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时代财经 1小时前

汉王科技的 AI 转型:从电纸书到机器人,广撒网策略是出路还是歧途?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陈佳鑫

来源 | 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 | 陈佳鑫

编辑 | 韩迅

由汉字识别起家,到电纸书推动上市,再到如今的 AI 风口,成立 30 年的汉王科技(002362.SZ)战略方向已历经多轮变动。

近年来 AI 业务的高投入也使汉王科技陷入亏损。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汉王科技实现营收 8.13 亿元,同比增长 13.81%,但亏损却进一步放大至 5672.66 万元。从 2022 年至今,汉王科技已连续三年半亏损。

汉王科技近年来开启 AI 转型,除多模态大数据业务外,还推出众多 AI 终端产品,从 AI 血压计到仿生扑翼飞行器再到机器狗等,AI 布局跨度较大,且多处于雏形阶段。

汉王科技 AI 业务未来的主要方向是什么?汉王科技向时代商业研究院表示,大健康会作为公司 AI 布局的重点方向之一。

AI 新业务拖累业绩,预计全年盈利有望好转

2022 — 2025 年上半年,汉王科技已连续亏损三年半。

今年上半年,汉王科技实现营收 8.13 亿元,同比增长 13.81%;实现归母净利润 -5672.66 万元,同比减少 11.66%,增收不增利,亏损幅度进一步放大。

从毛利率来看,今年上半年汉王科技的毛利率为 43.56%,同比增长 2.06 个百分点,毛利率并未拖累利润,亏损主要与较高的销售费用及研发费用有关。

今年上半年,汉王科技的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 2.14 亿元、1.38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5%、17.8%,研发费用的增幅较大。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26.31%、17.02%,高企的销售及研发费用拖累盈利。

作为对比,今年上半年,可比公司科大讯飞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40.23%、19.12%、18.95%,毛利率及费用结构与汉王科技颇为相似。两家企业发展路径亦较为相似,科大讯飞从语音识别起家,向终端领域拓展,目前处于 AI 新业务开拓期。目前两家企业均处于亏损状态。

在 7 月的业绩说明会上,汉王科技曾表示,新业务(如 AI 智能读写本及阅读器)处于市场开拓期及新产品高强度投入,相关项目营收高速增长,但尚未达到盈亏平衡点。此外,人工智能高速发展,汉王科技在磁容触控芯片、天地大模型、生物嗅觉、仿生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及扫描王、语音王等新产品的研发投入较大。

汉王科技预计,2025 年全年的研发及销售费用占比有望下降。汉王科技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不少创新项目,如 AI 智能本业务、仿生扑翼飞行器、仿生机器狗、嗅觉识别技术等预计在今年结项 / 阶段性结项,未来会按照量入为出的方式进一步控制后续投入节奏,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多元化的起点

汉王科技及其创始人刘迎建是 " 手写汉字识别技术 " 的先驱。早在 1984 年,刘迎建便开启 " 联机手写汉字识别装置 " 研发,次年便成功研制出该装置,攻克了脱离西方键盘输入方块汉字的难题。

1995 年,汉王科技正式成立,自主知识产权电磁笔研发成功。随后汉王科技开启技术授权模式:1996 年与 Intel、Apple 合作简体字手写识别,1997 年技术嵌入快译通等 PDA 产品,1998 年更是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手写识别技术授权微软、成立北京汉王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从 " 技术研发 " 到 " 企业运营 " 的转型。

随后,汉王科技围绕汉字识别技术拓展其应用领域。2002 年,汉王斩获无线无源专利技术,成为全球仅有的两家掌握该技术的企业之一。2004 年,绘画板问世打破国外垄断,2006 年 OCR 票据识别系统进驻建行、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2007 年,2048 级压感电磁笔的研制成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笔触控领域的领先地位。

2008 年,汉王业务电纸书开始爆发,并搭乘 " 神舟七号 " 遨游太空; 2010 年,汉王电纸书巅峰时期销量达 100 万台,贡献营收 8.8 亿元,占总营收的 75%。电纸书销量的爆发,也助力了汉王科技于同年 3 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完成资本化跨越。

至此,汉王科技的业务虽然有所转变,但仍主要围绕汉字识别技术进行开发布局。随着电纸书业务遭重创,汉王科技正式开启多元化新篇章。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与亚马逊 Kindle 入华,汉王科技的电纸书业务遭遇重创,2011 年相关营收同比骤降 74%,2022 年再度同比减少 70%;营收从 2010 年的 8.8 亿元降至 2022 年的 7000 万元,汉王科技紧急开启多元化转型。

2011 年,汉王科技推出人脸锁产品拓展安防场景;2014 年,在雾霾问题备受关注之际,汉王科技进军空气净化领域,跨界推出 PM2.5 检测仪 " 汉王霾表 " 及大型室内空气净化器 " 大户人家 ";此后,汉王科技还进入汽车电子领域提供人机交互技术。

2020 年疫情期间,汉王科技子公司汉王蓝天甚至成为了 N95 口罩和嗅觉测试盒的供应商,但这番尝试最终以亏损告终。

笔智能交互市场的局限

汉王科技的多元化一定程度上也跟传统主业的局限有关。

笔智能交互业务是汉王科技的传统主业,也是稳定的业绩来源,其具体产品包括数字绘画平板、数字触控笔模组、无纸化签批设备等。

数字绘画平板是一个相对小众的电子产品,且市场规模增速一般。Adobe 行业数据显示,全球专业数字艺术创作者规模约 1200 万人。

贝哲斯咨询的《数字书写与绘图板市场调研报告》预计,全球数字书写与绘图板市场规模 2025 年达到 38.06 亿元,中国市场为 8.74 亿元,预计至 2032 年全球数字书写与绘图板市场规模将会达到 70.08 亿元,以 9.11%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全球数字绘画平板竞争格局方面,日本的 Wacom 凭借其深厚的专业壁垒占据制高点,市场份额第一并占据高端专业市场;国内的 XPPen 作为后起之秀,凭借高性价比及技术普惠做到全球市场份额第二;华为通过软硬件生态协同,自研绘画软件与星闪手写笔,抢占大众消费乃至专业创作者市场。

XPPen 品牌隶属汉王友基旗下,成立于 2005 年,主要基于 EMR 电磁感应、X3 智能芯片、数字笔等技术,提供手绘屏、手绘板、绘画平板、数字笔等数字绘写产品。目前汉王科技的数字绘画产品的收入主要来自海外销售。

较为小众的使用群体,数十亿元的市场规模,加上 Wacom 占据高端市场,数字绘画平板市场,无论规模还是增速,显然都难以满足汉王科技的发展野心。

汉王科技向时代商业研究院表示,数字绘画平板市场未来的增速预计不会太快,近年来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缩减,来自内部的市场份额替代仍有空间。

数字触控笔市场方面。近年来,随着高端平板电脑、折叠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配笔率提升,数字触控笔市场规模不断扩大。QYResearch《全球触控笔市场报告》显示,2024 年全球触控笔市场约 222 亿元,预计到 2031 年增长至约 319.4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6%。

数字触控笔市场规模并不小,但竞争激烈。《全球触控笔市场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触控笔生产商主要包括 Wacom、Apple、Hanvon Technologies(汉王科技)、Microsoft、Samsung、Epson、Hewlett-Packard、Adonit、HUAWEI、Genius 等。2023 年,全球前五大厂商占有大约 42.0% 的市场份额。汉王科技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仅次于 Wacom、Apple。

至于无纸化签批市场,汉王科技表示,银行、运营商等柜台是签批业务的传统应用场景,目前面临设备相对饱和的现状,其他新兴领域(如公安司法审讯、交通管理领域、医疗社保等)及海外市场无纸化签批需求仍有待进一步挖掘。

整体来看,汉王科技的笔智能交互业务收入,在经历疫情期间的高速增长后,近年来基本维持在 10 亿元 / 年左右的规模,增长有限。

AI 领域广布局,大健康会作为重点方向

在其他人工智能企业仍聚焦某个特定方向的时候,汉王科技已宣布成为全球唯一同步掌握 " 眼耳鼻舌身 " 五种感知技术的人工智能公司。

汉王科技在 AI 领域的布局突出一个 " 广 " 字。汉王科技称 AI 业务已覆盖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多模态融合及仿生智能等人工智能领域,并形成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及从感知、决策到具身智能的全链核心技术布局。

具体来看,汉王科技 AI 业务可分为多模态大数据业务、AI 终端两块。多模态大数据业务包含智慧司法、数字人文、智慧档案、智慧医疗、智慧金融等;AI 终端包括 AI 读写智能本及阅读器、AI 柯氏音电子血压计、生物特征识别类产品、仿生扑翼飞行器等。

汉王科技的 AI 业务涉及的领域及产品跨度较广。其中,智慧司法、数字人文、智慧档案、智慧医疗等业务,虽然领域不同,但均属于原有汉字识别数字化业务的延伸,AI 技术确实有助于识别后资料的整理及利用。以数字人文为例,汉王科技主要利用 OCR 识别、图像修复、AI 模型等技术,提升古籍数字化效率与质量,助力更多古籍实现数字化保存与传播。

而 AI 终端产品与原有业务的相关度则明显较低,如 2020 年推出的仿生扑翼飞行器,但该产品推出后销量有限,在电商平台上的销量多在两位数左右。汉王科技向时代商业研究院表示,2020 年推出的仿生扑翼飞行器第一代产品销量有限,目前已推出二代产品,主要用于在消费端及一些特殊行业应用,已上线亚马逊电商平台,海外市场或成为重点市场。

AI 柯氏音电子血压计属于相对成功的终端产品。据汉王科技介绍,目前市面上的血压计多为使用统计学方法间接测得血压,与真实血压具有一定的误差。水银血压计(柯氏音法)虽能精准测量血压,但依赖医生的经验,日常使用并不便捷。

汉王科技利用 AI 技术将柯氏音法应用于电子血压计中,实现既有水银血压计的精准,又有传统电子血压计的便捷。今年上半年,血压计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 300%。

汉王科技向时代商业研究院表示,公司或为市面上纯柯氏音电子血压计唯一的生产企业,未来大健康领域会作为 AI 布局的重点方向。

总结:AI 转型方向仍不明

整体来看,汉王科技欲摆脱笔智能交互有限的发展空间,前期有过多种跨界动作,但多以失败告终。AI 的高速发展让汉王科技开启了新一轮扩张,高投入下陷入亏损。

汉王科技在 AI 领域采取广布局的策略,覆盖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甚至机器人领域,试图找到一个主要方向。汉王科技在个别细分领域,如 "AI 血压计 " 领域取得一定成绩,但多数产品仍处于雏形阶段,难言找到最终方向。

可比公司科大讯飞的 AI 布局同样较广,但汉王科技与其存在体量上的差距,研发资源规模难以匹敌。今年上半年,科大讯飞的研发费用高达 20.68 亿元(汉王科技为 1.38 亿元)。AI 领域研发投入巨大,广布局会导致研发资源分散,汉王科技是否适合采用同样的广布局策略有待商榷。

(全文 3853 字)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 " 时代商业研究院 ",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时代财经

时代财经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