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10 家银行系险企在保费、利润、投资三条主线上走出了不同轨迹。保费整体向上但差异拉大,利润出现明显分化,投资收益率多在约 2%、少数上行。考虑到行业正处在新旧会计准则交替期,更有价值的不只是单项排名,而是看保费能否延续增长、净利润是在好转还是承压、投资收益率落在哪个区间并能否从 " 跌 " 转 " 稳 "。
财经观察站 作者:白鹿
保费收入整体高增长 招商信诺保费减少逾 10 亿元
上半年保费整体向上,头部坐稳、腰部追近、个别回落的格局更清楚了。
中邮人寿在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 1180.72 亿元,同比提升 12.07%,继续稳居银行系险企之首。紧随其后,建信人寿和工银安盛人寿的竞争愈发接近。建信人寿今年上半年实现保费 338.03 亿元,同比增长 22.88%,保持了快速扩张的势头。
工银安盛人寿则为 334.71 亿元,同比增长 8.83%。两家险企之间不到 4 亿元的差距,使得第二名和第三名的竞争在下半年充满悬念。农银人寿保费规模也达到 326.11 亿元,同比增长 24.20%,增速居前,也缩小了与前两名的差距。交银人寿上半年实现保费 140.85 亿元,同比增长 6.07%。
而中信保诚人寿上半年保费收入则为 188.56 亿元,同比增长 11.36%;中银三星人寿为 186.45 亿元,同比增长 8.12%;中荷人寿为 127.17 亿元,同比提升 36.48%;光大永明人寿上半年实现保费 121.07 亿元,同比增长 5.77%。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招商信诺人寿今年上半年保费收入 256.50 亿元,与去年同期 266.82 亿元相比,同比下降 3.87%,是十家险企中唯一出现保费负增长的公司。
面对市场环境变化和险企自身的增速情况,行业更关注的不只是卖了多少,而是能不能留住人。
尤其是在低利率、客户需求越来越多样的背景下,保费想涨,不光比谁卖得多,还得看值不值。一边上新产品,一边将服务做到位,还要接触更多不同类型的客户,将人吸引过来、留得住。过去那种 " 全靠一张嘴 " 卖保险的单一路子,现在正慢慢换成一整套能跑得久的玩法。
拿中邮人寿来说,渠道不再只靠银保,已经将银保外拓、中介、团险等多元新渠道培成了新增长点,解决 " 渠道单一 " 的老问题。这类多渠道布局的直接效果,是新增保费更分散、来源相对更稳、抗波动能力较强。
这些变化的共同目的,无不是将新增保费变成更稳的期交与服务收入,带来更长久的客户关系,持续创造价值。
下半年,10 家银行系险企的保险业务怎么走,还得继续盯着看。
净利润分化 中银三星人寿成唯一亏损银行系险企
当前保险行业正处于新旧保险合同会计准则的交替期,新准则带来的计量方法、利润确认方式以及资产评估规则的变化,使得同一时间的数据在不同险企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口径差异。其中,保费收入指标差异极小,但净利润、投资收益率需要分开来看待和分析。
2025 年上半年,10 家银行系险企的净利润表现出现明显分化,如当期约 5 亿亏损的险企中银三星人寿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个案。而结合会计准则切换的进度,还可以看到三类不同状态险企在净利润上的具体差异。
将同口径的这 5 家放一起看,走势并不一致,有明显走强的,有高位小降的,也有回落更明显的。中邮人寿依然在前排但略有回落;工银安盛人寿上行最为明显;农银人寿、交银人寿回落相对更直观。
总体看,这组公司仍在盈利区间,但增速出现分化。有走强的,也有高位小降和回落更直观的,各自轨迹并不一致。
第二类是 2025 年完成切换的公司,包括中信保诚人寿和中荷人寿。这两家在上半年的净利润变化幅度较大。
中信保诚人寿在 2025 年上半年利润为 10.26 亿元,而 2024 年同期为 -34.41 亿元,同比提升了 129.82%,年度之间差异十分明显;而中荷人寿在 2025 年上半年利润为 2.77 亿元,去年同期仅为 0.16 亿元,同比增幅达到 1631.25%。
这两家公司的共同点是切换发生在 2025 年,因此当期利润数据与上一年度在口径上并不一致,去年处于低位或亏损的情况下,今年的数字更显突出。
第三类是尚未切换会计准则的公司,包括招商信诺人寿、中银三星人寿和光大永明人寿。这组公司的利润变化方向更加多样化。
在这组公司里,招商信诺人寿 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 2.86 亿元,较上年同期 2.16 亿元增长 32.41%,整体呈现稳步向上的走势。光大永明人寿 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 2.77 亿元,上年同期为 -8.67 亿元,同比改善 131.95%,由亏转盈。
两家呈现的是不同的路径,一家在原本盈利基础上继续向上,另一家则完成从负到正。放在一起看,一个是持续增长,一个是扭亏回升,各自的变化方向都比较清晰。
但并非所有仍沿用旧准则的险企都在改善,中银三星人寿就是个例,其在 2025 年上半年亏损 5.43 亿元,而 2024 年同期仍有 1.51 亿元盈利,同比下降幅度为 459.60%,不仅是盈转亏的方向逆转,而且是 10 家银行系险企中 2025 年上半年唯一亏损的银行系险企。
投资收益率下行压力显现,多数险企同比负增长
当大环境的回报变低时,越长期的承诺越需要稳定、可持续的现金流来托底,否则压力会越来越大。2025 年上半年,银行系险企的投资收益率多数回落至约 2%,少数公司逆势上行,差异或源自资产配置与风险偏好选择,这也导致了不同险企的表现仍存在明显分化。
相比之下,交银人寿则是这一组中走势不同的一家,投资收益率从 1.51% 提升至 1.88%,增幅达到 24.50%。
今年切换的险企中荷人寿和中信保诚人寿,前者 2025 年上半年投资收益率为 2.21%,后者则为 1.97%。
未切换的三家中,光大永明人寿从 2.28% 提升至 2.89%,增幅达 26.75%。招商信诺人寿从 2.31% 降至 2.04%,变化比例为 -11.69%。光大永明的例子则说明,投资端改善与扭亏同步,投资回升对利润好转有一定贡献。
中银三星人寿降幅较大,从 2.39% 降至 1.80%,变化比例为 -24.69%,这在未切换险企中属于较为明显的回落。这也可以看做是投资端走低与当期亏损同向,投资承压对利润形成拖累。
事实上,如果对不同险企 2025 年上半年的投资收益率指标表现进行归纳总结,或可分为三大类型,即,顺势走低型、逆势上行型、显著回落型。尤其是显著回落型险企,将投资与利润可能同向承压的问题暴露得更直接,后续是否收敛,将决定它能否回到盈利区间。
整体看,正可对应农银人寿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管理层讨论 " 主要风险 " 部分的表述:" 利率中枢长期趋于下行,到期资产和新增资产无法获得原有的收益率,覆盖刚性成本的长久期资产稀缺,利差损风险不断累积,资产负债久期匹配管理难度加大。《保险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将正式实施,保险公司资产端纳入风险分类资产范围显著扩大,资产穿透识别和投后管理对保险公司提出更高要求。"
结语
这份半年 " 答卷 " 给出了清晰路标,保费普涨但差距在拉开,利润进入分化区间,投资多围绕约 2% 波动,还出现个别亏损。
接下来比的不是谁扩得快,而是谁将规模稳稳变成收益。下半年重点落在三件事上,一是投资收益率能否稳定在约 2% 的窄区间;二是利润与投资的方向是否由背离走向一致;三是个别险企的轨迹变化,尤其是唯一亏损与由负转正的两类。谁先将这三点站稳,谁后续就更容易将利润拿在手里、将波动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