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雷科技 32分钟前

小米空调遭“围攻”!老牌大厂掀价格战,小米无所谓?

雷科技 AI 硬件组 | 编辑:TSkinght | 监制:罗超

此前,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发布了一则视频,给网友解读了小米第二季度的财报数据,除了聊到小米手机高端化进展、汽车业务何时盈利等热点问题外,在提到大家电业务时,又提了一个让网友很感兴趣的话题:" 没想到老大哥们对小米(空调)这么重视,下起手来还非常的重。"。

图源:微博

此时,不少网友才意识到一场针对小米空调的价格战,早已打响。

小米空调,一鸣惊人

让我们先简单过一遍小米财报,财报数据显示,小米的第二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均创单季度的历史新高,小米集团的总营收达到 1160 亿元,同比增长高达 30.5%,净利润则达到 108 亿元,同比增长高达 75.4%。

如此惊人的财报数据,自然引来众多人侧目,其中智能手机 +AIoT 部分的收入占比达 81.6%,营收总额为 947 亿元,智能大家电业务的增长成为主要的驱动引擎,同比增长 66.2%,其中空调出货超过 540 万台,同比增长达到 60%。

图源:微博

事实上,这已经是小米空调今年第二次单季度同比增长超 60%,第一季度空调业务同比增长 65%,甚至还超过第二季度。作为一个红海市场,小米的表现可以说相当恐怖,凭借着第一、二季度的出货量增长,小米空调已经稳坐市场第三的交椅,同时也是市场份额前三品牌中唯一保持高速增长的。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就不会奇怪小米为什么会被 " 围攻 " 了,空调作为一个传统市场本就竞争激烈,而且有着数量众多的老牌厂商,小米作为新玩家的崛起显然不是老牌厂商们愿意看到的。特别是小米大家电工厂一期项目的加速,也标志着其逐渐从代工生产过渡到自主生产,这是一个 " 危险 " 的信号,也是新一轮价格战的导火索之一。

围攻小米,空调价格战凶猛

据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25 冷年(即 2024.8-2025.7)线上主销的 1.5 匹挂机均价由 24Q4 的 2536 元跌至 25Q2 的 2101 元,2.2K 元以下价格档的销售份额较 2024 年提升 6.3% 到 35.2%。考虑到空调国补的开始时间段与 " 冷年 " 的起始时间段几乎完全吻合,可以认为这一轮降价的动力并非国补,而是市场竞争所导致的。

图源:奥维云网

事实上,美的、华凌、TCL、海尔、格力等主力空调品牌价格从去年开始都在持续走低,到了传统销售旺季,价格下跌趋势则更加明显。虽然有叠加 618 等活动的缘故,但是也可以看出市场竞争之激烈,即使在 6、7、8 月的非大型活动期间,各品牌的空调价格也是呈现频繁的波动。

图源:慢慢买

不少老牌厂商显然希望通过降低售价等方式,挤占小米的产品空间,但是从小米空调的战绩来看,这个计划显然没有奏效。不过,全体空调厂商的普遍性降价叠加国补影响,倒也促进了整个空调市场的增长,2025 冷年的出货量增长达到了 17.8%,新购买力的涌入也让所有品牌都获得了额外的市场。

这场价格战打下来,整体的结果还是好的,大家都有分到一杯羹,新购买力也给了小米等品牌更多的增长空间。其实,要说老牌厂商降价只是为了围攻小米,倒也有些夸张,不如说是在整个空调市场的上行阶段,厂商为了占据更具优势的市场位置,纷纷选择主动出击,而性价比 + 智能化,恰好就是小米的优势区间。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小米的销量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反而创历史新高呢?

跟小米打价格战?恐怕是 " 以短击长 "

在雷科技看来,试图通过降价挤压小米空调的市场空间本就不太现实。小米空调成立初期,确实是以价格优势来抢占市场,首款小米空调定价 1999 元杀入市场,并且融入米家 IoT 生态。

单论性能,其价格比同匹数的美的、格力等一线品牌低 30% 以上,甚至比奥克斯、科龙等二三线品牌更便宜,从综合体验来看,智能生态的优势又使其在同价位显得特别突出,所以才能一炮而红。当然,后续小米也一直坚持走 " 亲民路线 ",以至于让大家对小米空调有了固有印象。

但是,随着小米空调在市场份额的上涨,以及研发投入的上涨,其实从前两年开始小米空调就已经不再以 " 价格 " 作为主打卖点。自然风、上吹风、巨省电等特性成为主要卖点,而小米的空调价格也逐渐与一线品牌持平,性价比早已不是小米的唯一武器。

图源:小米

所以,想要从产品上与小米竞争,就应该更多地关注 " 智能化 " 和 " 差异化 ",而非靠降价来应对(当然降价还是有效的,对于老一辈来说吸引力很大)。举个例子,美的此前推出的新品 " 空气机 ",就将 AI 大模型 DeepSeek 和控温、控湿和新风等三个功能融为一体,提供一站式的房间空气环境解决方案。

从价格来说,美的 " 空气机 " 并不贵,也就是中高端空调的平均价格,但是从功能体验等方面来看,其与传统空调显然不在一个档次,不管是 DeepSeek 带来的全新交互,还是多样化的环境控制,都可以更好地吸引到 " 懂科技 " 的年轻人喜爱。

图源:美的

小雷认为美的的思路才是对的,用差异化和更激进的智能化,走到小米等其他空调厂商的前面,才能吸引住潜在用户,一味地在小米已经非常成熟的 IoT 生态和性价比上做文章,其实是很难与其竞争的。

生态互联成了家电企业的必答题

事实上,小米空调之所以能够热销,一大原因就是小米手机、小爱音箱等小爱智能生态的终端,可以轻松实现一句话控制空调等家电,让小米手机用户更倾向于选择小米空调。

当年的格力或许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选择发布格力手机,但是格力手机目前的市场表现也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那么,对于空调品牌来说,选择其实就两个:1、推动移动智能化合作;2、让空调能够直接与用户交互。

第一条路其实很多品牌都在做,但是大多都效果不佳,自研的智能家居 app 虽然可以提供远程遥控等功能,但是必须打开 app 才能使用,就先天上弱小米一筹。雷科技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与 OPPO、vivo 等手机企业深度合作,推动双方的 IoT 生态融合,如此一来才能将 OV 等手机厂商的用户转化为自己的潜在用户。

第二个方案,美的、TCL 等头部企业就在探索中,DeepSeek 等优质 AI 大模型的开源,可以说给了传统家电企业很大的助力,不需要投入过多的资源和承担失败风险,就可以在智能语音交互体验赶上第一梯队,估计智能化负责人做梦都能笑醒。

图源:美的

当然,DeepSeek 等 AI 大模型也不是拿来就可以用的,如何让 AI 听懂用户的话后可以执行正确的操作,其实也很考验智能化团队的优化与适配能力。但是,至少比从头开始搭建一个智能 AI 架构要简单很多,而且随着 AI 能力的加强,也会进一步降低相关系统的开发难度。

雷科技觉得,针对小米的 " 价格战 ",其实已经失败,现在更多的品牌已经开始转向,重新回到以 " 体验 " 定胜负的阶段。如何满足新一代用户的需求?如何给用户塑造新的体验场景?这些都是小米、美的、格力、TCL 等品牌正在思考的问题。

不过价格竞争自然也是不会放弃的,但是这片战场将属于腰部品牌们,比如美的子品牌华凌、海尔子品牌统帅,以及科龙、奥克斯等,都在将大匹数空调的价格一步步往下挪。前段时间小雷想买空调时,就惊讶地发现 1.5 匹的挂机空调,价格已经下探到 1500 元以内,要知道放一两年前,没个 2000 块是肯定买不了 1.5 匹空调的。

对于小米来说,最困难的时间段已经过去,仅靠降价是无法击败小米空调得分,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如何进一步扩张和稳定基本盘,以及如何开辟海外市场。

欢迎扫码添加小雷微信

记得备注想进群的手机品牌哦

跟小雷一起畅聊数码与科技

另外小雷建了几个粉丝群,欢迎扫码加入!

大家伙一块聊聊天,分享玩机技巧~

End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