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经济观察报 23小时前

小型电动车“复活记”

曾因成本压力与政策退坡跌入谷底的 A0 级小型电动车市场,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 " 复活 "。电池成本下降、政策支持加码、产品力提升,共同推动这一细分市场强势回归。

今年 8 月下旬,极狐、MG、五菱、奇瑞等多家品牌在十天内相继布局四款新车,让 A0 级小型电动车热度骤升。还有其他车企表示,未来会规划小型电动车产品供给。在新一轮的车企宣传中,A0 级电动车不再是 " 廉价代步 " 的代名词,而是续航突破 500 公里、智能配置越级的主流产品。

A0 级电动车的这场复苏是短期反弹还是长期趋势?背后又反映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怎样的转型逻辑?

第三次 " 高光时刻 "

A0 级电动车市场曾两次迎来 " 高光时刻 "。第一次是在 2014 至 2017 年,较高的补贴吸引了众多车企布局。第二次是 2020 至 2021 年,五菱的电动化攻势使 A0 级电动汽车重回消费者视野。

然而,进入 2022 年,市场情况急转直下。乘联分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 2 月,新能源汽车中 A0 级电动车市场份额呈现波动式下降走势。2023 年 1 至 2 月,新能源乘用车中 A0 级销量同比下降 58%,而同期 A 级以上市场同比均不同程度增长。

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是 A0 级电动车市场萎缩的首要原因。以锂电池核心原材料碳酸锂为例,2020 年四季度至 2022 年 2 月底,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从 4.4 万元 / 吨一路上涨到了超过 46 万元 / 吨,涨幅超过 10 倍。

A0 级电动车本身利润微薄,对成本上涨异常敏感。当时,长城欧拉品牌管理层算过一笔账:以 30 度电、续航 300km 至 400km 的 A0 级车型为例,如果要覆盖成本,电池包的价格涨幅将在 3100 元至 3500 元之间。

面对成本上涨,车企陷入两难境地。如果维持原价,面临巨额亏损;如果涨价,则可能失去市场竞争力。2022 年 2 月,欧拉品牌率先做出选择,A0 级电动车黑猫、白猫宣布停止接单。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进一步加剧了 A0 级电动车的困境。2022 年新能源补贴退坡 30%,每辆 A0 级电动车的补贴额度减少数千元。

此外," 双积分 " 交易价格下降,让一些车企通过 A0 级电动车积分补贴成本的想法逐渐落空。2021 年,单个积分的价格大约为 2500 元,2022 年,由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供需关系变化,新能源积分交易价格已下跌至 500 至 800 元。

A0 级电动车市场的低迷状况在 2024 年后逐步改善,头部品牌率先回归,比亚迪海豚和海鸥、吉利星愿等全新 A0 级电动车相继上市。

2025 年年中,极狐、五菱、名爵、奇瑞等更多品牌开始涌入 A0 级电动车市场,预示着这个细分市场正全面复苏。

9 月 11 日,极狐汽车 T1 以 6.28 万至 8.78 万元的价格上市;在 8 月 29 日开幕的 2025 成都车展上,上汽名爵全新 MG4 正式上市,限时权益售价为 6.58 万至 9.98 万元;奇瑞宣布推出全新 QQ3,复活了 "QQ" 这一经典 IP。此前的 8 月 24 日,五菱缤果 S 启动预售,价格区间为 6.88 万至 8.18 万元。

A0 级电动车市场正在快速回暖。根据乘联分会统计,在轿车市场,A0 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不断提升。2025 年上半年,A0 级车已取代 B 级车成为新能源市场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销量同比增速达到 107.3%。

政策、成本和需求共振

A0 级电动车市场的复苏并非偶然。2023 年,碳酸锂价格开启下行周期。2024 年,碳酸锂全年均价约 9.06 万元 / 吨,最低探至 7 万元 / 吨以下。上海钢联数据显示,9 月 3 日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价格区间在 7.4 万元 / 吨至 7.65 万元 / 吨。

经济学家、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近两年动力电池成本持续下降,叠加平台化生产与规模化效应,车企在 A0 级电动车市场能够实现 " 低价不亏 " 的商业模型。

" 两新 " 政策(以旧换新、报废更新)也是市场复苏的推动力。2024 年 8 月,商务部等 7 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明确对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个人消费者补贴 2 万元。这一政策在 2025 年得以延续,1 月发布的《关于做好 2025 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继续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并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

下沉市场需求是 A0 级电动车复苏的基本盘。"2025 年居民消费能力呈现明显分层,6 万元左右的低价位电动车精准切入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出行刚需,满足首次购车或家庭第二辆车需求。" 余丰慧说。

2024 年以来,越来越多城市禁止或限制违规电动车(俗称 " 老头乐 ")上路,也为 A0 级电动车创造了替代市场。

A0 级电动车市场的复苏,不仅与价格相关,也与产品力相关。与价格更低的 A00 级电动车相比,车企如今推出的全新 A0 级电动车,已撕掉 " 廉价低端 " 标签,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拥有了很多此前主流乘用车乃至高端乘用车才能拥有的配置,由此吸引了更多消费者。

尺寸空间方面,新一批 A0 级电动车普遍采用 " 紧湊身材 + 越级空间 " 的组合策略。例如全新 MG4,其 4395mm 的车身长度和 2750mm 轴距组合,较同级车型平均轴距增加约 15%,以紧凑型车尺寸提供接近 B 级车的空间体验。

动力续航方面,A0 级电动车开启 500km+ 续航时代。全新 MG4 提供 437km 与 530km 两个续航版本,最高配甚至搭载半固态电池;五菱缤果 S 则提供 325km 和 430km 两种续航版本。

智能配置方面,A0 级电动车获得了更高级别市场下放的新技术。五菱缤果 S 搭载全新一代灵语 AI 中枢体,深度融合 DeepSeek 大模型;MG4 则成为比亚迪之外唯一把高速 NOA(导航辅助驾驶)打入 10 万内的纯电车型。

值得注意的是,A0 级电动车配置的普遍升级,与政策要求不无关系。2023 年 12 月,工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调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将纯电动车的续航下限从 100km 提升到了 200km,电池能量 密 度 从 95Wh/kg 提 升 到 了 125Wh/kg。

不仅如此,新政策还引入了低温续航衰减指标,规定纯电动车在低温下的性能表现良好,续航里程的衰减率不超过 35%,产品可延续享受减免政策。这倒逼车企提升电池在低温下的热循环、空调热泵等技术。

强者恒强还是百花齐放

乘联分会统计,2024 年乘用车市场中 A0 级的新能源渗透率为 68.7%,远高于 A 级车市场,仅次于全面新能源化的 A00 级市场。

与此同时,A0 级电动车市场的头部效应明显。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2025 年 7 月,在 A0 级轿车销量排行榜中,比亚迪海鸥销量为 4.49 万辆,同比增长 24.09%,位列第一;吉利星愿销量为 4.42 万辆,位列第二;比亚迪海豚销量为 19865 辆,同比增长 60.21%,位列第三;五菱缤果销量为 1.19 万辆,位列第四。其余车型月销量均在 7000 辆以下。

奥优国际董事长张玥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新技术应用将进一步推升 A0 级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强度。其中,钠离子电池技术、CTC(电池底盘一体化)设计等创新,将帮助车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性能,换电模式也可能成为重要补充形式。

目前,A0 级电动车市场上的产品主要是两厢轿车。2025 年 7 月,10 万元内销量前十的纯电车型中,A00 级车有 5 款,A0 级两厢轿车有 4 款,上榜的 SUV 只有定位 A0 级小型 SUV 的比亚迪元 UP。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A0 级电动车市场未来可能进一步细分。除了传统的两厢小车,SUV、三厢轿车等不同车身形式的 A0 级电动车也将更多出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海外市场也是 A0 级电动车今后潜在的销量增长点。公开信息显示,欧洲汽车市场结构相对稳定,其中 A00 级车的市场份额占 10%,A0 级小型车占 30%、A 级车型占 40%,B、C 级及以上车型加一起占接近 20%。占比较高的 A0 级车一旦加速电动化,将带来极大的市场空间。

A0 级电动车市场的复活不是简单的历史重复,而是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出发。从 " 代步车 " 到 " 多场景用车 ",从 " 低端替代 " 到 " 主流选择 ",A0 级电动车的蜕变是中国汽车市场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进入深水区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