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格隆汇 26分钟前

金斯瑞生物科技:营收大增 81.9%,经调净利增速超 5 倍,盈利韧性穿越周期

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往往孕育新机遇。

国产创新药成功出海案例频现,顶层政策支持持续加码(如丙类目录推出),正有力拉动创新药产业链需求。资本市场方面,港股创新药板块大幅上扬,恒生创新药指数(HSIDI.HI)年内累计涨幅达 104.75%(数据来源:WIND,截至 2025 年 8 月 19 日),创 2018 年以来半年度最大涨幅纪录。

在此背景下,正值成立 23 周年之际,金斯瑞于 2025 年 8 月 8 日迎来战略升级里程碑——生命科学业务全球品牌焕新发布。全新品牌理念 "Scripting Possibilities" 的推出,彰显企业以更贴合现代生物技术革新速度与复杂性的姿态拥抱未来的决心。

回望发展历程,金斯瑞在各业务板块的战略布局始终展现精准前瞻性:无论是深耕中国大陆市场,还是角逐全球舞台,公司不仅取得突破性进展,更在多个细分领域树立了全球生物科技产业的技术标杆。

近日,公司发布 2025 上半年业绩,营收大增 81.9%,持续经营业务经调整净利润同比激增 509.6%。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中,这份成绩单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增长逻辑?

营收同比增长 81.9%,盈利能力加速提升

整体来看,金斯瑞这份成绩单亮眼,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2025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188 亿美元,同比增长 81.9%。受益于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及高端产品结构优化,毛利润达 3.20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0.1%;持续经营业务经调整净利润 1.78 亿美元,同比激增 509.6%,净利润亏损收窄至 2450 万美元,较上年同期 2.156 亿美元的亏损实现大幅改善,充分印证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及规模效应的显著增强。

具体到各业务板块,收入端呈现多点开花态势:生命科学服务和产品业务实现收入 2.47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3%;生物药 CDMO 业务表现尤为亮眼,收入达 2.469 亿美元,同比暴增 511.1%;工业合成生物学产品收入 2830 万美元,同比增长 8.4%。

盈利端上,生命科学业务调整后经营利润约 4640 万美元,蓬勃生物调整后经营利润 1.50 亿美元,百斯杰调整后经营利润 60 万美元亏损,传奇集团则于 2025 年第二季度实现调整后净利润转正。

此外,公司拥有充足的现金储备。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公司现金储备规模达 9.67 亿美元,充裕的资金储备为后续研发投入及资产布局提供了坚实保障。

图表一:公司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资料,格隆汇整理

各板块稳健发展,构筑强大护城河

1. 生命科学服务和产品:全球行业龙头,打开新增长天花板

作为金斯瑞的基石业务,生命科学板块长期保持着稳健且优异的业绩表现。据公司公告披露,尽管外部环境存在部分市场波动,2025 上半年仍服务全球超 4.2 万位客户,实现收入近 2.4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3%。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金斯瑞并未止步于全球最大基因合成平台的既有优势,而是持续推进多平台协同发展,积极开拓新增长曲线。2025 上半年,蛋白及抗体业务在收入结构中的占比迅速提升至超 30%,其中定制蛋白服务收入同比增幅达 52%。

据行业数据显示,全球蛋白市场规模已达 57 亿美元,公司凭借业内领先的交付速度与服务广度确立标杆地位。2025 上半年,TurboCHO 高通量平台承接了半数以上的 AI 药物研发需求,覆盖双抗、多抗等前沿领域。具体来看,面向外包客户的平台交付量增长超 46%,面向内部蛋白生产客户的基因供应量同比增长超 40%。此外,AmMag Quatro 自动化仪器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目前客户实验室已累计安装 154 台控制器及 282 个附加模块,仪器覆盖全球 Top20 药企中的 17 家。

除定制化服务外,公司管理层在发布会也介绍了其针对客户内部生产研发需求的 CFXpress 试剂盒,与正在筹备中的 TurboCHO 试剂盒。这些试剂盒不仅可以扩大业务的市场规模,增加产品收入和毛利,也是对蛋白表达产业一次巨大的技术变革。

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公司正加速推进全球化研发与产能布局。根据规划,2025 年底前全球四大工厂将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构建 AI 驱动的黑灯工厂体系。其中,美国分子生产基地预计 2025 年降低 60% 生产成本并显著提升效率;至 2026 年底,全球 60% 产能将由自主 AI 智造中心承接,实现更快速交付、更高准确率及更强供应链韧性。

图表二:公司全球化供应链

2. 生物药 CDMO:行业复苏,重回增长通道

作为医药领域的新型研发生产外包模式,CDMO 行业短期虽面临压力,但长期来看,随着海外投融资环境逐步回暖,行业有望迎来触底反弹。

依托生命科学领域的技术积淀,金斯瑞子公司蓬勃生物(ProBio)构建了一站式生物药研发生产平台,专注于为细胞基因治疗(CGT)、疫苗及抗体蛋白药物提供从靶点开发到商业化生产的端到端 CDMO 服务。2025 上半年,蓬勃生物 CDMO 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在抗体蛋白药与 CGT 领域均取得突破,收入达 2.469 亿美元,同比大增 511.1%。即便剔除与礼新合作相关的一次性预付款,板块仍保持强劲的双位数增长。

相较于传统 CDMO 模式,蓬勃生物采用更灵活的合作方式,包括付费服务、共同开发、资产买断及对外授权等多种形式。2025 上半年,公司已成功收到礼新项目首付款分成。根据默沙东二季度财报会披露,礼新医药与默沙东合作的 LM-299 技术转移已于 7 月完成,预计第三季度将确认 3 亿美元技术转移里程碑款项,项目推进符合预期。依据双方协议,蓬勃生物将有权获得该交易里程碑款项的 25% 分成。目前公司累计达成 16 项对外授权合作,其中 4 个项目已进入临床阶段。

据悉,蓬勃生物已拥有超过 30 个预开发项目,包括多种分子类型,涵盖多个高价值靶点。其中具有特色的是自主专利的 CD3 VHH 管线,正在与多个国际药企洽谈对外授权,预计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有望达成相关合作。

在产能建设方面,公司正积极扩增产能以匹配市场需求,拓展全球生产布局。CGT 领域方面,2025 上半年已正式推出 GMP 质粒生产服务并完成多个订单交付,AAV 载体服务同步上线并获得 CMC 订单;抗体蛋白领域,镇江基地保持满产状态,根据规划将于 2026 年初完成抗体蛋白产能扩产。

图表三:全球化生产规划

3. 工业合成生物产品:行业领先增速,创新产品加速放量

相较于全球工业酶制剂竞争格局,中国高端市场准入门槛高,普通玩家难以进入。金斯瑞子公司百斯杰(Bestzyme)作为本土工业酶企业的代表,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充足的产能及成熟的商业化运作能力,持续扩大本土市场份额,深化与头部客户的合作。上半年,其收入达 2830 万美元,同比增长 8.4%。

从产品进展看,公司在合成生物学管线持续取得突破,逐步迈向商业化,展现出强劲的商业潜力。在洗涤酶领域,自 2023 年推出以来,过去三个半年的销售复合增长率高达 58%,未来几年有望维持高速增长。此外,公司的创新合成生物学产品甜蛋白已获得 FDA GRAS 认证,占地 5000 平米的甜蛋白商业化生产设施预计将于 2026 年中正式投产。

4. 细胞治疗:加速放量,2026 年实现整体盈利

作为金斯瑞的联营公司,传奇生物核心产品加速放量,迎来重大盈利拐点。

2025 年第二季度,CARVYKTI 的净销售额约为 4.3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6%,成为迄今为止表现最强劲的 CAR-T 产品。在美国,目前 CARVYKTI 的使用中,超过一半发生在早期治疗阶段。作为一款 BIC 的 CAR-T 药物,CARVYKTI 已在全球治疗了超过 7500 名难治及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根据规划,传奇生物预计到 2025 年底实现 CARVYKTI 的运营盈亏平衡,并将在 2026 年实现公司整体经营盈利。联营公司传奇生物财务指标的持续改善,预期将对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产生积极影响。

未来怎么看 ?

那么,在金斯瑞生物科技交出亮眼成绩单后,后续应当如何来看,笔者认为,其未来路径可从三个维度展开观察:

首先,行业层面:创新药回暖带动 CXO 需求,持续注入增长动力。

创新药市场回暖有望拉动上游 CXO 需求,为公司发展注入持续动能。年内国产创新药出海授权频现、政策明确支持创新药发展(如鼓励丙类目录)、多款国产重磅创新药获批、创新药销售收入高速增长及生物科技企业商业化进程加速,均推动上游 CXO 需求增长。作为细胞和基因工程领域首家实现一站式服务的龙头企业,金斯瑞有望率先受益于这一趋势。

其次,战略布局:全球化产能抵御地缘波动,引领行业穿越周期。

尽管地缘政治摩擦仍存,金斯瑞已提前完成全球化产能布局,其海外本土化运营优势显著。随着美国霍普维尔基地 CGT 产能落地、新加坡 / 荷兰分子工厂投产,公司将更高效承接欧美市场需求,增强供应链韧性。

最后,估值视角:盈利拐点共振,打开上行空间。

当前,生命科学业务正开辟新增长曲线,蓬勃生物与百斯杰亦迎来增长拐点;传奇生物 2025 年底实现 CARVYKTI 的运营盈亏平衡,并将在 2026 年贡献正向利润。

根据公司业绩指引来看,管理层对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生命科学业务全年收入指引上调,预计将增长 13%-15%,经调整净利润率预计约 18% 左右;蓬勃生物依旧维持年初收入指引,并预计下半年将确认一笔新的里程碑收入;百斯杰也在下半年有望增速显著大于上半年,预计毛利持续改善,保持全年收入指引。

从估值指标看,截至 8 月 19 日收盘,公司市净率(PB)为 1.129 倍,处于上市以来中枢偏下区间,向上弹性显著。

这一判断已获得多家券商认可:中金维持公司 2025-2026 年盈利预测及 " 跑赢行业 " 评级,并基于 DCF 估值法上调目标价 22.2% 至 21.50 港元,对应 21.3% 上行空间;交银国际则强调,在海外市场开拓、技术升级及产能扩张驱动下,公司核心业务收入中长期有望维持双位数增长,维持目标价 28.75 港元及 " 买入 " 评级。

图表四:公司 PB BAND

数据来源:WIND,格隆汇整理 数据截至 2025 年 8 月 19 日收盘

小结

当全球化变局与产业重构浪潮交织,企业如何穿越周期迷雾实现可持续增长,已成为这个时代的必答题。

金斯瑞以一份逆势跃升的答卷,完成了从 " 中国制造 " 到 " 全球智造 " 的战略升维——其密钥正是以创新为舵、以国际化为锚:全球生产基地织就风险防控网络,开放授权生态打开价值裂变空间。

随着 "Scripting Possibilities" 品牌哲学在全球实验室的具象化,金斯瑞正将技术话语权转化为产业领导力。其践行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逻辑,更昭示着中国创新力量深度参与全球生命科学治理的范式革命——当智造灯塔于东方点亮,市场终将见证这份韧性的长期溢价。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