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交平台上涌现出很多的 " 微醺博主 ",它们常常分享各种美颜的调味酒,粉紫渐变的莫吉托、缀满樱花的马天尼、落日飞车、椰林飘香等,还有各种便利店调酒,这些调制后的鸡尾酒颜色绚丽,十分吸引人,再加上 " 微醺不醉 " 的口号,让不少女性看到后跃跃欲试。
不过,鸡尾酒真的喝不醉?并且更适合女性?到底能不能放心喝?今天我们就来一一分析。
鸡尾酒是什么?
其实,这些调味酒、便利店调酒,本质就是鸡尾酒。
鸡尾酒是一种混合饮料,通常由一种或多种基酒(烈酒)与其他成分(如果汁、糖浆、苏打水、能量饮料等)经过调酒师的 " 调酒 " 混合而成。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 " 酒的料理 ":基酒像是主菜(比如牛排或鱼)。利口酒、果汁等像是酱汁和调味料(比如黑椒汁或柠檬黄油汁)。装饰像是盘边的配菜和点缀(比如香草或雕花)。通过 " 调酒 " 将这些元素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一杯风味独特、外观美丽的饮品。
微醺鸡尾酒,真的好吗?
这些鸡尾酒宣称下班微醺,真的好吗?
其实,这些鸡尾酒,从 " 设计 " 到 " 营销 " 虽然都披着 " 女性友好 " 外衣,但都藏着精准的 " 伤害陷阱 "。
陷阱 1:美丽颜值——把 " 喝酒 " 包装成 " 精致生活方式 ",让人放松警惕
社交媒体上,鸡尾酒的关键词是 " 仙女酒 "" 拍照神器 "" 仪式感拉满 ",比如,粉紫渐变的 " 玫瑰特调 "、像极了夏日傍晚那片晚霞的 " 落日飞车 "、飘着金箔的 " 月光酒 "、插着小花的 " 春日限定 " ——每一杯都像 " 捧在手心的艺术品 ",个个都有着超高的颜值,让人跃跃欲试。
其实这恰好是个陷阱,所谓的 " 低酒精 "" 果味浓 "" 不醉人 ",让女性误以为 " 喝几杯没关系 ",不少女性因为它颜值高、" 拍照好看 "、喝不醉而放松警惕。
陷阱 2:香甜口感——用甜与果香 " 掩盖 " 酒精,让人不知不觉喝多
很多女性不喜欢喝酒,尤其是烈酒,比如白酒,是因为他们的口感太重,太辣,不好喝。
而为了迎合女性,鸡尾酒会添加大量果汁、糖浆、椰奶等,让酒精味 " 隐形 "。
比如,一杯 " 椰林飘香 " 含 45ml 朗姆酒(40% 酒精)+60ml 菠萝汁 +20ml 糖浆,喝起来像 " 带酒味的奶昔 ";一杯 " 海风 " 用 45ml 伏特加(40% 酒精)+60ml 西柚汁 +90ml 蔓越莓汁调和,入口只有果香和甜,完全尝不出酒精感,这让不少人抱着微醺的心理尝试却不不知不觉多喝。
鸡尾酒微醺,危害不小
鸡尾酒给人微醺的感觉,但是危害一点都不小。
1
" 喝不醉 " 的错觉,反而让你摄入更多酒精
甜味、酸味、气泡感会掩盖鸡尾酒的酒精浓度,使人不知不觉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酒精,反而容易导致急性酒精中毒,出现头晕脑胀、呕吐、不省人事等症状。
2
酒精的危害没有安全剂量
世界卫生组织将酒精列为 Ⅰ 类致癌物 [ 1 ] ,即使少量也与口腔、食道、乳腺、结直肠等多种癌症风险升高有关 [ 2 ] 。目前研究认为喝一点对健康都有害 [ 3 ] ,也就是说,最安全的饮酒量为 0,即不饮酒才能对健康有益 [ 4 ] 。
3
女性更容易醉酒
酒精进入体内后,人体肝脏会分泌乙醇脱氢酶将乙醇(酒的成分)氧化为乙醛,而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变为乙酸,最后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最终将酒精代谢掉。
但因为身体机制的不同,女性分泌的乙醛脱氢酶的能力会比男性弱,导致女性对酒精的代谢就更慢,也就是说,女性更容易醉酒。
4
女性的死亡增长率高于男性
美国的数据显示,2016-2021 年,每年因过量饮酒(包括部分和完全归因于酒精的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平均增加了约 29%,从 2016-2017 年的 137,927 人增加到 2020-2021 年的 178,307 人,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也从每十万人约 38 人增加到 48 人。在此期间,男性因过量饮酒而死亡的人数增加了约 27%,从每年 94,362 人增加到 119,606 人;女性因过量饮酒而死亡的人数增加了约 35%,从每年 43,565 人增加到 58,701 人 [ 5 ] 。
虽然男性因为喝酒导致死亡的人数比女性高很多的,但是女性因为酒精导致的死亡增速却高于男性,提示广大女性要当心了。
5
高糖高卡,鸡尾酒还会 " 养胖 " 你
为了掩盖酒精的辛辣,鸡尾酒添加的糖分、椰奶使得鸡尾酒的能量也很高,加上酒精还会延缓人体的脂肪代谢 [ 6 ] 、增加人的食欲 [ 7 ] ,导致更多脂肪在人体储存 [ 8 ] ,鸡尾酒对女性的身材管理也是重大打击。
比如,常见的鸡尾酒:
· 椰林飘香:要加椰奶、菠萝汁和椰子糖浆,这样一杯中的脂肪含量就有 20% 左右、含糖量 30% 左右。
· 落日飞车:要加入橙汁、糖浆,含糖量都在 30% 左右。
如何看待鸡尾酒?
总的来说,鸡尾酒虽然颜值高、味道香甜,但它并不是一种 " 健康饮品 "。如果因为 " 拍照好看 "" 朋友推荐 " 而忽视了它的健康风险,这场 " 微醺狂欢 " 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建议大家在喝鸡尾酒等酒精饮品时注意:
孕妇、哺乳期女性、儿童不要喝酒
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尽量不要喝酒。
不过需要特别提醒,喝酒对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的危害更大,这几类人就不要喝了。
适度喝,不要贪杯
如果实在想体验,注意悠着点、保持警惕,可别把它不当酒猛喝,一定要提醒自己适量。
注意每天的酒精摄入量不超过 15 克 [ 9 ] ,相当于啤酒(4%)450ml,葡萄酒(12%)150ml,白酒(38%)一两(50ml),高度(52%)白酒 30ml。
含有 15 克酒精的不同酒量
类型
含有 15 克酒精的量 / 毫升
啤酒 4% (计)
450
葡萄酒 12%(计)
150
白酒 38%(计)
高度白酒 52%(计)
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喝酒之后,多喝水
喝完酒后多喝水,因为酒精代谢需要通过尿液排出,多喝水能更快地代谢掉酒精。
不劝酒不拼酒
朋友聚会,气氛热烈经常会出现一些拼酒劝酒现象,但建议大家千万不要劝酒拼酒,每年都有因为拼酒劝酒导致死亡的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 1 ] Alcoholic drinks and the risk of cancer 2018 - 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 2 ] Jennie Connor. Alcohol consumption as a cause of cancer. Addiction, Version of Record online: 21 JUL 2016 DOI: 10.1111/add.13477
[ 3 ] GBD 2016 Alcohol Collaborators. Alcohol use and burden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 Lancet. 2018 Sep 22;392 ( 10152 ) :1015-1035. doi: 10.1016/S0140-6736 ( 18 ) 31310-2
[ 4 ] Burton R, Sheron N. No level of alcohol consumption improves health. Lancet. 2018 Sep 22;392 ( 10152 ) :987-988. doi: 10.1016/S0140-6736 ( 18 ) 31571-X
[ 5 ] Esser MB, Sherk A, Liu Y, Naimi TS. Deaths from Excessive Alcohol Use — United States, 2016 – 2021.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24;73:154 – 161. DOI: http://dx.doi.org/10.15585/mmwr.mm7308a1
[ 6 ] Siler SQ, Neese RA, Hellerstein MK. ( 1999 ) . De novo lipogenesis, lipid kinetics, and whole-body lipid balances in humans after acute alcohol consump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70, 928-936
[ 7 ] Tremblay A, St-Pierre S. ( 1996 ) . The hyperphagic effect of a high-fat diet and alcohol intake persists after control for energy density.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63, 479-482
[ 8 ] Sonko BJ, Prentice AM, Murgatroyd PR, Goldberg GR, van de Ven ML, Coward WA. ( 1994 ) . Effect of alcohol on postmeal fat storag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59, 619-625
[ 9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
策划制作
作者丨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
审核丨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 博士、国家健康科普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委员
策划丨钟艳平
责编丨钟艳平
审校丨徐来、张林林
相关推荐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 " 转载 "
点亮 " 推荐 "
一起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