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动脉网 1小时前

“腾讯脑力锻炼”入选数字疗法创新案例,聊聊 AI 医疗的发展逻辑

今年 5 月,腾讯首款数字疗法产品—— " 腾讯脑力锻炼 " 认知功能训练软件取得了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临床数据反馈,试验组 98% 的受试者在坚持完成了 12 周的完整训练后,分别通过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测验(LOTCA)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评,结果显示:使用该软件进行的认知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认知能力。

得益于 " 腾讯脑力锻炼 " 的研发成果与落地进展,该数字疗法被近日举办的 "2025 数字疗法大会 " 纳入 "2025 数字健康创新应用案例 " 获奖名单,成为以游戏化训练方式推动数字疗法深度创新的典例。

腾讯健康战略及医疗产品总经理王倩怡

腾讯健康战略及医疗产品总经理王倩怡在会上指出:腾讯的医疗 AI 布局并不是 " 纸上谈兵 ",医疗健康 AI 解决方案已经 " 广泛落地 " 到产业之中,与医疗、医药、大健康及各类 C 端用户建立起紧密联系。而 " 腾讯脑力锻炼 " 的研发与落地实践,正式腾讯探索数字疗法的务实缩影。

" 医疗 " 与 " 游戏 "

据介绍,腾讯健康的医疗 AI 解决方案服务已落地超 1300 家企业及医院,大模型驱动的 AI 导辅诊与全病程管理工具服务超 10000 家医疗机构,医疗影像 AI 辅助医护检查次数突破 1000 万次大关。腾讯的 AI 已深入医疗健康产业,形成看得见的规模效应。

而为了推动社会对于银发群体认知障碍防治问题的关注,探索数智化的认知问题解决路径,腾讯曾先后推出科普游戏《6 栋 301 房》、严肃游戏《巴浦洛夫很忙》、小程序《银发脑动力》等。新近获批的 " 腾讯脑力锻炼 " 则是一场横跨游戏、医疗、心理学等领域的深度协作 —— 项目由腾讯 SSV 时光实验室、腾讯游戏社会价值探索中心、腾讯觅影联合研发,腾讯音乐提供内容支持,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提供产品研发指导。至此,腾讯已构建起覆盖认知障碍领域 " 科普 - 筛查 - 干预 " 的全面解决方案。

对于认知疾病而言," 腾讯脑力锻炼 " 的价值在于,可以通过一种便携、实时、趣味的方式帮助轻度认知障碍老年患者延缓病情发展,有效改善认知。毕竟,当下没有一款药物能够逆转认知衰退,但若能在患者处于轻度认知障碍阶段时便及早做出干预,可以有效延缓患者进入阿尔茨海默病的时间,甚至避免患上阿尔茨海默病。

" 平台 " 与 " 服务 "

实际上,这几年腾讯健康的整体打法重点一直围绕 "C2B" 模式:紧抓医生、患者两类服务对象,做好贯穿诊前、诊中、诊后这一诊疗全流程的 AI 服务,再向医疗机构、药械企业、医疗科技企业提供以 AI 为代表的数字化能力。

腾讯健康的医疗 AI 已落地诊疗全流程

关键在于,腾讯健康做对了 " 平台 " 与 " 服务 " 两个核心。

在王倩怡看来,患者是整个医疗链路中的中心,而腾讯健康能够利用微信平台和微信生态,实现效果最大化的患者连接。" 这是腾讯健康最大的优势 "。

" 服务 " 方面比较复杂。在 C 端,腾讯健康过去已经凭借自身理解,把 AI 充分融入患者诊疗过程中的核心流程,形成主干,以简化、连贯的优质体验服务用户,在大模型时代,新一代的技术强化了这些场景的价值。

具体而言,第一波浪潮中 AI 新迭代出的能力主要聚焦于交互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语义理解与多轮问答。这些新能力赋予了腾讯健康 ToC 应用体验的质变,使得 AI 能在诊前、诊后环节完成数倍于过往效率的人机沟通。可以说,腾讯健康紧紧捉住了第一波医疗大模型红利。

再谈 B 端,腾讯健康短期战略切的是 " 提效 " 这个点。以医生日常调用频率最高的 AI 应用为例,一个是病历报告、出院小结等文本的自动化书写,另一个是各类辅助诊断,利用大语言模型能力升级了传统的 CDSS 及垂类的影像辅助诊断。

" 辅助生成出院小结 " 是一个典型的提效应用,现已在大型三甲医院乳腺科、胃肠外科、神经外科等上线。相关数据显示,该应用能够节省书写出院病历 70% 以上时间,准确率达到 95%。

" 承载 " 与 " 支撑 "

纵观整个医疗大模型,这一时代的应用仍然保留着单点突破的特征,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可循。这是因为技术带来的医疗需求爆发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点及面,逐渐成形。而要保证这个过程的稳定推进,企业必须找到一根有力的树干,保证它能够网罗新生的应用,持续为它们给予养分。

在腾讯健康的架构中,覆盖诊疗全流程的 AI 应用集群便是它的树干。有了树干的支撑,腾讯健康在上面添加新的应用便显得得心应手。

年中腾讯健康发布的 " 健康管理助手 " 可以视作一个典型案例。

从功能上谈,该应用聚焦于健康管理这一场景,可以充当 " 健康哨兵 ",以体检报告、检验检查报告智能解读为基础,帮助用户动态分析健康状况,发现潜在风险,进而给出针对性的健康管理计划;也能担当 " 行动教练 ",通过长期的智能跟踪健康指标变化,帮助用户有效、及时地发现潜在健康风险,克服他们无法进行长期健康管理的问题。

与传统数字应用的差异在于,腾讯健康在 " 健康管理助手 " 上引入了 " 主动管理 " 的概念。过去用户在身体不适时才会寻找医疗服务,是一种低频的、被动的使用方式。" 健康管理助手 " 能通过实时分析信息,同用户建立起了高频的、长期的关系,并通过腾讯健康在微信内的一站式平台让用户能够获得服务。

总的来说,医疗健康这个庞大的产业中类似于体检、认知数字疗法的场景还有很多,并非每一个场景 AI 都能由需求转化为产品,需要从业者们一一验证。

好在如今腾讯健康有了健康 AI 生态的支撑,不仅能够大幅压缩了潜在场景试错成本,还有力推动 AI 由分散创新走向规模化价值释放。

透过这棵日益枝叶繁茂的大树,我们看到了医疗 AI 的更多确定。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