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游戏研究社 2小时前

一部描绘「中式青春」的黑白游戏正在 Steam 上逐渐出圈

打开《纸房子》前,看见简介里的 " 中式校园背景 "" 不那么美满的家庭 ",我很担心这是一部无病呻吟的青春疼痛作品。

游戏是视觉小说类型,除了鼠标点点点、做出选择进入不同支线以及阅读文本以外,没有其他玩法。它更不是投入了大量精力金钱的 " 大作 ",从计划制作到在 Steam 上正式推出,两个人的制作组只用了一年时间。

现学现卖的程序导致游戏出现了不少 Bug,有些玩家反馈完全没办法启动游戏,有的人打开游戏但一直黑屏。存档读档卡顿,有时候左下角主角的头像还会消失。

但它确实小火出圈了。

1

上线一个月,《纸房子》已经收获近 4000 条评论,其中 96% 是好评。我花了一点时间全通了游戏,发现它的确是一部青春疼痛作品,只不过它的落点并不聚焦于 " 校园爱情 "。

游戏无论是场景还是人物立绘,都使用了黑白配色的美术素材。一方面渲染略有悲伤和压抑的氛围,另一方面,黑白画面造就了一种复古感,在推进流程时,总让人觉得是在 " 回忆 " 这段故事。

故事围绕 17 岁的高二女生赵颖展开, 在描述到她的家庭时,是 " 东亚父母 "" 原生家庭创伤 " 设定:又到春节了,总是要回到那个有父亲和张阿姨的家,要继续过和同父异母的妹妹挤一张床的生活。

学校里为数不多的两个朋友,一个一直在恋爱,一个正在准备出国,看来看去,好像无人可倾诉。身在五线城市的普通高中成绩不上不下,那个虚无缥缈的未来似乎也看不见。

在这些设定里,最直观戳中很多人的是 " 五线城市 " 背景。比起大城市,小地方来来回回能够去的地方只有那么几个,生活简单且重复。

《纸房子》的陈水市取材自四川自贡,由于故事发生的时间设置在 2018 年,并不是遥远的过去,所以许多场景比如华商、东方广场、奶茶店都能一一找到对应,这勾起一些人的回忆,也吸引了一部分玩家去到线下打卡。

正是因为游戏背景和现实生活的强关联,有玩家表示 " 这里每个地方都有我难受的回忆,很容易代入自己 "。

因此也有人说,也许自贡真的是一座青春疼痛的 " 痛城 ",毕竟 " 青春疼痛文学三巨头 " 之二,饶雪漫和郭敬明也是来自自贡。

不过,能让 " 青春疼痛 " 题材多年以来经久不衰的,并不是文章内容本身或优质,或低俗狗血,而是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或多或少在那个阶段都会感到 " 伤痛 ",《纸房子》就抓住了这一点。

2

相较于其他作品,《纸房子》赢在了贴近生活。

赵颖就是一个普通高中生,一切事件都基于这一点进行展开。没有架空、悬浮、没有超能力也没有金手指。文本没有一味地描述苦难,也看不到爽文情节。游戏内会写到赵颖受到家暴,在家中被当作透明人边缘化,也会详细写她在学校里仍然有与她同仇敌忾的朋友,和关心她的老师。

这反而成为了争议点。

一部分玩家非常心疼主角赵颖,她在家里得不到来自家长的疼爱与关心。父亲买下了新房子,赵颖原本满心欢喜以为自己就要拥有一个独立的房间,结果却还是被推去寄宿,住八人寝。妹妹吵着要养小狗,赵颖买下送给妹妹后,除了赵颖回家时偶尔照料一下小狗,其余人好像也不把小狗当回事,小狗死了也只是淡淡地说 " 它也算过了几天好日子了 "。

缺失的爱,宿舍里的霸凌,和即将道别的好友吵架,与母亲相见却不相认,宠物的死亡,这些或大或小的事情,非常轻松就能将 17 岁的赵颖击倒。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评论说:" 每个人都可以从《纸房子》领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应激创伤。"

我浏览到的第一条关于《纸房子》的贴子,就是有人说自己玩得太痛苦,以至出现躯体化的症状。而在游戏 Steam 的评测区,类似的长篇大论也不在少数。

的确,游戏中的种种情节,无论是家庭,校园,还是朋友之间的相处,总能勾起一些成长中细碎的、快要遗忘的记忆。玩家一边在体验赵颖 17 岁人生的同时,又将自己青春时期的或许早已遗忘的痛苦反刍了一遍。

但另一方面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评价《纸房子》在这方面有些无病呻吟,那些痛苦确实存在,但远远谈不上是多么深刻,而是轻飘飘的,所以难以理解赵颖为什么在一些结局里选择与家庭同归于尽。

赵颖的家庭没有负债,她聪明、漂亮,有很多人喜欢她,只要认真学就可以考一个不错的分数。有很真心的朋友,其中一个还是正宗的千金大小姐。即使在学校里遭遇了霸凌、被传谣,也很快反击成功,甚至剧情里对于这段反击的描述还有些 " 爽 "。现实里有这样处境的人,很难这么快反击。家庭有问题的话,住校反而是一种逃离的方式,为什么要抗拒呢?

这类 " 青春困境 " 题材总会出现类似的两方讨论。

赵颖和电影《狗十三》里的主角李玩有着相似的境遇。同样是单亲家庭跟着父亲,李玩有同父异母的弟弟,有被丢掉被抛弃的小狗,自己总是被迫做出选择,没有能为她引导方向的人,没有可以倾诉的人。

同时也有不能理解李玩 " 苦 " 的人。他们说,李玩的家里人至少还会对她的行为有所回应,她的家庭条件不错,爷爷奶奶也疼她。而李玩的逆反,被当作是 " 家里惯的 ",被评价为 " 真不孝顺 "。

但无论观众代入的是主角的视角,还是家长亦或是旁观者的视角,只要产生共鸣引发讨论,或许这些作品目的就已经达到。它们的核心并不是为了去探讨主角是否有着足够的痛苦和困顿,而是这种痛苦与爱之间构成的扭曲和纠结,以及这对于青春期的主角们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换句话说,看似好像温饱不愁,却被一些细碎的事情击垮,也是相当现实的情况。即便把剧情中的客观家庭情况看作是 " 不算糟糕 " 的证据,也无法忽视从中真真切切感受到的恨与痛苦,他们本就是交织在一起的。

3

在我看来,对于《纸房子》这样小体量的视觉小说,它没有让校园题材中的爱完全落到恋爱上就可以及格了。

在原生家庭故事之外的内容里,赵颖在学校有关心她、维护她的老师贺亚红,有多年的死党王艺菡,有一直想要跟她做朋友的小透明陆婷,还有能够偶尔开导她的邻居姐姐徐敏敏。

她可以向这些人身上寄托一些情感,但是所有线的结局,好像都不如预想中来得爽快。这些出现的角色看似够成为赵颖生活中的救命稻草,但又没有办法解决她在家庭和学校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从各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出现的角色都并非是赵颖的同路人。

所以在各种视频讨论的评论区里,总可以看见有人如应声虫一样打下重复的话:" 赵颖,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让你幸福?"

很多人对于故事的不满,就在于他们希望有一个赵颖靠自己挣脱出来,改变境遇,最终获得救赎与幸福的结局。

这未尝不是玩家的一种情感投射,但很可惜游戏的标题就已经注定这是个无解的话题。

游戏中的赵颖小时候喜欢折纸,而纸房子也是她对于家庭的美好幻想,就像游戏的英文名 Sweet Home,赵颖期盼着自己拥有一个甜蜜的家。但纸糊的房子轻飘飘的,没有任何庇护作用,风一吹就垮了,一点火星子就会化为灰烬。

17 岁的赵颖对这个世界了解的太少,视角太矮,对于未来的想法很简单,只能看到面前的一亩三分地。不过就像剧情中徐敏敏说的:" 两年对你来说是生命中的八分之一,等你长大一点,27 了,两年就只是你生命中的十五分之一了。"

等到了那个时候,再回过头来看青春期时期,曾经觉得天大的事情,可能也会觉得没那么可怕,可以轻轻放下了。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