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融街老李
或许短期来看,理想汽车遭遇到了大家所谓的难关,但从长线来看,属于理想汽车的时代刚刚开始。
从 7 月 29 日理想 i8 发布到深陷碰撞测试舆论风波,从理想车主被黑到 i8 价格及版型策略调整,理想汽车汽车遭遇了新一轮的难关,直接导致理想市值出现下滑。短短一周,波澜起伏,今天老李和大家聊聊,理想汽车的市值走势,资本市场如何看理想汽车,未来理想汽车的市值怎么走?
聊理想汽车的市值之前,老李先和大家回顾一下理想汽车上市以来的资本市场的表现,相比蔚来汽车的财大气粗,理想汽车是比较节省务实的,在上市以前,理想汽车曾遭遇过严重的资本荒,但上市以后,凭借着出色的业绩,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自 2020 年 7 月上市后,理想汽车市值表现始终稳居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长期领先于蔚来和小鹏,蔚来汽车的市值一直在百亿左右徘徊,小鹏汽车在以前也稳定在一百亿左右,近期凭借给力的市场表现回升到了两百亿左右。
2023 年,理想成为首家实现全年盈利的新势力车企,2024 年,其全年交付量突破 50 万辆大关,这些里程碑式的突破极大地增强了投资者信心,推动理想汽车的市值一直稳定在 300 亿美金左右,最高时达到蔚来的 1.5 倍、小鹏的 3 倍。
理想汽车在 2024 年利润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理想 2024 年通过全系采取降价策略保销量保营收,提高市占率,L 系列降价 1.8 万 -2 万元、MEGA 降价 3 万元;二是低价位车型占比较高,2024 年销量贡献主要为理想 L6,占比接近 40%,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单车的利润。
在老李看来,理想的这种选择是正确的,尽管销量和利润向来互相矛盾,但是在大争的势头下,市占率比毛利润更为重要,对于理想来说,将销量带上一个新的台阶,月销量稳定在 5 万辆,摊薄研发成本,形成规模效应,实现行业领先才是关键,事实上,李想也是这样做的。
问题出在市场方面,进入 2025 年,增程车型增长动能明显减弱,一季度销量便已出现显著下滑,与此同时,大量的新品牌和新产品进入增程细分市场,加上纯电产品的上市周期将至,多方面因素导致理想汽车 7 月销量仅为 3 万辆左右,同比大幅下滑 40%,1-7 月累计交付量也呈现同比下降趋势。
销量持续下滑、营收下降以及转型受阻的多重压力,导致资本市场对理想的前景愈发谨慎,导致理想汽车 7 月股价一路下行,但幸运的是,二级市场对理想汽车依然抱有巨大的期待。
资本市场如何看理想?
在聊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说一说二级市场的题材,今年以来,具身智能、Al 等都成为资本市场炒作的题材,对国内市场来说,更是主题分散,老李想说的是,这些题材本质上都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业绩的确认,越是在下行的时候,大家也就越看重业绩,当大家业绩不好的时候,也会去挖掘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概念。
坦率地讲,资本市场实际上很喜欢智能电动车行业,但现在的问题是,由于行业过于内卷,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很难有一个常青树企业。比如理想汽车上了 " 冰箱彩电大沙发 " 的家庭场景化策略,别的企业跟着学;理想汽车增程成功了,零跑、阿维塔、智己也都跟着上,有些企业甚至其它细分市场拿到了更好的成绩。
在增程和混动日趋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资本市场非常希望纯电能够重新获得用户的关注,如果理想汽车的纯电成功了,那么,纯电动市场很可能就会像当年的特斯拉 model 3 一样逐渐被培育起来。
老李个人观点是,理想汽车的纯电车型很有竞争力,但是超出了用户的接受度,或者说用户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产品进行认知,比如理想 i8 是一款非常有竞争力的车型,老李可以举一个小细节,i8 的第三排是所有的三排车中坐姿最舒服的,并且保留了较大的后备箱,前脸的设计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阻提高车辆续航,总体看来是一辆很好的车,但是消费者对 i8 的理解还不到位,还要有很长的时间,如何让消费者摆脱 Mega 重新认识 i8 成为理想纯电之路继续走下去的关键,老李认为资本市场对产品依然有信心。
当前机构普遍认为,理想需要证明其 AI 技术能切实降低智驾成本、或通过数据闭环形成迭代优势,否则 "AI 企业 " 的标签反而可能加剧市场对其 " 重营销轻研发 " 的质疑。
理想的未来怎么走?
在老李看来,资本市场对理想的发展是充满期待的,这不仅仅源于其精准的家庭用户定位和已积累的庞大忠实用户群体,更本质的原因在于李想本人稳健的经营能力与敏锐的市场应变能力。
上周老李参加一级市场交流,大家普遍认为,在新能源行业剧烈变革的背景下,经营者快速纠错、持续进化的能力,比单一产品更具长期价值,这也是理想区别于其他新势力车企的核心竞争力,同样的,小鹏汽车、蔚来汽车也在积极建立这种纠错能力。
实际上,对于理想未来的发展,老李短时间内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理想汽车一直在不断调整和成长,但是其发展趋势是非常清晰的,老李认为有几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是,在纯电没有预期增量的情况下,理想汽车在后半年巩固在增程领域的销量,重回月销 5 万,市值保持稳定。
理想 L 系列车型需要进一步深挖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以维持产品竞争力,同时加大营销投入,通过更精准的渠道投放和用户运营策略扩大基盘用户规模,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加速渠道下沉,以抵消一二线市场增长放缓的影响。
从资本视角看,这一路径的优势在于能够延续理想的盈利模式——增程车型的毛利率相对较高,销量的提升将直接摊薄研发和制造成本,有助于维持理想的现金流健康,符合当前资本市场对 " 盈利优先 " 的估值逻辑。
此外,i8 的热销还将带动资本市场对理想后续纯电车型(如 i6)的预期,构建完整的纯电产品梯队,形成冲击百万销量的产品体系支撑,在这种情况下,理想汽车市值翻倍也并非难事。
总的来说,目前新能源汽车资本市场急需一个新的故事推动行业的二次增长曲线,而纯电就是这个新故事,很多企业都没能讲好这个故事,现在理想汽车拥有了讲故事的机会,能否讲好,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