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内媒体报道称,近日上海高院近期公开一则某汽车公司产品责任纠纷案。2023 年 5 月 1 日,宗某 1 驾驶一辆商务车,载吴某 1 及两名子女出行。
10 时 30 分左右,宗某 1 开到路口等红绿灯时,妻子看到女儿将座位调得很低,转身发现座位压到了儿子的头,此时宗某 3 在车内丧失意识伴全身青紫。家长遂将宗某 3 送医院救治,但宗某 3 经抢救无效死亡,死因为缺氧缺血性脑病。
被告辩称:案涉车辆经国家强制认证,座椅调节为手动可控,符合国家标准;车辆《用户手册》已提示儿童安全座椅使用规范,无不合理危险。本案事故系原告未履行监护职责、未使用安全座椅、放任儿童自行操作所致。
法院查明以下事实:案涉车辆为某汽车公司生产的小型普通客车,核定载客 7 人,2021 年 3 月经检验合格出厂。车辆《用户手册》中有关于 " 警告、告诫和注意 " 的标注说明,并在 " 座椅与保护装置 " 中提及 " 为了降低伤害风险,车内必须安装儿童保护装置 "" 警告:如果未将儿童正确安置在儿童保护装置内,则儿童可能在碰撞事故中受到严重甚至致命的伤害。请按照儿童保护装置上的使用说明正确安置儿童 " 等内容。
最终,法院驳回原告宗某、吴某的诉讼请求。
该案件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不少人直言,这父母怎么能要提出要车企来赔偿的无理的要求呢?
相关专家表示,父母是保障孩子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这里面,最可怜和无辜的是失去生命的孩子。如果父母尽职尽责,哪会发生这样的惨剧?
" 父母责任造成的悲剧,不说要被法律追究责任,也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和舆论的批评。"
现在,法院对一些责任纠纷案件,不再进行和稀泥式判断。值得肯定的是,这本身是在守护公平和正义。产品责任不能成为监护失职的挡箭牌。
END
欢迎点击科技每日推送视频号,看最新视频 ~
↓↓↓
易简传媒为一家新三板挂牌公司 ( 股票代码 :834498 ) ,旗下新媒体微信粉丝 2500 万 +,讲述各行业的精彩故事,欢迎大家关注以下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