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证券之星 59分钟前

A 股,突发跳水!四大原因找到

三大指数早盘冲高,午后快速回落。

盘面上,机器人板块延续强势,首开股份回封涨停,走出 12 天 11 板,景兴纸业、均胜电子 3 连板。低价股表现活跃,香江控股、山子高科、上海建工 5 连板。芯片产业链逆势上涨,中芯国际创历史新高。下跌方面,有色金属板块大跌,晓程科技大跌。

截至收盘,沪指跌 1.15%,深成指跌 1.06%,创业板指跌 1.64%。个股普跌,全市场超 4300 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成交额 3.135 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 7584 亿,创年内第三。

午后突发跳水!四大原因找到

今日,A 股市场早间延续震荡走高态势,三大指数全线飘红,科创 50 一度涨超 3%。但午后突发跳水,虽然尾盘有所拉升,但三大指数最终均跌逾 1%。

综合市场观点,此次跳水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其一,美联储降息落地,部分提前押注降息的资金借利好兑现趁机卖出;其二,市场内部结构调整,一些前期涨幅过高的板块和个股,本身就积累了较大的获利盘,存在回调的需求,这些资金在市场出现一定波动时,便会选择离场,从而引发了市场的跳水;其三,证券、保险、银行等大金融权重方向走势不佳,带偏了大盘指数;其四,3900 点大关技术压力较大,指数仍存蓄势需求。

从行业板块看,今日仅有汽车服务、旅游酒店、风电等少数板块收红。其中,汽车服务板块领涨,德众汽车 "30CM" 涨停。

消息面上,工信部公开对《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向社会征求意见。专家表示,这将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再次筑牢安全底线。

虽然午后出现回调,但从目前趋势看,市场整体趋势依然向上,沪指冲破 3800 点后,市场分歧加剧,多数个股涨幅落后于指数,近期市场出现高低切换,但主线依旧没有发生变化,AI 产业链依然是赚钱效应的集中地。

其中,半导体芯片产业链盘中持续活跃,中芯国际等个股再创历史新高;算力硬件方向也逐步回暖,核心标的工业富联盘中再度涨停,总市值跻身 A 股前十。

消息面上,人工智能有四大重磅:一是 DeepSeek-R1 开创历史,梁文锋论文登上《自然》封面;二是马斯克表示,xAI 有机会通过 GROK 5 达到 AGI;三是华为预测,2035 年全社会的算力总量将增长 10 万倍;四是芯片自主可控逻辑被华为昇腾、腾讯云、阿里平头哥、中芯国际等多重相关消息持续驱动。

整体而言,今日市场跳水属于短期波动,虽然会给投资者带来心理压力,但从长期来看,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开启以及国内经济的持续复苏,股市向好的大趋势并未改变。

机构建议,投资者应保持理性,把握市场调整带来的机会,合理调整投资组合,以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具体方向上,当前应对的重点仍应聚焦科技股方向,在各热点题材的轮动中把握节奏。

新纪录!两融余额再创新高

虽然今日出现短线回调,但投资并非一朝一夕的得失,从资金变化可以看出,投资者依旧对后市行情抱有信心。两融余额近期持续水涨船高,再度刷新历史纪录。

截至 2025 年 9 月 17 日,A 股市场两融余额首次突破 2.4 万亿元,达 24054 亿元,实现九日连增。今年 8 月以来,两融余额已经连续突破 2 万亿元、2.1 万亿元、2.2 万亿元、2.3 万亿元、2.4 万亿元等多个整数关口,并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两融余额累计已经增长超过 5000 亿元,其中最近两个月贡献了多数增长额:今年 8 月两融余额增长约 2765 亿元,今年 9 月以来两融余额则累计增长约 1441 亿元。

与此同时,两融交易额也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数据显示,9 月 17 日两融交易额达 2843 亿元,已经连续 26 个交易日超过 2000 亿元,为去年同期的数倍。相比之下,去年 9 月单日两融交易额一度滑落至不足 500 亿元的水平。两融交易活跃,从侧面反映出当前投资者对 A 股市场的看好。

尽管两融余额规模持续增长,但两融余额占 A 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仍保持相对稳定。

据 Wind 统计口径,截至 2025 年 9 月 17 日,两融余额占 A 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为 2.51%,较近期平均水平有微小抬升,不过仍保持相对稳定,且离历史最高峰的 4.7% 仍有较大距离,显示出当前杠杆资金情绪并未过热,风险依然可控。

高盛喊话:超配 A 股!

面对中国股市的变化,全球投资者也持续关注,多数外资机构认为,短期波动并不影响中国股市长期向好的局面。

对于 A 股市场,高盛分析师 Kinger Lau、Si Fu 等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指出,中国股市本轮上涨行情主要由流动性驱动," 再通胀 " 预期和 AI 自主化是关键催化剂,机构投资者是主要买家。

高盛同时也强调,中国股市本轮上涨同样有基本面支撑,当前 A 股市场形成 " 慢牛 " 的基本面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实。主要原因包括:以 " 新国九条 " 为代表的市场化改革提高了股东回报;" 耐心资本 " 等长期资金的引入有助于降低市场波动;杠杆使用受到更严格的监管;以及监管机构在调节市场周期方面拥有更丰富的经验和工具。

从 A 股公司盈利情况看,高盛预测,2025-2027 年间,上市公司的正常化利润将实现中高个位数的增长。今年上半年,在岸和离岸上市公司的利润分别增长了 3% 和 6%。此外,科技 /AI 等特定行业的盈利修正有所改善,企业现金回报额创下历史新高。

针对此轮牛市的参与者,高盛认为,机构投资者扮演了关键角色。往后看,如果机构持股比例后续提升至新兴市场或发达市场的平均水平,将可能为 A 股市场带来 14 万亿元或 30 万亿元的潜在资金流入。

基于上述分析,高盛保持对中国股市的 " 增持 " 立场,维持对 A 股和 H 股的超配评级,并看好逢低买入的策略。在投资主题上,报告继续看好 AI、反内卷和股东回报等结构性主题,同时在板块上,重申对通信、媒体与科技 ( TMT ) / 互联网、消费服务、保险和材料板块的 " 增持 " 立场。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