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海康威视 ( 002415 ) ;通达电气 ( 603390 ) ;大华股份 ( 002236 ) ;千方科技 ( 002373 ) ; 五洋自控 ( 300420 ) ;众合科技 ( 000925 ) ;四维图新 ( 002405 ) ;皖通科技 ( 002331 ) ; 深城交 ( 301091 ) 等
本文核心数据:智慧交通产业链 ; 市场规模 ; 市场结构 ; 竞争格局 ; 发展前景预测等
行业概况
1、定义:在新的时代下有更丰富的内涵
智慧交通的概念来源于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最早在 1960 年由美国智能交通协会提出,其认为智能交通系统 ITS (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 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并运用于交通系统,从而提高交通系统效率的综合性应用系统。到了 2009 年,IBM 提出了智慧交通的理念,智慧交通是在智能交通的基础上,融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高新 IT 技术,通过高新技术汇集交通信息,提供实时交通数据下的交通信息服务。大量使用了数据模型、数据挖掘等数据处理技术,实现了智慧交通的系统性、实时性、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以及服务的广泛性。
智慧交通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路网、智慧装备、智慧出行、智慧管理为重要内容的交通发展新模式,具有信息联通、实时监控、管理协同、人物合一的基本特征。智慧交通系统主要解决四个方面的应用需求:分别是交通实时监控、公共车辆管理、旅行信息服务以及车辆辅助控制。
智慧交通行业链上游主要是算法设计,芯片零部件、数据内容、数据中心、软件平台、车载终端、感知设备、机电系统、通信模组和检测设备,中游主要是基建设施和服务,包括前期规划、设计、咨询和造价,中期为交通系统集成以及建设总承包,后期是运维、调度指挥以及应急管理。下游主要是应用领域,包括智慧公路、智慧公交、智慧机场、智慧港口以及智慧轨道。而智慧交通需要先进的技术进行支撑,GIS、GPS、C-V2X、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 技术等,贯穿整个产业链。
相对比发达国家,中国智慧交通产业发展起步时间较晚,智能交通向智慧交通的演变历程,大致可以概况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自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组织相继开展了智能交通系统 ( ITS ) 发展战略、体系框架、标准体系等研究。2012 年开始,随着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能出行等将会成为智慧交通系统技术发展的关键方向。交通运输 " 十三五 " 发展规划中提出 " 要求各地开展智慧交通示范工程 "。2021 年《数字交通 " 十四五 " 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一体化融合,助力交通强国建设。目前智慧交通发展处于一体化融合阶段。
从 2015 年开始,政府层面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推进智慧交通行业快速发展,以匹配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需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重要基础支撑。2020 年以来,我国智慧交通相关政策更是频出,智慧交通基础建设成为行业发展重点,2021 年 9 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 ( 2021-2025 年 ) 》提出到 2025 年,我国将打造一批交通新基建重点工程,智能交通管理将得到深度应用。2025 年 7 月,《交通运输部 2025 年半年工作会》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要进一步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1、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3.8 万亿元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根据交通运输部历年发布《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由 2016 年的 2.87 万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3.9 万亿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2024 年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 3.8 万亿元,继续保持高位。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6 轴 7 廊 8 通道 " 路线里程超过 26 万公里,建成率约 90%。
根据智慧交通网 ( ITS114,深圳市交通运输委主管,深圳市智慧交通产业促进会主办 ) 不完全统计,2024 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 ( 除停车 ) 亿级项目市场规模约为 54.6 亿,项目数 27 个。相比 2023 年有小幅下降。
从城市智能交通 ( 除停车 ) 亿级项目类型来看,2024 年,交通管控亿级项目市场规模超过 20 亿,项目数量 12 个,占比均在四成左右 ; 而智能运输亿级项目市场规模超过 30 亿,项目数 15 个。整体来看,在城市智能交通 ( 除停车 ) 亿级项目中,智能运输类项目需要相对较大。
智慧交通是我国发展智慧城市的重要项目之一。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的不断发展,我国交通行业也不断朝着智慧化方向发展,其市场规模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据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结合交通各细分行业的智能化情况,2016-2023 年,我国智慧交通市场总规模由 973 亿元增长至 2367 亿元。随着我国交通智慧化应用的不断推进,智慧交通的市场规模增长将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初步测算,2024 年我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超过 2400 亿元。
1、企业竞争:通信类、互联网类企业为行业主要玩家
据 ITS114 数据统计显示,2024 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 ( 除停车 ) 亿级项目中,中标企业排名前五分别为移动系,电信系,中铁系,海信网络科技和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移动系和电信系凭借强大的通信技术实力、广泛的网络覆盖以及在数字化领域的深厚积累,能为智能交通提供稳定的数据传输和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中铁系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底蕴深厚,对交通系统理解深刻,其丰富的工程经验使其在相关项目中极具竞争力。海信网络科技专注于智能交通领域,技术研发实力强劲,产品和解决方案贴合实际需求。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在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等方面优势明显,为智能交通项目提供专业可靠的技术支撑。
2022 年 8 月 22 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开《关于公布第一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 ( 自动驾驶和智能航运方向 ) 的通知》 ( 以下简称《通知》 ) ,首批试点项目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长春、重庆等 10 余个省市的 18 个项目。2024 年 4 月公布《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 ( 自动驾驶和智能建造方向 ) 名单》,第二批共 32 个试点项目入选。
整体来看,两批试点项目共计 40 项,主要集中分布在以浙江、山东为核心的华东沿海地区、广东为核心的南部沿海地区以及湖北、重庆为主的内陆区域。
近年来中国智慧交通发展潜力深厚,呈现多维度驱动的良好态势。政策层面,国家战略明确了数字化交通框架的构建方向,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清晰指引和政策支持。技术融合不断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场景深度结合,推动交通信号优化、路径规划等核心环节效率提升,实现从单点技术应用向系统智能的跨越。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城市化进程加速带来交通治理、出行体验等多方面需求,催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全面推进,车路协同、新型感知设备等技术在各类交通场景落地应用,有效提升了交通运行安全性和流畅度。随着智慧交通建设加快,预计行业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到 2030 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规模超过 3 千亿元。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 咨询 / 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 APP】,还可以与 500+ 经济学家 / 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 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