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段明珠
编辑 | 关雪菁
头图 | AI 生图
" 能给我个银行账号吗?先把钱转你那。"
一个朋友对张律师说,为的是把从银行借的 10 万消费贷套出来去买一手寒武纪的股票。之所以铤而走险,是因为那天寒武纪股价正式突破 1000 元,成为名副其实的 " 寒王 "。
助力寒武纪完成千元冲刺的是篇小作文。8 月 20 日下午,一个标题很唬人的消息迅速传开,"8 月下旬调仓大动作,拉满国产算力 ",虽然尾盘相关方纷纷澄清,但算力板块集体拉升。
" 他可能会记恨我 "。张律师拒绝了朋友走账的要求,但在多种因素助推下,22 日寒武纪完成 20 厘米涨停。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 淳中科技公子哥与黄仁勋女儿恋爱怀孕 " 的流言,把这家本与英伟达关系并不密切的公司推上了 "英伟达概念股第一股" 的宝座,让其股价一个月内涨幅超 200%,辟谣后 " 喜提 " 跌停。
港股那边,东方甄选 19 日这天先是大涨超 20%,后跳水暴跌超 20%,股价高点买入的话一天就被腰斩,缘由竟是传闻新东方 CEO 侵占公司利益被立案调查。
小作文之风在股市中从未停息,5 月最高法和证监会联手要净化资本市场风气,但随着行情走好,近来小作文竟越发 " 猖狂 " 起来。
有人说,小作文是精准利用散户的猎奇心理和 " 一夜暴富 " 的幻想进行收割的工具;但也有种说法,散户才没那么傻,这是将计就计跟随情绪夺得短暂的定价权,是一种" 共谋式的击鼓传花 "。
小作文为何屡禁不止?这背后有怎样的产业链?当下又反映了哪些问题?
如何产生?
几乎所有炒股的人,都绕不开 " 小作文 "。它的内容上天入地,从政策风向到八卦绯闻;形式五花八门,从截图到纯文字;常常披着 " 内部消息 " 的外衣,故作神秘,却又极具挑逗,总能从犄角旮旯钻到投资者眼前。
本质上,小作文就是小道消息:源头匿名,真假难辨。它的核心在于" 时间差 " 和 " 认知差 "——先知者可能吃肉,后知者往往接盘,而收益最大的永远是造谣者。他们利用散户认知上的局限,把一段虚假或无效的信息,包装成价值连城的 " 阿尔法 ",实现精准收割。
因此,小作文追求的不是严谨逻辑,而是传播速度与市场冲击力。
从内容来看,小作文大致分为五类:
政策传闻类:最常见、威力最大,如 " 传证监会将下调印花税 "" 传国家即将出台万亿光伏扶持计划 ";
公司经营类:针对具体上市公司,如 " 传某科技公司拿下苹果巨额订单 "" 传某白酒企业三季度业绩炸雷 ";
资金动向类:借 " 顶级私募建仓 " 或 " 外资爆买 " 制造跟风效应;
市场情绪 / 阴谋论类:以宏大叙事煽动情绪,如 " 国家队即将入场救市 "" 某国际资本在做空 A 股 ";
解读包装类:对公开信息过度演绎,如 " 名字带‘龙’,正好契合生肖炒作 "。
传播者的角色各异:有人是 " 求证 ",有人是 " 分享致富密码 ",有人纯粹看热闹,也有人有意煽风点火;而部分媒体与自媒体出于流量焦虑,甚至会打着 " 市场传闻 "" 据消息人士 " 的旗号跟进报道,为谣言赋予某种 " 合法性 "。
为何屡禁不止?
小作文之所以传播力和破坏力堪比病毒,从商业模式角度观察更为清晰。
它本质上就是一门低成本、高收益的生意:依靠信息不对称,制造或放大利好 / 利空传闻,推动股价异动,从中赚取差额。
投入端成本极低。 过去写作还需动员写手,如今 AI 生成已能 " 日产千篇 "。甚至有大 V 把 2024 年 3 月 24 日称作 " 小作文元年 " 的标志日——那天,kimi 大模型接入小作文写作,可以形成批量化生产。
如今,操盘者更隐蔽:2024 年 11 月," 机构举报游资操控市场 " 的谣言,溯源发现竟出自南昌一处居民楼内的皮包公司公众号;还有不少来自境外匿名账号,典型的 " 出口转内销 "。
一些量化策略会实时监测和分析网络舆情,如果一条 " 小作文 " 在短时间内被大量传播并引发讨论,无论其真假,都可能被捕捉到,并作为一个 " 信号 " 输入交易系统;而当股价波动触发其买入或卖出指令,会进一步加剧股价波动。所以现在很多投资者会主动给量化 " 喂 " 小作文,也时不时能发现直线拉起的股票。
典型案例是东方甄选:8 月 19 日股价先飙升再跳水,仅一小时蒸发市值上百亿。如果真如新东方部分高管猜测背后黑手是做空基金,那对方确实赚到了。
这一切都还在于,中国高度发达的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让病毒式传播成为可能;中国股市受宏观和产业政策影响极大,有极强的 " 政策市 " 烙印,且过往信息严重不对称;同时A 股有全球最庞大的散户群体,相比机构等专业投资者,信息获取能力弱、容易情绪化,为小作文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开篇被朋友要求帮忙走账的张律师告诉妙投,在法律上有专门的 " 编造并传播虚假证券交易信息罪 ",但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会面临溯源难,定性与取证难两大难点。
从上面可发现,小作文匿名发布,跨平台传播,源头隐蔽,当监管介入时,可能还未能找到最初源头,对方已经将痕迹抹掉,短线资金也撤离。而信息是 " 虚假 " 还是 " 不准确 ",是 " 恶意编造 " 还是 " 过度解读 "," 讨论 " 与 " 操纵 " 有时界限模糊,证据链难以完整取得。
另外,治理 " 小作文 " 需证监会、公安、网信等多部门协作;相关法律法规对 " 扰乱证券市场 "、" 严重后果 " 等缺乏量化标准。面对海量信息和庞大市场主体,监管力量相对有限。只能抓大放小,重点查处影响恶劣、危害大的案件,这客观上使部分 " 小作文 " 制造者存侥幸心理。
今年以来,针对小作文,监管层的动作其实并不少。315 当天,央视专门调查了资本市场 " 小作文 " 产业链;5 月,最高人民法院与证监会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明确要依法打击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今年以来,被封禁的无牌荐股大 V 账号已超过 1200 个。
但现实却是,近期小作文的邪风非但没有消停,反而愈演愈烈。
为何会这样?原因或许并不复杂——资本市场所处的阶段不同,是关键变量。
在去年 924 行情前,整个 A 股指数不断走低,到 9 月初时指数降到 3000 点以下,每日两市成交量甚至仅维持在 5000 亿。
在资金水位枯竭的情况下,寻常小作文并不好用,因为处于信息链末端的散户不买单了,明知道会有镰刀在那快速收割,有点风险意识的都不会去。所以,当时更受欢迎的小作文反而是牵强附会的包装类小作文,比如炒老百姓、炒生肖、炒数字。
" 大多数的小作文从来没有落地,但是老百姓股票名字总是真的,凭什么你的假消息能定价,而我的真消息不行?" 逻辑并不严谨,但至少有 " 真 " 的支撑,这种消息公司无法辟谣。老百姓这只股票就曾在此种情绪助推下走出 7 天 6 板,但很快又连续跌停,回归原位,堪称当时的典型案例。
而如今,无论是否承认牛市已经到来,至少可以确定的是:市场流动性充沛。日均成交额多日稳定在 2 万亿以上,这意味着资金有了更高的容错率。互联网普及削弱了天然的信息差,于是有人选择 " 制造信息差 ",通过小作文来创造套利机会。
结果就是,即便散户知道消息多半不靠谱,也依然愿意冲一把,因为成功上车往往就能赚到快钱。淳中科技这种翻倍行情固然稀缺,但涨幅在 50% 以上的案例早已不胜枚举。
所以,当有的小作文没操作好,散户甚至会跳出来 " 指导 "。
8 月 20 日,业内消息传字节跳动与芯原股份有芯片相关合作,午后芯原股份达成 20% 涨停。但字节很快辟谣,于是尾盘 2 点 55 分芯原股份炸板,次日冲高回落,收盘跌去 5 个多点。在评论区,有用户 " 恨铁不成钢 "," 为什么要去蹭字节,字节他真的很会辟谣的。"
所以围绕科技主线的小作文满天飞,甚至很多谣言是被辟谣了才知道。
当然,别的行业也不是没有小作文,只是比较缺少想象力。比如白酒股,一提就是行业处于底部看不到反转,而且几个跟踪指标中,营收、批价、库存哪个都难说出天花乱坠的故事。
但即便如此,市场也会 " 创造条件 "。酒鬼酒就是个例子:借投资者对指数回调的担忧,叠加资金从高位科技切换到消费避险的需求,凭借与胖东来合作卖酒且销量不错的消息催化,股价拉出 7 连阳甚至出现涨停,俨然成为当下白酒赛道的领头羊。
问题在于,这种以虚构故事点燃的行情,终究会留下难以消化的后果。下一步如何治理与约束,正是市场能否走向成熟的关键。
妙投说
可以预见的是,在这轮市场行情中,小作文会受到严厉打击,但巨大的利益让其像 " 杂草 " 一样难以根除。然而,股市小作文的危害不止于几只股票的短期异动,更在于侵蚀市场信任,扭曲价格发现机制,放大非理性波动。它让信息披露制度形同虚设,也让无数散户在幻象中反复受伤。
要根治 " 小作文 ",注定是一场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避免被坑的核心原则是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稳赚不赔的 " 内幕 ",学习基础的投资知识,善用交易所互动易、巨潮资讯网等法定信息披露平台查询求证。
上市公司需要更主动、及时地披露与澄清,不给谣言留生存空间;监管部门则要在震慑性处罚之外,更加依靠科技手段,实现对谣言的实时监测、精准溯源与快速处置。
值得期待的是,监管科技的应用正在深入:AI 鹰眼、数据监测、跨境溯源,正在缩短谣言与真相之间的时间差。小作文或许短期内难以绝迹,但随着制度完善、科技进步与理性投资文化的共振,它的生存土壤终将不断收缩。
参考资料:
《股市虚假 " 小作文 " 横行,四种主要方式散播》
《" 股市谣言第一案 " 开庭审理!对违法活动零容忍》
上证指数一路狂飙突破 3800 点,可多数散户的账户却没啥起色,问题出在了哪儿?
一是板块轮动节奏难把握,二是信息获取不及时。
别着急,妙投社群有专业的投研团队,实时解读股市动态,为你的投资决策提供有力依据。长按下方图片二维码可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