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韩成功
随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充电桩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 2025 年 6 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 3689 万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共计达到 1610 万个(枪数),同比增长 55.6%,换电站 4856 座。
庞大的市场规模,叠加早期政策补贴和相对较低的准入门槛,电动汽车制造商、传统能源寡头、新能源新贵以及跨界资本纷纷入局,想要在充电市场中分一杯羹,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但也孕育着新的机遇。
" 天上星星数不清,汽车充电选星星。" 在残酷的淘汰赛中,有一颗耀眼的新星正在升起,这就是万帮数字能源旗下品牌星星充电。目前,星星充电的充电桩累计销量已位列全球第一,稳居行业头部位置。
那么,星星充电成功突围的秘诀是什么?近日,华夏能源网(公众号 hxny3060)专访了万帮数字能源北京公司总经理宋京京。
化解痛点,引领 " 超充时代 "
当前,在充电桩行业,一边是用户充电时长焦虑,一边是传统充电设备市场高度内卷。在此背景下,大功率超充技术成为行业破局的关键。
同时,政策层面也对大功率超充技术做出规划。今年 7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 4 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提出,到 2027 年底,力争全国范围内建设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 10 万台。
针对市场需求,星星充电跳出同质化竞争的 " 红海 ",瞄准市场痛点,以超充产品引领行业技术迭代。早在 2024 年 4 月,星星充电就发布了行业首款单枪功率 600kW 的液冷双枪终端,引领行业进入液冷超充 1.0 时代。今年 4 月,星星充电又发布了兆瓦级液冷超充产品,双枪输出功率突破 2.4MW,宣告液冷超充进入 2.0 时代。
目前,电动重卡正迎来爆发期。今年 7 月,全国新增新能源重卡 1.62 万辆,同比增长 185%;1-7 月累计销售 8.22 万辆,同比增长 191%。这为重卡超充技术打开了市场空间,星星充电的液冷超充产品潜力无限。
打造生态,帮助客户赚钱
星星充电以充电业务起家,包括充电桩研发、制造、销售以及充电站的投建管运销,此后又积极布局场景微电网和虚拟电厂业务,基于在云(平台)、管(服务)、端(产品)的技术积累和经验沉淀,形成 " 源网荷储充放售 " 的生态闭环,并实现三张网的融合发展。
宋京京介绍说,在充电网构建和管理方面,我们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面数字化赋能,高效、精准管控从充电网规划、场站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升级乃至退役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经过长期经验积累和大数据分析提炼形成了数字化工具,包括智慧选址、智慧定价、智能营销、智慧运维等数字化平台,使我们运营的充电站更具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同时,星星充电已不局限于做充电业务,正在逐步向能源运营商转型发展,以微电网和虚拟电厂为核心,通过光伏发电、储能的峰谷套利、需求响应、辅助服务以及电力现货交易等,为工业、商业、社区、楼宇、公共配套等各类细分场景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帮助用户绿色用能、降低用电成本,实现低碳甚至 " 零碳 " 排放,更能通过参与电网互动、电力现货交易、绿电交易、碳交易等获取更多的额外收益。
在虚拟电厂方面,星星充电深度参与深圳、上海、江苏、四川、云南、山东、华北等 20 余个省市地区的虚拟电厂建设和运营,可调负荷聚合量达 5100MW,相当于 5 台百万千瓦级发电机组。
另外,星星充电还在努力构建良性生态圈,提升行业整体收益。宋京京介绍说,星星充电正在释放更多的市场空间,并为合作伙伴服务和赋能,提供从项目的策划、选址、建设、运营、运维、金融乃至增值服务等全周期、全栈式服务,同时积极整合各类车辆后市场服务资源,包括车企、车辆运营商、金融、停车、洗车、维修、餐饮等,为新能源车主提供很好的服务保障,联合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生态。
" 星星充电提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生态中,星星充电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同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去帮助合作伙伴多赚钱,同时也能提升我们自己的增值效益。" 宋京京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