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独立游戏《 Balatro 》爆火,还顺便在 TGA 拿了一箩筐的奖项,而国内玩家更喜欢叫这游戏的另一个名字——小丑牌。
其玩法原型依托于扑克牌中的德州规则,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一定的肉鸽元素,通过不断凑齐 " Joker " 牌完成构筑,就能感受数字爆炸翻倍的得分爽感,玩起来相当上头。
所以当时,就有玩家提议,如果把这套玩法套在咱们的国粹 " 麻将 " 上,不知道会不会有奇效。
结果,今年还真蹦出来这么一款游戏。
它便是今天小发想聊的,《 我在地府打麻将 》。
但目前 Steam 好评率 95%,1100 多名玩家给出好评如潮。
论游戏质量,我地麻也确实有点说法。
游戏里目前共有 21 位美少女,以 2D 立绘 +3D 建模的形式展现,并会随着游戏进程逐渐解锁,角色外型设计上也是目标明确,该大的大。
上来就是我死了,来到了全是二次元美少女的地府,然后一睁眼睛就被黑白无常薅起来打麻将。
从牛头马面,打到判官孟婆,最后迎战秦广王和阎罗王。
配合洗脑的主题曲,一轮又一轮地开启肉鸽式循环。
尤其是当构筑成型,凑满倍数和番数,得分直接飙到几千亿,麻将牌堆到对手咯吱窝下面的时候,属于是脑干都爽麻了。
假设你是一个雀场老油子,那玩这个游戏的理解门槛会很低,如果再有肉鸽游戏的经历,那甚至可以直接上手。
但即便你是一个从没接触过麻将的纯新手( 比如小发 ),无非也就是多玩两盘的事,因为这游戏的新手指引很详细,跟小丑牌的套路也挺像,目的都是尽量凑出 " 最大牌型 ",获得高分。
所以比起麻将的博弈感,这游戏更强调 " 一个人做牌 ",做得越大越好,玩起来更像一个套着麻将外衣的纯血肉鸽,比如小丑牌或杀戮尖塔。
每回合至少可以摸 4 张牌,然后将摸上来的牌,与手中牌进行调换,其余的则打出。
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尽情选择更高的番数,并快速听牌。
因此我地麻里的胡牌次数,也并非只能胡一次。
麻将桌的右下角,就有个胡牌区,胡牌上限取决于成长而不固定,直到牌全部出完,能胡多少次就可以累计多少次的胡牌分数。
如果构筑成型,你甚至可以无限杠牌,杠到天上去,直接在对手面前砌墙。
对于平时麻将桌上喜欢做大牌的人来说,这游戏能尽可能满足你的野心。
来源 B 站:手残党老杰
这讲的都是啥,完全听不懂啊,又是番数又是牌型,又是听牌杠牌的,不打麻将完全没概念啊。
没事,之前提到过,这游戏的指引还是比较充分的。
虽然像什么大三元、四暗刻、大四喜的,小发开始也是一脸懵逼,毕竟我们老家那边的麻将也压根没这些,一个地方一个打法,不知道很正常。
但对局内可以随时查看牌型,教学也可以随时查看,游戏也会根据打法,自动帮玩家整理出最适合的牌型。
所以基本照着教程凑牌就行,属于是完形填空了。
在局内,有各种各样的道具与加成,以及改牌、删牌的手段。
获取途径可以是击败敌人、商店购买,也可以是随机事件触发等等。
在路线选择的抉择上,颇有《 杀戮尖塔 》的感觉。
效果强力,且单局永久生效,但会占用有限的槽位,需要随着推进不断更换重组,以凑出最完美的 Build。
可以在对局中释放,也可以出售换成金币。
同样为单局永久生效,且没有数量限制,大部分都是增益,多多益善。
稀有度越高,效果通常也更强。
比如给普通的牌增加底分、倍率,或是打出时增加金币等强化。
又或是牌型得分强化,给牌组升级。
这 21 位美少女各对应一个流派,有的是打万牌清一色,有的是打四暗刻,也有的是专门打七小对的。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专属技能,技能则可以在对局中通过消耗蓝条来使用。
技能还可以升级,共 7 个等级,越打越强。
在随着流程推进,面对越来越多的负面效果下,击败难度越来越高的对手。
尽管属于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可也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要说问题,肯定也不少,比如配音有点尬还有点少,动画 UI 都比较粗糙,很多地方也需要打磨,毕竟小作坊出品,肯定没法面面俱到。
诚意这一块,还是挺足的。
官方 B 站号粉丝数一共 3000 多个,连认证都申请不到,宣发全靠自己发视频。
所以小发感觉帮他们宣传一波,也免得一款不错的游戏被埋没。
至于小发,也得再开一局。
目前游戏时长已经 20 多小时,却才堪堪打到难度 4( 目前共 8 个难度 ),看来还得进游戏继续练。
撰文:赤膊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