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 | 贾宁 排版 | 拾零
第 9184 篇深度好文:6515 字 | 17 分钟阅读
思维方式
笔记君说:
一位知名企业家捐资百亿办大学,一位顶尖校长卸任后重新出山,一群高分考生放弃传统名校选择一所还没挂牌的大学。
这一切同时发生的时候,这意味着什么?
中国的新型大学,真的来了。
福耀科技大学的开学,不仅是一所新大学的诞生,更是一场关于教育、人才和未来的思想碰撞。曹德旺的实业情怀、王树国的教育思想、王兴兴的洞察以及 00 后学生的选择勇气,共同勾勒出中国未来产业教育的轮廓。
因此,笔记侠为关注创新与变革的企业家、创业者,整理了在福耀科技大学开学日,福耀科技大学理事会理事长曹德旺和王树国校长的开学致辞,福耀大讲堂首讲嘉宾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的成长经历与创业体会,以及福耀科技大学首期本科生代表朱星翰同学心路历程分享的全文,分享给大家。
今天的内容,绝对值得你深度品味。
一、曹德旺:为了共和国的强大
福耀集团从一个乡镇小作坊起步,经过 50 年的努力,成长为在全球 13 个国家拥有生产基地、研发中心的跨国企业,在全球有 37,000 名员工。
这一路走过来,深深体会到:实业是立国之本,教育是强国之基。没有人才,就没有创新;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
2009 年我参加达沃斯论坛,在会上我听到许多外国专家说," 中国学生擅长考试,但缺乏动手能力和批判思维 "。这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2014 年,我在美国戴顿投资现场时,亲眼见到戴顿大学如何与通用电气、爱默生等企业深度合作,把课堂搬进实验室,把实验室建在生产一线。
在那一刻,我明白:教育绝不能脱离实际,大学必须面向产业、服务应用、面向未来。
我学习它们的办学模式,理解它们的精神传承。最终融汇成我们自己的办学理念:福耀科技大学要成为一所以理工科为核心、交叉融合为路径、产业应用为导向的研究型大学。
真正的好大学,不在大楼,而在大师,在大爱、大格局的形成。
" 敬天 " 是敬畏自然、遵守法律法规、坚守正道;" 爱人 " 是心怀家国、关爱社会、奉献人民;" 止于至善 " 是追求卓越,永不满足。这八个字,是我几十年做企业、做慈善最深刻的体会,也是福耀科技大学的精神根基。
我们的宗旨是: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公益性办学,不取分毫回报。
展望未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更需要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无私帮助。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为了共和国的强大。
我坚信,福耀科技大学一定会兑现对国家、对社会各界、对家长、对学生的承诺,勇担时代职责,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努力探索出一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创新发展之路。
二、王树国:做有担当、有情怀的人
昨天晚上,我们学校的创始人,年近 80 的曹先生,在学校迎新晚会上,和他资助的青年钢琴家阮扬扬的一番交谈,让我感慨万千。
由此,我就想到我们学校的校训——" 敬天爱人,止于至善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人类发展之根本,那就是人。
在曹先生和那位青年钢琴家叙述他们相遇、相逢、相知的爱心传递过程的时候,我就为今天的讲话确立了一个主题,那就是:如何做人,如何做有担当、有情怀的人。
青年毛泽东在国家积贫积弱之际,心系家国、心系苍生,他把自己一生的精力倾注于民族解放事业之中,创立了一番伟业,成为一代伟人,这是情怀。
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在建国之初,冲破重重阻挠,回归祖国,为我们国家 " 两弹一星 " 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直到晚年,在病榻上他仍然关心着教育,关心着人才培养,这是情怀。
张桂梅校长在山村,把一批又一批的女孩子送入大学校门,而自己一无所求,把自己一生融入到山村的教育之中,那是情怀。
我们的曹先生,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也有大爱。他说:" 我的财富不属于我个人,它属于国家、属于社会。在我有生之年,我要把我的财富回馈国家、回馈社会。" 由此诞生了福耀科技大学。他把他的大爱融入教育、融入未来,这是情怀。
情怀是什么?情怀是精神、情怀是灵魂。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正是有一批又一批有情怀的人,才使得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才造就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我们把有这种情怀的人称之为国家栋梁、民族脊梁。
改革开放几十年,造就了今天中国之富强。但远不止如此,我们正在迎来一个新的时代,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冲击着社会的每个角落,并改变世界未来之走向,恰逢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开启。
在本世纪中叶,我们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你们将是这个伟大征程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贡献者。
做人应该有担当。担当要有什么?担当要有能力、担当要有勇气。
你们应该做社会的强者、做生命的强者,面对困难应该敢于应对,应该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主动地、积极地走向那个胜利的未来,迎接那个胜利的曙光。
你们今天所学的,都是前人所积累的经验、所凝聚的知识。而你们在参透前人所凝练的知识和经验的同时,绝不能仅仅停留于此。
你们应该突破现有的认知边界,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站在时代之潮头去创新,去开拓新疆域,去做科技前沿的开拓者和引领者。你们应该有这份自信,你们可以做到这一点。
做人还要有担当,应该关心社会、关心未来,不仅仅局限于自己。
本世纪中叶,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完成。你们是这个伟大使命的参与者、贡献者。
三、王兴兴:AI 时代是一个更公平的时代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在像机器人、AI 这样的新兴行业里,反而是很多年轻人做出了瞩目的成绩。这是因为他们更聪明,或者更有经验吗?其实并不是。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像在座的各位同学以及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容易 " 自我清空 ",更快地吸收和理解最新的技术。而一旦你掌握了前沿的技术,你就可能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引领者。
因此,无论是回顾我自己的经历,还是对我们整个团队的要求,我都始终强调一件事:必须保持持续学习的心态。
绝不能因为已经毕业多年,或者有了十年工作经验,就觉得自己足够有经验,不再需要学习新东西——这种想法非常危险,尤其在科技行业。
技术的迭代速度实在太快了,更何况全球范围内有那么多优秀又聪明的人。每天我都在提醒自己必须警惕的一点:我们依然有太多东西需要每天学习、每天进步。
技术演进从未停步,全球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是毋庸置疑的现实。
因此,我觉得大家也不必过于焦虑。正如刚才提到的,只要我们——包括我自己在内——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每天维持学习的热情和精力,主动吸收新知识,同时不断反思当前所做的一切,并思考未来该朝什么方向努力、该学什么新东西,我们依然能够走在行业甚至社会的前列。
此外,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最近几年 AI 技术进步非常迅速。比如在文字生成方面,AI 已经可以写诗或回答问题,表现相当不错。但 AI 目前最显著的问题是什么?或者说,人与 AI 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
其实答案很简单:真正关键的是 " 自我驱动 " 的能力——也就是主动发现并定义问题的能力。目前的 AI 可以很好地应答,但它无法自主产生意图,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种自我意识和内在驱动力,仍然是人类远远领先于 AI 的地方。
我想强调的是,这种自我驱动力,其实也就是你内心真正想要做好一件事的决心。不管你是想深入学习一门技术,还是创业做一家公司,只有当你每时每刻都在思考、主动推进,才能真正把事做成——而这一点,恰恰是当前 AI 最无法替代我们的。
但我们真正不可替代的,是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并主动推动它发生。这种发自内心的意愿和自我驱动的能力,是 AI 目前完全无法做到的。
此外,人类还具备一项关键能力,那就是辩证思维和持续学习的能力。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目前的 AI 在逻辑推理方面仍有很大局限——它或许能完成单步推理,但进行多步复杂推理时常常会出现逻辑错误,而这些恰恰是人类仍然擅长的领域。
更重要的是,人类的学习能力会随着积累而不断增强,吸收新知识的速度也可以越来越快。
在 AI 推动的知识爆炸时代,我们面临的挑战往往不是 " 学不到 ",而是 " 如何筛选和吸收 "。只要我们能够有效选择并深入学习,每个人的成长速度其实可以比以往更快。
正是在 AI 时代,技术带来的平等与公平变得更加明显。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今天,哪怕只是几个有想法、有梦想的年轻人——甚至一个人,也有机会实现重大的创新。这放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相反,我们却看到一些大企业,尽管坐拥大量资源和人才,效率反而可能变低。
每一位年轻人,如果你有属于自己的想法,就请坚定地做下去。你不比任何人差,不必认为只有海外名校背景或者某些 " 大人物 " 才能成就非凡。
在 AI 和科技面前,每个人的机会是平等的。你们完全有能力做出世界顶尖的技术,请一定相信自己。你们的起点,已经远高于我们那一代人。在这个时代,你们真的可以凭借热情与坚持,实现那些真正想做的事。
加入一家公司,其实也像进入一所学校,需要持续学习和成长。
四、首期学生代表朱星翰: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
我来自河南,今年我的高中母校有 52 名同学考入北大清华,600 多人进入 "985" 高校,1400 多人考上 "211" 大学。而我,却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路——成为母校今年以高分被福耀科技大学录取的毕业生。
我下定决心放弃全国顶尖高校,选择福耀科技大学,我的很多朋友觉得我 " 疯 " 了,我父亲也对我的选择充满了担忧——他希望我度过平稳的一生,最好从 985 高校毕业后,找一份平稳的工作。
对于像我这样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选择一所崭新的大学,确实像一场冒险。
但母亲始终坚定地支持我,我自己也相信:人生只有一次,要活出自己的版本。我坚信,在福耀科大,我能走向更灿烂的未来。
院长说校训中 " 爱人 " 二字是希望我们将才智与善意推己及人,服务社会。今后,我愿以此为准则,待人友善、常怀同理之心、常行温暖之举。更期待有一天,当我拥有足够能力,也能像曹理事长那样,用实业回报国家,用大爱回馈社会。
写在最后
福耀科技大学的开学,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教育可以如此贴近产业,学习可以如此直面未来。
曹德旺用实业家的执着打破教育壁垒,王树国用教育家的理想重构大学形态,王兴兴用创业者的实践诠释时代机遇,而学生们用选择的权利投票给未来。
福耀科技大学的创办,不只是一场教育实验,更是一次关于如何培养未来创造者的深度思考和实践能力。真正的教育创新,不该是简单的模式复制,而应该是对教知行合一的重新思考与实践。
11 月 7-8 日,我们将组织《笔记侠 · 曹德旺心法营》,由曹德旺先生亲授他作为中国商界杰出领袖 40 年的经营心法。
我们将走进福耀科技大学进行教育创新实践的探讨。我们还将深度探访福耀集团,听亲历者多角度讲述企业持续增长的经营诀窍,与福耀集团高管对话底层代码。
这不仅是一次课程,更是一次向中国顶尖企业家 " 偷师 " 的机会,也是一场关于商道、禅道与人道的觉醒之旅。
仅限少数决策者同行。期待与你共赴这场思想与经营的双重升华。
1.《曹德旺理事长:大学必须面向产业、服务应用、面向未来》,福耀科技大学
2.《王树国校长寄语新生:去做科技前沿的开拓者和引领者》,福耀科技大学
3.《福耀大讲堂 | 王兴兴寄语新生: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学习的热情》,福耀科技大学
4.《新生代表朱星翰:人生只有一次,要活出自己的版本》,福耀科技大学
好文阅读推荐:
分享、点赞、在看,3 连 3 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