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配置和性能,连最重要的服务也将要掉队,传统国外品牌花费几十年建成的壁垒,不消数年就被中国新能源车撞得粉碎。
在这种情况下,smart 只能无奈下调销量目标,有消息称,降幅在四成以上。
按照 8 万辆的六成计算,今年,smart 的销量目标或许将下调到 4.8 万辆或以下,这个数字甚至比去年 " 保 5 万争 6 万 " 的口号更为保守。
如果非要将 smart 的颓势完全归咎于奔驰,也不尽公平。
在 smart 内部的分工中,奔驰负责设计、吉利负责技术,股份也各占一半。
而众所周知设计方面并不是消费者所诟病的部分,更多的是产品定位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太大了。
然而," 更长 " 的精灵 仅售出了 380 辆,而 " 更大 " 的精灵 则售出 263 辆。
在车企处处满足消费者的现在,易寒却是带着整个品牌反其道而行之,接连推出两款更大的 smart。
市场不会说谎,他得到的答案是,消费者最喜爱的还是体型最小的那款 smart。
精灵 和 的接连折戟,证明了教育用户是最难的事。造大车,一方面,要扭转 smart 整个团队的设计和生产方向;另一方面,也冲淡了 smart 整个品牌多年建立的差异性。这个市场,缺大车吗?
尽管新车被网友笑称 " 剁椒鱼头 ",但收获的声量还算是不错。
第一个可能性是,易寒个人并不肯定这种 " 吃老本 " 的打法;另一个可能是,从小鹏离开后,他还没学到新势力玩社交平台的营销方式。
离开小鹏两年,如今前公司销量起飞,营收越来越健康,反观 smart 却是逐年走下坡。易寒押宝的 " 剁椒鱼头 ",会不会为他当年的选择争回一口气?2026 年将会见分晓。
推荐阅读:
视频号回顾: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