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前瞻网 26分钟前

无人环卫机器人开始大规模投用:4 人半天工作量,机器人 2.5 小时完成

环卫工作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项又脏、又累且危险的工作——高温下的垃圾腐臭、车流中的安全隐患、重复作业的体力透支,让环卫行业成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领域。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一传统行业的格局正在被悄然改变。

据央视财经报道,在广东深圳,无人环卫机器人已经开始大规模投入使用。在深圳大运中心体育场外的广场上,记者看到一台无人清扫机器人正在高效地进行清洁作业。它能够按照提前预设的路线,实现垃圾的自动清扫和倾倒。据现场负责人介绍,该区域原本需要 4 名环卫工人耗时半天完成的清洁任务,如今使用无人清扫机器人之后,仅需两个半小时即可高效完成,效率提升显著。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不仅是深圳,广州也计划在 2026 年将无人清扫设备的投用数量提升至 1000 台,杭州等城市在新招标环卫项目中明确要求配备无人设备,全国多地正以 " 机器换人 " 破解环卫行业人力短缺与效率瓶颈。

机器人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它融合了机械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控制理论等多学科领域的前沿技术。

无人环卫机器人的爆发式应用,背后是技术成熟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作为服务机器人细分领域的重要分支,其融合了激光雷达、视觉识别、自动驾驶、智能调度等核心技术,可实现 24 小时连续作业、极端天气稳定运行、危险区域无接触清洁。

无人环卫机器人的崛起,是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根据统计,2023 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 1300 亿元,五年行业复合增速为 19.46%。

机器人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其中服务机器人占比达 45%,成为增长引擎。

无人环卫机器人的普及,不仅是技术替代劳动力的过程,更是城市服务模式的升级。当机器人承担基础清洁任务,环卫工人可转向设备维护、质量监督等高价值岗位,实现职业转型 ; 当 24 小时智能清扫成为常态,城市将告别 " 垃圾过夜 " 的痛点,迈向更精细化的治理 ; 当机器人数据与城市大脑互联,清扫频次、能耗优化等决策将更科学,助力 " 双碳 " 目标实现。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无人环卫机器人的商业化仍面临挑战。浙江省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熊蓉坦言,机器人在各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需求,但行业目前高度依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场景适配与调试,导致部署成本高、周期长。她提出要做到通用易用,即拟人型的通用性、算法的通用性以及行业应用的易用性,同时充分与行业应用结合,并整合已有的专业工具知识形成解决方案,进而实现技术落地应用,推动行业发展。

前瞻经济学人 APP 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全球及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展望与投资机遇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 咨询 / 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 APP】,还可以与 500+ 经济学家 / 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 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