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淳化县铁王镇梁武帝村和润镇城前头村之间,隐匿着一处承载千年历史的文化瑰宝——甘泉宫遗址。
甘泉宫因山得名,山因水得名。作为汉武帝时期的重要离宫,其北距甘泉山 4 公里,南距淳化县城 25 公里,海拔 1300 米。1992 年被公布为第三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 年晋升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正以静默的姿态,向每一位到访者诉说着秦汉时期的辉煌历史。
近日,记者来到甘泉宫遗址,实地探寻其背后的文化密码与历史故事。
夯土遗迹间
窥见昔日宫殿的雄伟格局
沿着乡间小路走进甘泉宫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残存的城垣遗迹。从遗址的布局来看,城垣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 1900 米,南北宽 900 米。
甘泉宫遗址相关负责人介绍,甘泉宫遗址历史底蕴深厚,其前身为秦林光宫,汉武帝在此基础上扩建,使其成为当时仅次于长安未央宫的重要宫殿。这里不仅是皇家避暑狩猎的行宫,更是秦汉时期抵御匈奴、保卫边疆的前沿阵地,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甘泉宫遗址内现存有大型建筑夯土台基及部分回廊式建筑台基、通天台、通灵台、角楼、门阙及陶窑等遗迹。其中,通天台与通灵台两座遗迹尤为引人注目,二者位置基本平行,静静矗立在遗址北部。
" 通天台是汉武帝时期为祭祀而建,据《汉书 · 武帝纪》记载,元封二年‘起甘泉宫通天台’,当时这里是重要的祭祀场所,反映了西汉统治者的祭祀活动和宗教观念。" 遗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考古勘探发现,通天台二号墩台为高约 15 米的三层夯土台基结构,顶部及周围红烧土深厚,推测曾毁于大火,这些痕迹为研究汉代祭祀文化和建筑工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
文物展厅里
解读秦汉生活与文化密码
离开遗址现场,记者来到淳化县文博馆文物展厅,这里陈列、珍藏着从甘泉宫遗址出土的各类珍贵文物,仿佛一个打开秦汉文化的 " 密码盒 "。
展柜里,飞天石刻等文物依次陈列,其细腻的纹饰和独特的造型,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艺术创造力。
" 甘泉宫遗址出土的文物种类十分丰富,涵盖了石刻、兵器、生活用品、建筑材料等多个类别。" 淳化县文博馆工作人员介绍,弩机、矢镞等文物保存完好,弩机的机械结构仍清晰可见,这些兵器不仅见证了甘泉宫作为秦汉时期抵御匈奴、保卫边疆前沿阵地的历史,也反映了当时强大的武器制造水平。
生活用品类熨斗、铜镜等文物让人们得以窥见秦汉时期宫廷贵族的生活风貌——铜镜虽已历经数千年,但纹饰仍然精美,熨斗的造型与现代熨斗有几分相似,足见古人的生活智慧。
据了解,甘泉宫遗址出土的秦汉瓦当数量众多,主要分为图案、文字和图像三大类。图案瓦当变化无穷,云纹、几何纹等纹饰繁复精美;文字瓦当书体遒劲," 甘林 "" 上林 "" 卫 "" 长生无极 "" 长生未央 "" 长毋相忘 " 等字样清晰可见,这些文字不仅传递着秦汉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也为研究汉代文字演变和书法艺术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图像瓦当古朴传神,其中以蟾蜍玉兔纹、龟蛇雁纹瓦当最为珍贵,这些瓦当不仅是建筑构件,更是承载文化内涵的艺术品。
保护与传承
让千年遗址 " 活 " 在当下
从秦宣太后在此诱杀义渠戎王,到汉武帝为张骞出使西域送行、开启丝绸之路伟大征程;从秦汉时期的军事前沿、皇家行宫,到如今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泉宫遗址历经数千年沧桑,始终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其独特价值,也为保护与传承工作奠定了核心基础。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肖健一从考古视角分析,甘泉宫遗址地理位置与历史作用极为重要。根据 20 世纪 70 年代发现的带有 " 云亭 "" 云市 " 戳印纹的陶器,结合文献记载,一般认为秦汉云阳县城就在遗址附近。西汉时期,云阳县城因紧邻甘泉宫这一皇家重要离宫,成为当时连接关中与北方边疆的重要节点,又被称为云阳都。而甘泉宫自西汉中期后,更成为王朝祭祀的重要场所,汉武帝曾多次前往此地,使其在西汉政治与祭祀体系中占据关键地位。
此外,该宫殿建筑的平面布局、建筑材料等考古勘探资料,对研究汉代宫殿格局、建筑水平及生产生活水平,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为让这座千年遗址长久留存,当地首先筑牢 " 保护 " 根基。" 我们组建了文物保护队伍,定期对遗址巡查,排查安全隐患,还通过安装监控设备、设置保护标识等方式加强日常管理。" 遗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按相关法律规划明确保护范围。近年来,当地还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对遗址开展系统性考古调查勘探与研究,初步厘清遗址布局、功能及历史沿革,为后续保护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做好保护的同时,当地更积极探索文化的 " 传承与活化 ",让遗址 " 活 " 在当下。淳化县文博馆负责人席敏表示,去年以来,多所中小学已组织学生到馆开展研学活动,孩子们通过聆听历史故事、观察出土文物,近距离感受秦汉文明魅力;馆内还计划结合数字技术,制作甘泉宫遗址虚拟复原展示系统,让游客借助 VR 设备 " 穿越 " 回秦汉,直观感受宫殿昔日风貌。
站在甘泉宫遗址上,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它不仅是一处考古遗址,更是一部生动的史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记忆与传承。
在新时代的保护与传承中,甘泉宫遗址正以更鲜活的方式展现秦汉文明的璀璨光芒,让更多人触摸历史、感知文化,让千年文脉在传承中焕发生机。
来源 / 咸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