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ZAKER陕西 18小时前

【今西安】西贝是怎样把自己一步步玩晕的

9 月 13 日晚,罗永浩在微博上发了一句 " 好吧,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期待预制菜相关的国家法规尽快出台。我要忙正事了,已经耽误了一些工作。感谢大家的关心 ",似乎向外界表明了 " 停战 " 的态度。

▲罗永浩发微博称 " 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 "

(图:新浪微博)

不过比较抽象的是:老罗打算让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他的对手却好像不同意。

就在罗永浩宣布 " 翻篇 " 之后不久,疑似西贝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在某个行业群内的表态也出现在网络上,截图显示,贾国龙称 " 我应对方式有错,改。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西贝从今以后打明牌,做一个透明的西贝。彻彻底底向胖东来学习。"

行吧,就算这口气听着有那么点阴阳怪气,但好歹也算是给了大家个说法。但谁知道,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道歉,贾老板都能给你再整出点幺蛾子出来,后半段他话锋一转,又给罗永浩贴上了 " 网络黑嘴 "" 网络黑社会 " 的标签,怒斥他 " 太坏了 ",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模样。

人老罗是什么人,就看他 " 踩了屎都能让屎后悔 " 的江湖诨号,你觉得他是能受气的主儿?好,你还想继续玩是吧?那我就好好陪你玩。

说老实话,西贝能把这么件破事整成全国范围内的舆情,这操作也真是挺拟人的。

这起事件的起因,本身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罗永浩只是在西贝吃了一顿饭,然后阴阳了几句而已。他完全没有攻击或者说网暴西贝的动机,甚至他吐槽的主体其实都不是西贝,而是预制菜。

▲罗永浩吐槽西贝的微博(图:新浪微博)

关于预制菜,其实网上已经吵吵好些年了,现在的情况就是 " 虽然很多人不喜欢,但也不违法 ",不涉及食品安全卫生这类原则性的问题。放到家大业大的西贝身上,这根本就不算个事儿,说得难听一点儿,只要装瞎不接招,主打一个无可奉告,热搜榜上都不会溅起什么水花。

结果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西贝就像一个被点燃了的火药桶,当场就炸了,老板贾国龙亲自出场开启对线模式,一边强调 " 按国家的规定,我们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 ",一边对罗永浩口诛笔伐 " 太恶心了 ",还表示 " 会走法律程序,一定会起诉他 "。

大家都知道,处理矛盾讲究一个 "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贾老板这一波反向操作,直接把人给看不会了:罗永浩吐槽你,又没啥成本,你西贝想告他,能保证一定赢吗?就算能保证,各种取证、调查、庭审 ...... 先不说要搭进去多少真金白银,就是消耗在这里面的时间都是不小的一笔账,你这生意还想不想做了?

▲网传贾国龙的表态(图:网络)

何况罗永浩这人大家都熟悉,你可以嘲笑他在做生意这方面是 " 行业冥灯 ",但人打嘴炮可是从来没虚过谁,一看贾老板居然如此头铁主动冲锋,二话不说见招拆招,开始在网上 " 悬赏 " 西贝用预制菜的证据,结果就是西贝瞬间被各路网友捅成了筛子,哪哪都是漏洞,从逆风局变成了大大大大大逆风局。

就像是你跟别人在你家里约架,撕逼的成本都不在一个档次,从一开始你就没胜算。但西贝作为成本更高的一方,居然还主动煽风点火、火上浇油,真就是罗永浩在直播里怼的那样:" 这个人不是好坏的问题,他肯定是智力有问题。"

贾老板的脑回路是怎么长的这个问题先放在一边,看看西贝 9 月 15 日发布的那封官方道歉声明,也是让人大摇其头,一会儿怀疑自己的文字阅读能力,一会儿又思考这文案是不是西贝的竞争对手写的。

道歉信的开头画风还算正常,说关心、疑问和批评的声音 " 都一一记在心里 ",并表示从 10 月 1 日起,包括预制菜在内的所有大众关注的问题都会得到改善," 请每一个顾客都放心 "。但后面的内容,却让人越看越觉得膈应。

他们好像很担心网友们记不住贾老板之前的迷惑性发言,居然在结尾处把 " 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 " 又一字一句强调了一遍。

▲西贝的 " 致歉信 "(图:网络)

话说顾客到底是怎么你了啊?明明我们才是受害者,怎么就成了 " 虐 " 你们了?

企业搞危机公关失败的,不少见,但像这样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在雷区、把史诗级舆情手动升级成传说限定级舆情的,截至目前就西贝独一家。

▲(图:网络)

罗永浩随口的一句牢骚式发泄,本质只是一个消费者对消费体验的不满,企业应对的上策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中策是敷衍化地道个歉,处理一下(哪怕只是口头处理);下策是装傻充愣不管,反正互联网的记忆最多一星期。但西贝偏要上纲上线,选择了下下下下策,连发三个 " 一定要告你 ",结果被现场征集证据直接打脸;脑洞大开请各路媒体参观后厨,然后堆积如山的预制冷冻包的写真照立刻上了热搜;撑不住了终于发文道歉,然而话里话外都是 " 我错了,我错在不该让你们发现我用了预制菜 " 的嘴脸 ......

" 一岁的宝宝吃两岁的西蓝花。"" 除了顾客是现宰的,其他都是预制的。"" 我扔掉在冰箱里放了一星期的鱼,去西贝吃了一条在冰箱里放了一年的鱼。"" 妈妈懒得做饭,于是带孩子去西贝吃饭,谁知道西贝也懒得做 "...... 不到一周时间,西贝已经给网络贡献了足够吃瓜群众玩一年的名梗。

这盛世,如贾老板所愿。

西贝(或者说贾老板)如今面临的困境,归纳一下,用 " 傲慢 " 俩字就可以概括。从头到尾,西贝在这件事中表现出的外在态度," 傲慢 " 始终如影随形。

首先,是一种脱离群众,不接地气的 " 傲慢 "。

还是那句话,无论你怎么评价罗永浩这个人,他以一个食客的身份吐槽西贝 " 用预制菜价钱还贵 " 的行为,都是完全合理的。但偏偏他有 " 网红 "" 大 V" 的光环傍身,这给他带来了 " 自带流量 " 的体质。另一方面,贾国龙是中国餐饮界金字塔顶尖的那一群人,功成名就的他,在业内早已经傲娇惯了,他远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太久,或许早已忘却了人在吃了一顿 " 又贵又难吃 " 的饭菜之后会有开喷的冲动,甚至产生了 " 你也配姓赵 " 的身份傲慢。

所以,在看到来自一个 " 意见领袖 " 的批评时,贾老板的第一反应不是反思自家的菜品是不是真出了什么问题,而是把这批评当成是 " 网红 " 为了 " 引流 " 而作出的 " 挑衅 ",当场火力全开。

▲贾国龙(图:中国新闻 - 周刊)

只听好话,不听真话,回旋镖早晚会扎在你身上。

其次,是常年生活在众星捧月、阿谀逢迎中的傲慢,让贾老板对自己面临的舆论危机浑然不觉。

客观地说,西贝在业内,一直是近似于行业标杆的存在。全国 60 多个城市的近 400 家门店,一年 60 多个 " 小目标 " 的收入,让身为 " 掌舵人 " 的贾老板产生了一种 " 惟我独尊 " 的错觉,面对一句普通的吐槽,就当场破防,乃至摆出一副 " 你算老几,居然敢质疑我 " 的高高在上的架势,明明曲在己方,还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似地,在那儿大倒 " 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 " 的苦水。

最后,就是贾老板作为行业领头人,常年身居高位的傲慢,让他直到舆论已经彻底失控,都还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儿,还在梗着脖子跟人掰扯 " 预制菜 " 的 " 官方定义 "。

得嘞,你不会到了现在还以为大家想跟你聊预制菜吧?中国人什么时候明确抵制过预制菜了?你看看肯德基麦当劳,后厨见得到现宰的活鸡活鸭么?你有见过有谁骂过这两家用预制菜糊弄人么?还不是左手一块炸鸡右手一个汉堡,嘴里连呼 " 真香 "?

所以这事的核心矛盾,压根就不是什么叫预制菜,也不是该不该用预制菜,更不是西贝用没用预制菜——现在绝大部分餐饮都是预制菜,绝大部分人也不觉得预制菜是什么大问题,这就说明预制菜并非大家关心的重点。

大家真正看不惯的,是你这个预制菜卖得太贵,是你剥夺了我们的知情权,是你被揭穿了还瞪着眼睛说瞎话,是前脚刚义正辞严声明 " 我们西贝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 " 后脚 " 保质期 24 个月的西蓝花 " 就登上热搜的打脸事实。

不实在,不透明,不地道,一副 " 你吃不起我的菜不是我卖得贵,是你工作不努力挣不到钱 " 的颐指气使,才是激起愤怒的根源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贾老板的道歉声明中,提到了要 " 向胖东来学习 "。

而胖东来的口碑,其实正是通过 " 把消费者当人看 " 攒起来的,消费者进了你的店,是让你当成上帝尊重的,而不是让你当成靶子阴阳怪气地嘲讽 " 顾客虐我千百遍 " 的。实际上只要去过胖东来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很多商品,都卖得比其他地方贵,但没法子,人家的服务质量那是真心没得挑,我去胖东来,不是冲着他们的货比外面好或者便宜,而是冲着我知道去这地方最起码不会给自己添堵。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 多花钱买舒坦 " 其实是比 " 少花钱买膈应 " 排名靠前的,更别提像西贝这样能做到让人 " 多花钱买膈应 " 了。

西贝的对手不是罗永浩一个人,而是无数人的 " 情绪价值 ";让西贝陷入泥潭的也不是罗永浩,而是贾老板高高在上的傲慢;" 虐 " 贾老板的更加不是顾客,而是他自己。刘慈欣的那句 "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 的含金量,在贾老板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西贝现在想要自救,只有 " 变革 " 这华山一条路:放低身段,从俯视消费者的高位上下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而不是跟罗永浩一个人怄气——毕竟,开保时捷的跟摇轮椅的飙车,赢了也不赚,输了那更是亏到姥姥家。

西贝还有很多把消费者不当回事儿的餐饮企业,都该好好长点心了。

来源 / 今西安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