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13 段“爆料”视频,华熙生物前高管持续曝光“财务内幕”

7 月下旬以来,一场围绕华熙生物的舆论风暴,随着 " 爆料 " 内幕的视频不断持续发布,愈演愈烈。

8 月 9 日当晚,YouTube 的 ID 名为 " 玻尿酸女王那些事儿 ",在 YouTube 更新了两期视频 " 真相湿地 012 | 账上看不见的真相 - David 揭秘华熙生物财务管理乱象与低研发之谜 " 与 " 真相湿地 013 | 三张表,三场博弈— David 如何重构华熙生物投资者关系与数据迷局 "。

截至目前,这位自称 " 华熙生物前首席执行官特别助理兼投资者关系负责人 "、" 吹哨人 "David,已陆续在 YouTube 发布合计了 13 个涉及华熙生物的 " 爆料 " 视频,提及其在财务管理、信息披露、债券发行乃至逃税方面的严重违规行为。

在其关联的其他社交媒体上,他将自己的身份更详细地描述为 " 原华熙国际集团和华熙昕宇资本市场部总经理、华熙生物(688363.SH)首席执行官特别助理兼全球投资者负责人 " 等。

华熙昕宇,或指华熙生物的控股股东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据 2024 年年报,华熙昕宇持有华熙生物 2.835 亿股,持股比例为 58.86%,由现华熙生物董事长兼 CEO 赵燕担任董事长。

这些 " 身份 " 与经历,使得其针对华熙生物的持续 " 爆料 " 显得格外引人关注。

01 "CFO 办公室,没有一本财务专业书 "

" 玻尿酸女王那些事儿 " 在 8 月 9 日放出的视频,采用对话形式,以第三人称讲述了 "David" 刚入职时对公司的第一印象。

"David" 提到,第一天走进公司 CFO 办公室时就发现,文件堆得乱七八糟,咖啡杯没洗,墙上的组织架构图还是陈旧版本,毫无现代企业的精细管理感。

更使他惊讶的是,CFO 一边接待他一边玩手机游戏,办公室没有一本财务专业书籍,只有一些商业畅销书和高尔夫杂志。

"David" 了解到,公司的财务团队分为两块,一是香港上市公司的财务,由一位名叫 Ryan 的人负责;另一是山东生产基地有独立团队管理,集团层面则 " 靠下属上报数据 ",缺乏有效的整合。

"David" 认为,这与其济南研发团队的声誉极不匹配:团队负责人 " 刘总 " 和 " 郭总 " 均为行业资深专家," 郭总 " 尤其在本土生物科技领域有诸多创新成果,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而这位 CFO 与华熙生物 CEO 赵燕是同学关系,管理结构依赖私人关系维系,这加剧了他对公司治理的怀疑。

与此同时,David 作为投资者关系负责人,面对的是另一场 " 数据迷局 "。

后来,他与 Ryan 深入交流,发现财务管理极为薄弱,甚至连 " 最基础的现金流预测都没有,三张报表分析也非常少,预算管理与内控松懈 "。比如,研发投入仅占营业收入的 5%,远低于行业 25% 以上的标准。

面对这些问题,"David" 向赵燕汇报,建议升级财务分析体系,提升研发投入比例,赵燕却回应:" 要循序渐进 "。这令他感到事情远比表面复杂。

当晚,他写下了 " 真相是什么,我准备好面对了吗 " 的笔记。

写完这句话之后,窗外的风把他的窗帘吹起来了。他说,那种感觉,就像 " 命运的手,在掀开一个更大谜团的序幕。"

02 更多细节

" 玻尿酸女王那些事儿 " 自述:" 我不是’涉案前员工’,我是 2019 年向证监会举报你们的华熙生物吹哨人,也是被你们构陷的前员工 "。

此前," 玻尿酸女王那些事儿 " 在多期视频和相关文本中,详细描述了华熙集团与赵燕等核心高管如何利用华熙昕宇,构筑了 " 错综复杂的财务造假与资本运作网络 "。

以下是其中提到的一些细节:

1. 虚假承诺:锦州银行(00416.HK)于 2015 年 12 月香港 IPO 时,华熙昕宇报送和披露的文件中存在重大遗漏,隐瞒了代持 3000 万股的事实,并向香港证监会和联交所做出了虚假的未代持承诺。

2. 财务造假:华熙昕宇 2017 年营业收入实际只有 123 万的情况下,凭空在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中虚构了 1.17 亿元营业成本,7483 万元管理费用以及虚增了 4000 万元销售费用。

3. 欺诈发行债券:华熙昕宇利用这些虚假的、经过精心粉饰的财务报表,成功骗取了深圳证券交易所高达 18 亿元的债券发行批复红头文件,并向市场非法融资 5 亿元。

4. 巨额逃税:通过精心策划,购买国联安基金和汇安丰利混合基金,华熙昕宇利用基金分红免税政策,实现了 5772 万元的非法逃税,将国家与投资者的利益玩弄于股掌之间。

5. 华熙生物 IPO 招股说明书中的隐瞒和虚假承诺:在华熙生物控股股东华熙昕宇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期间,华熙生物(688363.SH)仍顺利登陆科创板,其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完全隐瞒了其大股东华熙昕宇上述的虚假承诺,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债券,巨额逃税,虚假信息披露等重大违法问题。

03 持续发酵

7 月底,华熙生物已对爆料者及相关质疑作出了多次回应。

7 月 26 日,华熙生物微博发布《关于网络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称,昨日晚间发现部分网络平台用户发布关于公司的严重不实信息。经核实,信息发布于境外网站,内容纯属捏造,恶意歪曲事实,其中部分内容涉及政治谣言,性质极其恶劣。

经查,该信息发布者李某曾任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事发前曾在华熙工作 18 个月。2018 年,李某通过个人注册第三方公司的方式骗取本应支付给券商的 900 万元,此后券商在查看华熙昕宇年报时发现该笔款项,李某职务侵占的事情真相遂败露。

基于上述情况,公司在此严正声明,相关信息是毫无道德底线的编造,涉嫌诽谤犯罪,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已向有关部门举报,依法追究造谣者及恶意传播者的法律责任。

7 月 31 日下午,华熙生物微博发布《系统性境内外黑公关攻击华熙可能隐藏复杂的动机》一文,提及 " 在 2018 年,李某通过不正当手段实施职务侵占,华熙昕宇发现其犯罪行为后,立即报案并对李某停职处理。据最新了解,2022 年 5 月,李某以重大疾病为由向公安部门争取到了取保候审,1 年期满后,随即逃往海外,因此该案目前依然在侦。"

随后,疑似爆料人李某,在朋友圈中展示了落款日期为 2018 年、2022 年、2024 年的无犯罪记录证明,称 " 公安已经介入调查,最后我是无犯罪记录的 ",并向媒体出示了一份落款日期为 2023 年 5 月的《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李某称,2019 年针对华熙昕宇的财务问题,自己曾向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了举报。

2020 年 1 月,证监局向华熙昕宇下发了一则《关于对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提到在《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 2017 年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 ( 第一期 ) 募集说明书》披露的 2017 年上半年财务数据中,成本费用披露不准确,违反了《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第四条的相关规定。

华熙生物方面表示,在该公司 2019 年申报 IPO 过程中,曾有人以发行可交换债、财务造假、税收等相关事项向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举报,上海证券交易所于 2019 年出具《举报信核查函》,明确要求保荐机构及中介机构对举报内容进行全面核查。随后,保荐机构华泰联合证券、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经核查后确认:相关事项不存在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等情形,不构成上市障碍。

作为 " 玻尿酸第一股 ",华熙生物于 2019 年 11 月登陆科创板后,已是市值破千亿的生物科技龙头。其产品创新、市场占有率和高增长数据,吸引了无数投资者。

目前,该起事件仍在不断发酵中。在更多细节披露、核验之前,投资者和公众,仍会密切关注这场风波的每一步发展。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