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 9 月 24 日讯 日前,河南金融监管局公布相关批复,同意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简称 " 河南投资集团 " ) 对中原信托有限公司 ( 简称 " 中原信托 " ) 增资 7.24 亿元,其中 3.19 亿元计入注册资本,其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增资完成后,中原信托注册资本正式变更为 50 亿元,同时批复同意此次增资引发的股权结构变更事宜。本次增资不改变中原信托股东数量,但控股股东河南投资集团持股比例进一步上升。
增资计划早有披露
记者注意到,中原信托此次增资计划早在今年 7 月便已对外披露。7 月 1 日,中原高速发布公告称,其参股的中原信托拟开展新一轮增资扩股,计划将注册资本从 46.81 亿元增至 50 亿元。当时公告显示,中原高速作为股东虽享有优先认购权,但结合自身发展战略,拟放弃该权利。放弃后,中原高速持有中原信托的股权比例将从 27.27% 降至 25.52%,不过中原高速表示,对中原信托仍采用 " 权益法 " 核算,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及投资收益造成重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中原信托近年首次增资。2023 年 12 月 11 日,中原信托曾公告称,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及金融监管总局河南监管局批准,公司注册资本从 40 亿元增至 46.808968 亿元。当时中原信托明确表示,增资体现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完成后资本实力明显提升,资金储备进一步增加,将持续赋能各类业务发展。
赵阳总经理任职资格 5 月获批
在增资落地前,中原信托管理层已完成关键调整。2025 年 6 月 13 日,河南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赵阳中原信托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赵阳担任中原信托总经理的任职资格,并要求其自批复作出之日起 3 个月内到任,未按期到任则批复失效。同时要求中原信托督促赵阳持续学习经济金融法律法规,树立风险合规意识,熟悉岗位职责并忠实勤勉履职。
公开履历显示,赵阳具备深厚的金融从业经验,且长期服务于中原信托体系。其历任中保信期货经纪有限公司郑州业务部总经理,中原信托丰产路证券部经理、信托市场部经理、信托业务总部副总经理、信托综合部经理、风险与合规管理部经理及总经理助理、公司总裁助理,现任中原信托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从业务一线到风险合规再到管理层,赵阳的工作经历覆盖信托业务全链条,为其执掌公司经营奠定基础。
在今年 2 月举行的中原信托 2025 年度工作会议上,当时担任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 拟任 ) 的赵阳在经营工作报告中指出,2024 年是中原信托全面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公司按照 "12345" 经营思路,加快转型创新,严格风险管控,加强内部管理,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主要经营指标行业排名均好于上年。对于 2025 年工作,赵阳明确方向:加大企业客户营销,深化金融同业合作,补齐业务短板,强化业务协同,推动标品业务跨越式发展,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构建业务发展生态链,推动公司健康稳健发展。
增资为转型注入动能
对于此次增资获批,业内普遍认为将为中原信托转型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此前分析指出,增资计划有助于增强公司资本实力,提高抗风险能力,为业务转型提供支持。具体来看,增资对中原信托的积极影响将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提升风险抵御能力。更高的注册资本意味着更厚实的 " 风险缓冲垫 ",在当前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充足资本储备能帮助公司更好应对资产端潜在风险,保障正常运营秩序,增强投资者信任度。二是赋能业务转型。随着信托三分类改革深化,标品信托、资产服务信托等成为转型核心方向,这类业务需前期投入系统建设、人才培养等,增资后公司可加大新业务研发与落地力度,推动标品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优化业务结构。三是拓展合作空间。注册资本提升有助于公司获得更优市场评级,在与银行、证券等机构开展跨业合作时,能突破部分准入门槛,参与更多大型项目,吸引优质客户资源,提升市场份额。
作为国有控股金融机构,中原信托大股东为河南投资集团,持股达 64.94%,实际控制人为河南省财政厅。此次河南投资集团单独增资,进一步彰显地方国资对信托公司发展的支持,也为公司后续深度参与地方实体经济建设、服务区域发展战略奠定基础。
年内五家信托公司完成增资
记者了解到,此次中原信托增资,是今年第五家完成增资的信托公司,此前东莞信托、天津信托、北方信托、吉林信托已先后获批增资。
具体来看,1 月 27 日,吉林信托宣布注册资本由 31.50 亿元增加至 42.05 亿元,新增注册资本 10.55 亿元;2 月 12 日,北方信托收到天津监管局批复,注册资本增至 23.44 亿元,增加 3.42 亿元;4 月 27 日,天津信托获批复调整股权结构并增资,注册资本从 36 亿元跃升至 52.86 亿元,突破 50 亿元门槛;6 月 16 日,东莞金融监管分局同意东莞信托增加注册资本 1.55 亿元,由 20.65 亿元变更为 22.20 亿元。
从近年行业趋势来看,信托公司增资呈现鲜明特征。据用益信托研究院统计,2023 年以来完成增资的 10 多家信托公司,以中小机构为主,且多具备地方国资背景。与此前不同,这一轮增资潮中,地方国资主动入局成为常态,如华宸信托等地方国有信托公司通过增资增强实力,既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金融动力。
从注册资本规模来看,目前 67 家信托公司中,注册资本超 100 亿元的有 10 家,分别为重庆信托 ( 150 亿 ) 、中融信托 ( 146.68 亿 ) 、五矿信托 ( 130.51 亿 ) 、平安信托 ( 130 亿 ) 、中信信托 ( 112.76 亿 ) 、华润信托 ( 110 亿 ) 、建信信托 ( 105 亿 ) 、陆家嘴信托 ( 104 亿 ) 、昆仑信托 ( 102 亿 ) 、兴业信托 ( 100 亿 ) 。中原信托增资至 50 亿元后,将进一步缩小与头部机构差距,为后续发展奠定资本基础。
当前,信托行业正处于转型深水区,三分类新规推动行业向主动管理、财富管理、资产服务信托方向加速调整。中原信托在完成管理层与资本双升级后,能否按照赵阳提出的转型路径,实现标品业务突破、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国网财经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