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嗨牛财经 1小时前

同行还在卷辣条,卫龙靠“第二战场”拿下 60% 营收

卫龙正在撕掉身上单一的辣条标签。

8 月 14 日晚,卫龙美味发布 2025 年中报,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 34.83 亿元和 7.36 亿元,同比增长均为 18.5%,营收、净利均上双的业绩表现,也让外界看到卫龙在竞争激烈的零食 " 红海 ",保持着足够的韧性。

财报数据显示,卫龙的辣条在保持行业绝对份额的同时,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的蔬菜制品亦迎来了大爆发,从 14.6 亿元飙升至 21 亿元,总营收占比也从 49.7% 提升至 60.5%。

值得一提的是,海带制品有望成为继辣条与魔芋爽之后的第三个十亿级单品,不断迭新的爆款,也让卫龙的持续营收获得较强的未来确定性。

对于投资者而言,卫龙的业绩并非冰冷的数字,而是实在反馈到资本市场——本次卫龙派息总额占公司上半年净利润约 60%,高分红优势显著,也让投资者信心十足。

在当下内卷的零食红海中," 活下去 " 正在成为行业准则。而对于卫龙来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均增长 18.5% 的双位数增长,无异于一颗 " 定心丸 "。

先来看几组核心数据,才能明白卫龙的这份财报含金量有多高。

第一、卫龙并非依靠价格战实现的销售增长。

近几年,零食行业都在卷价格战,让零食行业的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而在本次半年报中,卫龙的营收、净利的增速相同,均为 18.5%,这意味着卫龙并非依靠 " 以量放价 " 的策略来抢占市场,而是一种高质量的增长。

第二、卫龙库存进一步降低,终端零售周转加速。

在半年报中,卫龙的存货从 2024 年底的 8.8 亿元,降低至 8.5 亿元。因为卫龙的产品多为短保(保质期小于 8 个月)商品,这对终端零售的周转率要求较高,在产能保持增长的同时,库存的降低也就意味着卫龙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

第三,卫龙仍不断积蓄 " 资金弹药 ",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在半年报中,卫龙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去年底的 8.4 亿增至 14.1 亿元,几乎实现了近一倍的增长。在 " 现金流为王 " 的当下,这也就意味着卫龙有足够资金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从业务上分类,卫龙面制调味品、蔬菜制品、豆制品及其他制品的 " 三驾马车 ",依然十分稳健。

辣条作为基本盘,上半年营收达到 13.10 亿元,在辣条行业内仍一骑绝尘。公开资料显示,辣条行业仅次于卫龙的几家企业,2024 年全年营收均未能突破 20 亿元大关。

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的蔬菜制品迎来了大爆发,从 14.6 亿元飙升至 21 亿元。早在 2014 年就开始开创和布局的魔芋爽品类,不仅带动了蔬菜制品的大爆发,也成为整个零食行业效仿的新赛道。

透过今年的半年报,亦让更多投资者看到卫龙的长期主义。

著名的麦肯锡三层面理论中,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大公司的共同特点是保持三层面业务的平衡发展——第一层面是拓展和守卫核心业务;第二层面是建立新兴业务;第三层面是创造有生命力的候选业务。

在确保核心业务的基础上,选择第二层面业务,使其迅速发展为第一层面,同时为未来长远发展选择第三层面业务——也就是说,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还要预判未来十年的整体趋势,并抢先布局新赛道。

卫龙的发展轨迹与上述理论实现了同频共振。辣条作为卫龙起家的拳头产品,虽然占据绝对优势,但并非故步自封,而是早已总结出找寻爆款的 " 方法论 "。

造出了中国首个汤圆的三全食品,它曾总结自己能力并非是生产汤圆,而是开创了 " 速冻食品 " 新赛道,一举成为中国速冻赛道龙头。

对于卫龙而言,它也认识到辣条的成功,是打造了辣味为灵魂的零食。因此,卫龙开启了从传统 " 辣条龙头 " 向 " 辣味零食生态构建者 " 战略构想,在这种战略构想下,也给卫龙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卫龙早在 2014 年就推出魔芋爽系列,开创了魔芋零食的品类赛道。和辣条类似,魔芋爽继承了辣味零食的特点,但是作为健康食材原料的魔芋,又踩中了消费者渴望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又能实现健康、低脂、控糖的消费痛点,该系列成为其第二个年销超过 25 亿级的大单品。

在卫龙看来,低脂低卡零食赛道正在崛起,而蔬菜制品则是天然的健康食材,在这两个赛道之间,卫龙又找到了新爆款。

在今年的半年报中,卫龙透露公司推出清爽酸辣味风吃海带等新品,随着公司未来继续加码海带制品,这一品类有望成长为继魔芋之后的又一超级大单品,为公司开辟新的业绩增长曲线。

" 蔬菜制品的深加工,并非简单的加工产业,而是要实现一二三产融合的全链条产业。" 在业内人士看来,食品行业是个创新者寡,模仿者众的行业。卫龙依靠龙头地位,在蔬菜制品行业逐渐实现从原料到终端的闭环生态,并用品质的壁垒与模仿者拉开距离。

卫龙的利好信息,不仅体现在财报中,也反映在对投资者的回报上。

在半年报中,卫龙表示公司决议宣派中期股息每股 0.18 元,派息总额占公司上半年净利润约 60%,高分红优势显著。

据统计,自 2022 年上市以来,卫龙已经累计分红超 24 亿元人民币,表现出控股股东对企业发展的长期信心。尤其对于当前投资颇为谨慎的资本市场来说,卫龙也做了一个表率——如何挽回投资者信心,那就是用真金白银的出手,支撑起对股东和投资者的价值回馈。

而从业务基本盘来说,卫龙所处的零食生产行业属于资源密集型企业,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很高,在大手笔分红之后仍能良性运转,也就表明其业绩真实性。可以说,本次半年报多个维度展现了卫龙在资本市场的成色。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今年卫龙创始人之一的刘福平回归接任 CEO,重新执掌公司,或是此次卫龙能够实现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今年企业创始人重返一线执掌帅旗,已经成为现象级事件。京东创始人刘强东重返一线,并亲自开启外卖大战;阿里创始人马云和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也重出江湖,其主要动作均为调整战略和探寻新业务。

在外界看来,随着经济大规模调整告一段落,新的机遇正在开启。相较于擅长从 1 到 100 的职业经理人,那些从 0 到 1 的企业创始人,其身上的开创性精神才是当前企业更需要的品质。

此外,创始人往往作为能够决定企业走向的话事人,在集中力量开辟新业务板块,也有着较为强大的协调和整合能力。

公开资料看,刘福平回归后,推动了第七代魔芋生产设备投产,生产效率提升 80%,实现产能升级;推出麻酱魔芋爽、麻辣小龙虾味辣条、麻辣牛肉味亲嘴烧三款新品,加快了新品发布和品类创新 ……

从消费升级背景下 " 健康零食 " 的胜利,再到从单一爆款向生态化发展进阶,可以说卫龙正在书写传统食品企业价值重塑的新范式,而这也让其持续收获长期而稳定的市场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