要发展好,必须建好 " 四张网 " ——物理设施网、低空智联网、航路网和服务监管网。

比如中国移动基于自主研发的 " 中移凌云 " 通信感知一体化平台和机载通信终端 " 哈勃一号 ",基于连接 + 感知 + 平台 + 云 + 算力的融合创新优势,可以提供无人机全生命周期监管与服务,目前已经在国内数百个城市展开低空商用探索,和 5G 网联无人机应用场景,形成形态丰富、成效突出、商业闭环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示范,覆盖了应急、公安、文旅、环保、工业、交通等多个领域。还在希腊某港口成功实施了 5G 网联无人机港口巡查。

透过三个答案,不难理解 " 动感地带有为青年公开课 " 的深意,这并非单向灌输的讲座,而是通过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拆解了 " 低空经济 " 的产业拼图,让青年学子们的视野走出课堂、走进产业一线。

02.

青年执笔:

" 旁观者 " 到 " 参与者 " 的身份切换

当学术泰斗、产业巨擘将宏大而清晰的 " 新蓝图 " 铺在青年学子面前时,他们有什么反应呢?

有兴奋、有好奇,更多的是思考和提问。

" 动感地带有为青年公开课 " 不仅在嘉宾演讲结束后进行了互动提问,还特意策划了 " 思辨对话 " 环节,让青年学子和专家们进行了一轮深度讨论,也为我们提供了洞察当代青年面貌的一线视角。

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有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关乎 " 落地前景 "。

" 我想知道, eVTOL(空中 TAXI)如果像网约车一样普及,需要突破的瓶颈是什么?"

比问题本身更有价值的,或许是提问的视角,并非科幻迷的提问,例如它能飞多快,而是跳出了 " 能不能实现 " 的桎梏,站在了一个 " 产品经理 + 工程师 " 的立场上,思考 " 技术可行性 " 与 " 商业可行性 "。在他们眼中,低空经济不是 " 未来时 ",已经是现在 " 进行时 "。

第二个问题关乎 " 产业生态 "。

" 对比船舶工业技术引进,我国低空经济(如无人机)行业如何实现产业链协同创新与技术突围?"

提问者是一位 2025 级经济学的本科生,却有着 " 产业战略者 " 的高度,聚焦的不只是技术路线的选择,更是产业协同机制的构建。不再停留于技术崇拜或单点突破,而是开始理解——真正的突围,不只是性能领先,更是体系领先;不只是造出 " 飞起来 " 的产品,而是构建起 " 飞得久、飞得稳 " 的产业生态。

第三个问题关乎 " 基础设施 "。

" 我们推广低空经济的模式,除了低空经济这些无人机的技术之外,还有哪些铺设的内容,如何把基础设施建设好?"

理解了低空经济的经济账和新图景,不少青年学子意识到——低空经济不是卖设备的生意,而是建设一张 " 空中互联网 "。认识到了产业的底层逻辑,他们没有以旁观者自居,将自己放在了 " 参与者 " 的位置;没有满足于听故事、看热度,而是开始思考:我能做什么?我能参与到哪一环?

整场对话中,青年学生们提到的问题还有很多,甚至涉及了风速对飞行的影响、无人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刺激等细节……低空经济的繁荣,需要院士勾勒技术天际、学者解析市场经纬、企业打通落地路径,更需要 " 有为青年 " 们以主人翁的意识,在城市上空书写新的篇章。

03.

凝聚认同:

动感地带和青年的双向奔赴

由此产生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移动为何要主办 " 动感地带有为青年公开课 ",背后有着怎么样的主张?

有别于常规的品牌活动," 动感地带有为青年公开课 " 并非单纯局限于院士、教授和企业家的知识分享,更是一场具备高度知识互动性与传播性的盛会,为参与者搭建了深度交流与学习的优质平台。

透过表象看里层,这场集权威解读、实践分享、深度思辨于一体的公开课,可以说是品牌营销从娱乐化向内容化的探索,借助真诚问答与思想碰撞,将抽象的前沿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将时代潮流和青年诉求融合,让品牌与青年的连接,从浅层的情感共鸣深化为价值认同。

个中原因并不难解释。

早在 2003 年的时候,中国移动就以动感地带为桥梁,与年轻人建立了深度连接,不仅创新了明星、音乐、影视等与年轻兴趣相关的产品权益,还通过跨界音乐、电竞、街舞等兴趣圈层,和年轻人 " 玩在一起 "。

恰恰是长达 20 多年的 " 深度陪伴 ",让动感地带深刻理解了不同代际的个性,完成了品牌的自我进化。

二十几年前,动感地带用 " 我的地盘听我的 " 这一张扬个性、定义 " 个人空间 " 的口号,契合了 80 后 " 自我觉醒 " 的时代情绪。

而当 05 后成为青年人群的主体,科技创新成为新的时代课题,动感地带再一次选择和青年同行。除了品牌内涵的升级、品牌标识的年轻化,在落地上精准捕捉到了年轻人对科技的好奇心,通过一场场 " 有为青年公开课 ",满足当下年轻人争做 " 有为青年 "、勇担 " 时代使命 " 的崇高追求。

前面的问题,已然有了确切的答案。

相较于纯粹的品牌营销,中国移动赋予了 " 动感地带有为青年公开课 " 更多的企业责任感,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和前沿科技深度对话的舞台,用硬核知识在年轻人心中留下了独特印记。

结果是品牌和青年群体的 " 双向奔赴 "。

对于年轻人来说,每一场分享、每一次提问都在拓展对科技、社会与自我关系的认知边界,在真实的科技语境中理解时代的方向,在对话与思考中找到自身与前沿科技的连接点。

对于动感地带而言,年轻人以问题定义未来时,品牌需要以行动回应理想,通过开展以 " 智能共生时代 "" 低空新蓝图 "" 智行未来 " 为主题的深度对话,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单向传播到价值共鸣的跃迁。

作为一个和年轻人打了 20 多年交道,近乎唯一一个将品牌与 " 青年文化 " 划等号的超级 IP,动感地带用行动示范了品牌营销的新范式,即通过知识、时代议题与价值共鸣,凝聚品牌认同与长期信任。

04.

写在最后

真正打动年轻人的,从来都不是口号,而是共识。

就像 " 低空新蓝图 " 的思辨,青年学子不甘成为技术的盲从者或奇观的围观者,而是以 " 规则制定者 " 的自觉,提前介入了对未来的 " 预审 "。一个品牌在这样的议题中出现,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宣言:青年在思辨中看见了未来,品牌也在共识中找到了方向。

动感地带和青年的对话并未结束," 有为青年公开课 " 将于 11 月 8 日奔赴上海交通大学,以 " 智行未来 " 为主题,共同研讨无人驾驶背后的社会重构与伦理挑战。

动感地带 · 2025bilibili 超级科学晚将在 10 月 31 日盛大举办,晚会汇聚年度顶尖科学成果、科学领域权威专家、B 站头部 up 主等诸多精彩看点,中国移动机器人、机器狗、灵犀 AI 等前沿科技也将惊喜亮相。10 月 31 日 19:00,中国移动和动感地带官方社媒、咪咕视频 APP,全程直播。

主理人 | 张贺飞(Alter)

前媒体人、公关,现专职科技自媒体

钛媒体、36kr、创业邦、福布斯中国等专栏作者

转载、商务、开白以及读者交流,请联系个人微信「imhefei」

相关标签
Alter聊科技

Alter聊科技

世上本没有对错,我只求一个立场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