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伯虎财经 9分钟前

从竞技到服务,5G-A 如何重塑机器人时代?

运动会你看过,但全是机器人参加比赛的运动会你看过吗?

最近秋香就去到 2025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现场,全球 280 支顶尖队伍,500 余台机器人将在冰丝带场馆展开从绿茵场到真实场景的极限挑战。

田径赛道上,机器人迈着机械步狂奔 1500 米,平衡能力堪比人类运动员;在工业场景中,负重穿梭、精准抓药的操作尽显着 " 钢铁工人 " 的细腻;

还有全球首创的 5V5 阵型机器人足球对抗赛,它全程是由 AI 算法自主控制,没有任何人工操作。

不过你们知道,在这个 1.2 万平方米的场馆内,每台机器人都能像被赋予 " 灵魂 " 般灵活行动,背后是谁在暗中助力吗?

答案就是联通的5G-A网络!

要知道,像人形机器人这样的移动 AI 设备,受限于机身功耗与体积,无法搭载超强算力芯片,处理不了视觉导航、动作控制等复杂任务,

例如,它首先要感知周围的环境,这里面包括不限于摄像头,雷达,这里会涉及到很大的上传数据,5G-A 网络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上行千兆,通过这样的大上行可以支撑机器人把实时感知到的数据回传到云端做 AI 计算,再把云端计算的决策结果回传给机器人,机器人再去做相应的动作。

所以,为了让人和机器人都能丝滑享受网络,北京联通早就在冰丝带全场馆部署了 300MHz 超大带宽的 5G-A 网络,大下行能力基本达到了 11.2 个 G,相对于传统5G速率提升了 10 倍有余,主要是通过改变了时隙配比,再加上用了 800 兆的高频网络。把速率提升了非常大,像场馆内来了数万观众,在容量上对网络都能有充分的保障。

怪不得秋香能感觉到,在场馆内刷视频、直播分享赛事精彩瞬间都不在话下,下行 11.2Gbps,上行 4Gbps 的厚上加厚网络,也更为机器人提供了 " 神经中枢 " 级的网络支撑。

比如在 1500 米赛道上,当机器人即将撞上前方 " 对手 " 时,联通 5G-A 网络的毫秒级时延能让信号传输快到 20 毫秒以内,机器人就会立刻减速、变向,像人类本能躲避障碍一样流畅;

足球比赛中,机器人之间的传球沟通需要网络具备极高的可靠性。场馆的 5G-A 室内数字化系统则通过 " 网络切片 ",给每台机器人划分出独立通讯通道,让传球等关键指令能优先传输出去,确保比赛过程的精准流畅。

可以说,不管是万人同时在线的大流量场景,还是机器人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需求,场馆内密集覆盖的 5G-A 网络都能轻松搞定。同时联通在场馆外还布局了应急通讯车,更让室内室外全场景通讯无缝衔接。

所以,为什么北京联通能成为这场科技盛宴的核心支撑?

关键就在于它打破了传统网络在时延、可靠性、数据处理能力上的局限,通过双万兆的协同融合,构建起与具身智能高度适配的 " 数字底座 ",以"AI 算力+网络带宽 "的双重保障,让机器人的每一个动作都能获得云端智能的实时响应。

而这,也不仅仅是为一场运动会保驾护航。当 5G-A 网络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秋香看到的是更广阔的未来:家庭里,护理机器人通过低时延网络实时接收云端医疗指导;工厂中,工业机器人借助高可靠连接实现跨车间协同;灾难现场,救援机器人依托超大带宽传回高清环境数据……

如今,这些都不再是科幻电影的想象,而是联通 5G-A 正在铺就的现实。当科技有了心跳,未来已经触手可及!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