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丨 宿艺
编 辑 丨 子淇
电视,这个曾经承载大众文化传播功能,能够将家庭成员聚集在客厅的 " 家庭娱乐中心 ",一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遭受冲击。
虽然屏幕越做越大,但电视好像难以抵挡 " 小屏幕 " 的分流。尤其是以 00 后为代表的 " 互联网原住民 ",从小生活在数字媒介主导的环境中,手机和平板提供了随时随地、高度个性化的内容消费方式,几乎所有内容和行为都在向 " 小屏幕 " 转移。
但实际上,年轻一代并不 " 厌恶 " 电视,只是对电视有了全新期待。
红星新闻和红星智库发布的《00 后看电视行为与消费洞察》显示,00 后对电视科技化、智能化需求正在增强,他们希望未来的电视是智能家居生态中的核心智能大屏,可以理解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和互动体验。
换句话说,基于长期使用移动智能设备的习惯,年轻一代希望电视达到与手机、平板相应的易用性和智能化程度,同时又能发挥 " 大屏 " 这一独特优势,成为万物互联生活的重要延伸。
问题在于,大多数 " 智能电视 " 都未能跟上数字时代的用户行为重塑,光是内容检索、交互操作带来的层层摩擦,就足以让电视逐渐被边缘化。因此,华为智慧屏在 2023 年提出了 " 巨幕手机 " 概念,主张让用户像 " 玩手机一样玩电视 ",这也被视作电视破局时代冲击、重新吸引用户的关键。
Mate 一直是华为高端旗舰的代名词,代表着行业前沿技术与极致体验的融合创新探索。这意味着,华为智慧屏 MateTV 虽是 " 巨幕手机 ",却 " 不止于大 ",而是在产品、技术、体验等方面都将具备 " 大 Mate,大不同 " 的超预期表现,并将引领电视行业进入 " 巨幕手机 " 时代的新周期。
’
引领交互创新的 MateTV
真正 " 像玩手机一样玩电视 "
2007 年,初代 iPhone 凭借多点触控和全屏手势,掀起了一场智能手机交互革命。仅仅一年后,索尼就推出了 " 世界上第一台智能电视 ",尽管承载着类似的野心,却没能带领电视行业延续这场革新。
随后十几年,大众用户的交互习惯被智能手机的触控、滑动、拖拽彻底重塑,这种符合直觉、基于 " 肌肉记忆 " 的交互方式逐渐成为评判所有设备是否好用的 " 隐性标准 ",但智能电视却始终跟不上这类交互习惯的迁移,仍停留在 " 方向 - 确认 " 的二维交互逻辑里。
路径复杂、操作低效,让用户使用电视时产生显著的体验落差,使用频率自然一降再降。
极致的用户体验,是 Mate 系列产品的一贯追求。为跨越 " 用户高频交互习惯 " 与 " 传统电视操作逻辑 " 之间的体验鸿沟,华为智慧屏 MateTV 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在业内首次做到 " 完全平移 " 手机交互体验。
首先,对于手机来说,用户的手势交互发生在屏幕的高精度触控之上,而电视与用户通常隔着一定距离,如何隔空实现同样精准丝滑的操作?
华为智慧屏 MateTV 给出的答案,是与其同步推出的华为灵犀悬浮触控。
作为华为首创的双指悬浮触控工具,华为灵犀悬浮触控采用 328 个手指检测传感器,实现了 " 多指悬浮触控 ",辅以星闪极速传输,将延迟压缩至 8 毫秒级别,让电视首次具备了 " 悬浮触控 + 超低延迟 + 多指精准操控 " 的交互能力。
这一突破带来的想象空间极大,不仅大型手游可以被完整搬上大屏,配合震感反馈创造沉浸式的操控体验,还能复刻手机上侧滑返回、底部滑回桌面、顶部下滑呼出控制中心、滑动控制音量和亮度等交互逻辑,让电视第一次真正接近 " 巨幕手机 " 的形态。
除此之外,同步诞生的华为灵犀手写套装,也再次拓展了电视的想象空间。
在 " 隔空操作 " 和 " 触屏书写 " 之外,是否能让最常用的电视遥控器也具备手机级的交互体验?华为智慧屏 MateTV 也做到了。
华为智慧屏在 2023 年底推出的华为灵犀指向遥控,通过 UWB 技术将原本属于手机的滑动、点按、拖拽、圈选等屏幕操控方式挪腾到遥控上,实现 " 指哪点哪、一指即控 ",这一极具革命性创新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也在今年引来了行业众多厂商的跟随。
此次与华为智慧屏 MateTV 同步发布的华为灵犀指向遥控 2,则通过 UWB 软硬件全面升级与优化天线设计,实现指向精度提升 56%,同时,结合星闪通信让光标帧率翻倍达到 240Hz,和业内平均水准为 60Hz 的遥控器相比,可做到更丝滑、更精准、更稳定,把原本 " 接近手机的交互体验 " 推向 " 无感化 " 的极致。
凭借一系列技术创新,华为智慧屏 MateTV 首次完整验证了 " 手机级交互 " 在大屏端实现的可行性,让电视跟上用户最熟悉的操作习惯,极大提升用户体验。由此,电视的应用想象也被大幅拓宽,从单一的内容观看,扩展到手游、教育、办公等多元高频场景,有力推动电视重回 " 家庭娱乐中心 " 地位。
’
硬核实力拉满的 MateTV
性能再次 " 断层 " 突破
在实际使用中,要成为能用、好用、耐用的 " 巨幕手机 ",不仅仅要 " 跨屏移植 " 手机交互体验。毕竟,它拥有高清显示面积,可能会带来更高的计算需求和更高的运算压力;而长时间的复杂任务运行,则会对整机算力、散热和稳定性提出更高的挑战。
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华为智慧屏 MateTV 不需投屏,就可以在本地直接运行手游大作,超强 GPU 能力能带来远超移动设备的超精细画质视觉体验,行业顶级 CPU 能力与超大面积散热设计的组合,也保证了高负载游戏体验不输甚至超越旗舰手机,长时间畅玩依旧满帧稳定。
即便在与手机平板等全场景设备进行跨端应用接续时,华为智慧屏 MateTV 也基于鸿蒙系统 " 一端开发、多端部署 " 的能力,以及 HarmonyOS 5 的丝滑动效,可以实现手机平板上的音视频无缝续播、电脑上进行的会议或正在编辑的文档自然过渡等极致流畅体验。目前,华为设备间的应用接续已覆盖超 100 个生态场景,支持手机、手表、平板、电脑、智慧屏等多类设备的跨端互联,无需反复切换操作,即可享受应用连贯、便捷、稳定的随心流转。
音画层面,华为智慧屏 MateTV 同样坚持 " 非极致而不为 "。
在华为智慧屏 MateTV 身上,华为智慧屏首次采用了独立画质芯片鸿鹄 Vivid,这是从 SoC 集成方案向独立专业画质芯片的一次跨越,直接让画质效果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再配合 SuperMiniLED 黑钻屏、鸿鹄 AI 计算画质,每一帧画面都能在亮度、对比度与细节表现上达到行业顶级水准,无论是影院级大片还是高速竞技游戏,用户都能从中获得细腻、纯净、沉浸的画面享受。
如果说 " 交互重构 " 为应用场景拓展打开了广阔的想象空间,那么华为智慧屏 MateTV 的 " 性能溢出 " 则为这些应用场景给予了实实在在的技术能力支持。
’
全生态贯通的 MateTV
用户长期高频使用的关键
交互与性能的跃迁,让华为智慧屏 MateTV 完成了体验层面的升级,但要真正获得用户注意力、提高日常使用频率,还必须做好应用生态的全面贯通,在家庭场景的常态化需求里发挥作用。
此前,大多数电视一直困在 " 观影工具 " 的角色里,明明占据着客厅占据最显眼的位置,却依旧常常被闲置。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用户更愿意沉浸在手机丰富多元的、高度个性化的应用生态中,而这种体验无法在电视上获得。
与此同时,华为智慧屏 MateTV 还可以作为全屋的控制中心,使自身存在感从 " 设备维度 " 上升到 " 空间维度 "。
凭借强大的性能,华为智慧屏 MateTV 可以通过 3D 建模呈现房间全貌,用户既能一眼掌握全屋灯光、空调新风、音乐、空气、电池等设备信息,睡觉或出门前无需再挨个确认设备状态,在看板上即可一键关闭,还能使用灵犀指向遥控,360 度随意旋转房间模型,像玩 3D 游戏一样控家,收获家庭空间交互新体验。
此外,《00 后看电视行为与消费洞察》显示,在最希望电视配置的 AI 功能里,近七成的 00 后希望电视带有智能推荐功能,可根据观看历史和偏好来推荐内容。如今华为智慧屏 MateTV 所具备的 "AI 识人 " 能力,终于让这种 " 多人多屏 " 体验成为可能。
通过融合尖端人工智能与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华为智慧屏 MateTV 成为业内首个真正 " 认识你、懂你 " 的电视,既能精准识别不同家庭成员,也能通过端侧本地化视觉识别和声纹认证,在保障隐私安全的前提下,提供高度个性化的体验。例如,当孩子身处屏幕前," 观影历史 " 卡片会自动切换到孩子的观影记录,动画片无需再费力寻找;而基于声纹识别能力,家长也可以直接下达语音指令,安排小艺控制孩子的观影时长。
总体而言,基于交互、性能到生态的三重进化,华为智慧屏 MateTV 全方位实现 " 旗舰级手机体验 " 上大屏,让 " 巨幕手机 " 从概念走向真正可落地的 " 完全体 "。
然而," 巨幕手机 " 绝非只是 " 大号的手机 "。华为智慧屏 MateTV 既然能够 " 以 Mate 为名 ",必然要充分发挥 Mate 系列强劲性能和科技创新的基因,利用移动智能设备赋能全场景智慧生活的经验,来破除传统电视的旧思维与技术方案,将电视从一个 " 被动的显示终端 " 真正转变为数字时代的 " 家庭娱乐中心 "。
而华为智慧屏 MateTV 之所以能率先在业内做成 " 巨幕手机 ",则来自于华为智慧屏在硬件、软件、服务生态、用户洞察等方面所具备的 " 极少数 " 综合优势:
硬件层面,依托华为在通信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能力、终端研发体系能力、全链路自主创新能力,华为智慧屏既有能力把 " 巨幕手机 " 做到旗舰级别,又有实力让 " 巨幕手机 " 达成跨时代的创新引领;软件层面,基于鸿蒙系统的分布式能力,华为智慧屏可以更轻松地把手机交互逻辑 " 原封不动 " 地复刻至大屏,让智慧屏可以像手机一样使用,能做到与其他同生态的设备无缝协同;服务生态上,华为长期深耕全场景智慧生活,具备覆盖影音娱乐、教育学习、健康、智慧家居的丰富应用服务,这些都为华为智慧屏突破 " 观影工具 " 角色构建了重要服务生态底座。
更深层的优势,是华为智慧屏对用户需求、场景变革趋势的前瞻性洞察与精准预判。正是因为率先理清思路,明确将电视从 " 传统影音载体 " 重新定义为 " 家庭智慧生活的核心入口 ",华为智慧屏才一路拓展电视应用边界,一步步在体验层构筑出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在电视诞生百年之际,华为智慧屏 MateTV 带领电视又一次完成了从 " 巨幕 " 到 " 巨幕手机 " 的跃迁,为行业发展划定了一个极具里程碑意义的节点。按照技术演进与跨场景设备协同趋势,华为智慧屏也有望不断拓展 " 巨幕手机 " 的想象边界,引领行业迈向 " 大 Mate,大不同 " 的更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