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问界 M8 纯电版,找到了第二曲线的增长「算法」

在问界 M8 增程版上市 4 个月之后,问界 M8 纯电版也正式上市了。

在这 4 个月期间,问界 M8 成为了 40 万级 SUV 稳定的销冠,在潜移默化中,也重新定义了家庭智慧旗舰 SUV 标杆该有的样子。

有人认为,乘胜而来的问界 M8 纯电版,是对 M8 产品系列的补充,是一个 " 锦上添花 " 的故事。而我们更倾向于另一种说法:问界 M8 纯电版,是对 40 万级纯电家用 SUV 市场的叩响,是一个 " 另辟蹊径 " 的故事。

这个故事怎么讲,我们可以先从市场格局来看。

高端纯电市场

为什么被普遍看好?

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今年 7 月,纯电动车型零售量同比增长 24.5%,而插混以及增程车型,则是负增长。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替代进程正在趋缓,并且油电博弈的 " 主力军 ",也从插混增程,转向了纯电车型。

比如,在新势力企业中,纯电动与插混(含增程)的结构占比,去年还是 43%:57%,如今已经变为 64%:36%。这变化的背后,肯定无法忽略中低端市场纯电车型的快速增长,但我们依然可以得出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 纯电认可 " 正在向上、向宽。

与此同时,在 30 万左右的高端新能源市场,增程和插混车型主导的第一轮的高速增长期,已经持续了接近 5 年。这期间,纯电模式在整个用车周期中,都起到了绝对主导作用,体验与成本也普遍优于混动模式,所以,这些用户进入换购周期后,大概率倾向于选择纯电产品,但可惜的是,目前市场上的高端纯电车型,屈指可数。

很显然,这个市场趋势,车企早有预判。因此,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有多款重磅的高端纯电 SUV 陆续上市,大家方向上虽然一致,但解题的思路,却各不相同。

问界 M8 纯电版如何解题?

我们认为,高端纯电车型的发展,最大的阻力来自于用户认知。

首先是价格认知。

在以前,受到电池成本影响,采用容量更大、技术更优电池的高端纯电车型,往往比同配置的增程车价格贵上 1-3 万。这也就导致了纯电车型续航没有增程长,补能没有增程方便,价格还比增程更贵,因此,消费者普遍认为高端市场,就应该增程>纯电。

这样的市场认知,让车企在发展高端新能源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就是电混并行还是相互独立?

问界 M8 选择的是前者,并且战略上使用 " 电混并行 ",战术上采用 " 电混同价 "。

在 30 万以上的高端新能源车中," 电混同价 " 是行业首次,问界 M8 真正将纯电车型与增程车型,放在同一标准,同一价格体系来定义 SKU,让用户真正以需求为导向,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而打破价格认知的固有观念,就是发展高端纯电的第一步。

其次是场景认知。

很多传统豪华品牌消费者,对于直接转型纯电动车,会有续航焦虑,场景缩水的担忧。一直以来,这都是任何品牌做纯电动车型,需要跟用户沟通清楚的问题,对于追求体验和品质的高端纯电产品来说,这个问题更需要妥善解决。

问界 M8 纯电版首发搭载了 800V 高压七合一电驱系统,长续航版本 CLTC 能达到 705km。纯电焦虑,三分取决于续航长不长,七分取决于续航准不准,问界 M8 纯电版在第三方媒体续航测试中,高速续航达成率超 80%,综合续航达成率最高能达到 94%。

另外,我们认为纯电出行的便捷性认知,也是滞后于行业发展的。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6 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已达到 1,610 万个,其中公共充电设施 409.6 万个。除西藏、青海外,其他省份均实现了充电站 " 县县全覆盖 ",14 个省份实现了 " 乡乡全覆盖 "。这其中,鸿蒙智行可接入的充电网络,覆盖 10 纵 16 横 5 大都市圈的 140+ 万充电桩,基本覆盖全国 340+ 城市的补能,随着鸿蒙智行的产品越来越多,补能网络还会进一步完善。

最后就是安全认知。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始终都在 " 安全自证 ",尤其是电池安全。我们认为,汽车安全,再多投入也不为过,再多场景验证也不为过。但是,除了 " 被动自证 " 还能通过什么方式获取油电转换过程中的用户信任呢?

这次问界 M8 纯电版,行业首发了五重安全挑战,场景覆盖负坎钝物冲击,低速 / 快速的锐物刮底,700mm 涉水以及 270 秒的整车底部火烤,每个场景都是用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极端场景,但是," 穷举 " 永远无法覆盖日常用车的全部场景,消除顾虑最好的办法,一定是避免问题发生,而主动安全这件事,正是华为非常擅长的。

问界 M8 纯电版首发了全维防碰撞 4.0,目标是的实现全速域、全天候、全场景、全目标、全方向的防碰撞能力,这对车辆的感知与决策能力,提出了远超行业标准的要求。举个例子,消防管道这种悬空障碍物,下沉台阶这种负向障碍物,传统标准的传感器很难精准识别,而问界 M8 通过加入固态激光雷达增加这些障碍物的识别,进而减少危险的出现。

消费观念中,是最难改变的认识。因为每一种能源形式的车辆,都有自己的价值,都有面向的消费群体,改变认知,只有拿出显著的成本优势,以及跨代际的体验升级,才有机会被认可,从问界 M8 产品来看,它正是这样来做的。

问界 M8 纯电版

能否成为新增长曲线?

在问界 M8 纯电版正式开始大定之后,2 小时的时间里,收到了超过 7,000 台的订单,问界果然擅长打造 " 爆款 "。但这个能力,能在一台高端纯电车型上持续吗?

燃油车时代,造就 BBA 在中国豪华车市场统治级表现的原因,我们觉得有两个基本特性。

第一是企业层面,要有对用户需求的理解能力,比如针对中国市场打造的加长轴距版,中国特供版等等,第二是用户层面,要有对企业的绝对信赖度,愿意为溢价买单,认可品牌价值等。这两个特性相互闭环,并且会通过一台又一台的成功车型上,互为抓手,螺旋上升。

但在电动车时代以及智能车时代,传统豪华品牌的 " 用户理解能力 " 没有跟上市场需求,BBA 长期以来建立的闭环体系,在新能源产品上,正在逐渐瓦解。

哪个品牌最先承接了这个能力,我们认为是问界。

问界品牌抓住了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的用车需求变化,先后打造了问界 M7、问界 M9、问界 M8 多款爆款车型,截止到目前,问界品牌目前已经累计交付了 70 万台新能源车型。对于用户需求的理解,问界始终走在 " 定义并引领 " 的第一梯队。

在杰兰路发布的 2024 年度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品牌健康度研究中,问界获得了品牌发展信心指数、品牌净推荐值(NPS)双项第一,这代表了用户对问界的信赖程度也是头部水准。

因此,问界品牌是率先做出 " 企业对用户理解能力 - 用户对企业信赖程度 " 闭环的中国品牌,而这也恰好是持续创造 " 爆款 " 的必要条件。

我们相信,问界打造 " 爆款纯电 " 一定是必然,唯一要关心的,就是爆款会在什么时间出现。

这就是我们认为,问界 M8 纯电版不是 " 锦上添花 ",而是 " 另辟蹊径 " 的原因,因为也许从这台车开始,问界不仅可以和理想 L9、蔚来 ES8 等纯电豪华产品同台竞赛,还将顺势打造出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

写在最后

乔布斯曾经用惊人的 " 创造需求 " 能力,留下了 " 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 " 这样的产品定义哲学。

在问界的产品上,我们同样能找到从 " 满足需求 " 变为 " 创造需求 " 的案例,但更难得的是,问界 M8" 用体验简化 SKU,用场景丰富 SKU",从而让问界 M8 成为了目前唯一可以同时提供纯电 + 增程,以及同时可以提供五座 + 六座的高端新能源 SUV,把选择权,留给用户。

从问界 M8 开始,高端新能源市场 " 电混同价 " 就是起点。

入驻媒体平台

商务联系人:Maggie

Tel:135-6413-6455

E-Mail:maggie@neuesmedia.com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相关标签
b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