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IT之家 22小时前

一批虚假汽车测评博主被抓,央视起底新能源汽车黑公关

IT 之家 9 月 12 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等六部门重拳出击,于 9 月 10 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联合部署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未来三个月将集中整治非法牟利、夸大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等网络乱象。

据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今日报道,像曾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的 " 蔚来汽车自燃、碰撞后起火 "" 小米汽车碰撞后车门打不开 " 等等信息,经查为虚假信息。

报道提到,在一家知名短视频平台的内部官方报价网站,记者看到,一名粉丝在 60 万的汽车博主,他的单条 1 到 20 秒的视频商单报价就在 18000 元,21 秒到 60 秒的商单报价 26000 元,60 秒以上商单报价 38000 元。知情人表示,黑商单的报价,会比这更高。谁充值多,就捧谁,然后拉踩其他品牌,某些虚假测评甚至会赚取数百万元。

报道称,目前,一批做虚假测评的博主已经被缉拿归案。这种抹黑企业的行为,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六部门联合专项整治行动不只是打击黑公关、黑水军,而且要求网络平台企业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加强对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等的网络水军、黑嘴的甄别管控,为中国汽车发展构建风清气朗的产业环境。

IT 之家从《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获悉,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将集中整治非法牟利、夸大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等网络乱象,提升涉汽车企业网络乱象处置质效,督促企业规范营销宣传行为,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护航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整治问题主要包括:

一是非法牟利问题。

(1)通过制作虚假图片、视频,捏造故事,炒作和散布涉车企负面话题,恶意解读汽车企业销量波动,攻击汽车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等,赚取网络流量,获取商业利益。

(2)利用自身话语权和影响力,以 " 新闻监督 "" 舆论监督 "" 科普 " 等名义,通过以商养测、以测养商、开展商测结合的虚假或不规范测评等方式,获取商业利益,甚至要挟汽车企业提供 " 保护费 "。通过在汽车产品上市发布和汽车企业融资等重要节点,发布涉企虚假不实信息或负面信息,或在评论区带节奏等,胁迫企业开展商务合作。

(3)利用主板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制造新型 " 网络水军 ",产出虚假内容,制造虚假热度和趋势,规避平台监测,谋取非法利益。

二是夸大和虚假宣传问题。

(1)对汽车、动力电池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2)汽车企业操纵机构或评测类账号等搞虚假或不规范测评。引用、捏造虚假数据,选择性披露销售数据,巧立名目发布销量排行等各种榜单。

(3)借助展会、论坛等行业活动及网络营销宣传活动,制造、炒作话题,造成行业及社会不良影响。

三是恶意诋毁攻击问题。

(1)以遏制、打压竞争对手为目的,诋毁攻击汽车企业或者汽车产品,抹黑企业声誉或者商品声誉,对企业进行恶意投诉。

(2)组织、操纵网络水军、" 黑公关 "" 黑嘴 " 及 " 饭圈 " 粉丝,联动发布涉汽车企业及企业家的虚假、负面信息,煽动网民情绪,打 " 口水战 ",恶意抹黑竞争对手。

(3)汽车企业高管利用自身影响力在网上 " 拉踩 " 引战。

IT之家

IT之家

数码,科技,生活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