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 | 若风 排版 | 五月
第 9111 篇深度好文:5362 字 | 12 分钟阅读
思维方式
笔记君说: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仅体现在能力、财富上,还有容易被人忽略的—— " 能量 "。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身边很多人,每天处理几件小事,却总是干不好、干不完,忙得晕头转向、心力交瘁。
而有些人,似乎他们的时间表总是满的,各种会议、行程,忙碌但得心应手,几乎每天都显得能量十足。
同样的时间,为什么我们付出全力,都不如别人游刃有余?
因为那些高手,比我们多出一种能力,就是能量管理。
个人能量,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工作效率甚至财富累积,可以说精力是一个人的内在战斗力。如何管理自己的能量,已经成为每个向往成功人士的必修课。
我们今天这篇文章,就系统地聊聊能量管理。
一、人与人最大的差距,
是对时间的运用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在于对时间的运用。因为人与人之间最平等的资源,就是时间。
习惯、认知、心态,决定了一个人的时间利用率。
股神巴菲特曾忠告年轻人:人的精力有限,一生能完成的事情不足 5 件,但能长期做好 2 件,就可以改变你的命运。
巴菲特几十年来保持 6:30 起床,固定吃一样的早餐,固定时间到办公室工作,固定不变的枯燥生活。
这种 " 精简主义 " 才是巴菲特成功的关键因素:
当一个人把有限的时间放在重要的事上,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那么他在某一领域的习惯、认知和心态都会逐渐成熟,相关的人、事、物的资源就会被吸引过来。
简单来说,就是坚持科学和自然健康的成功理念,同时将能量管理技巧的内化。
所以那些能量强大的人,不是天赋如此,而是通过有效的管理,每个人都能达到精力饱满的状态。
如何运用好时间,高效地管理自身能量?我们首先应该排除三大误区:
能量 = 体力或脑力;
能量是一条支线;
能量耗尽只是因为疲惫。
那么,如何正确理解能量管理?
我们要清楚能量的四个维度:体能;情感;思维;意志。
这 4 个要素,组成了能量金字塔。
体能取决于能量的储量。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 CEO,不是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最多,而是西点军校。
为什么?
很多西点军校毕业的大企业 CEO 在一次采访中提到西点对他们的影响,其中提及最多的是以下 4 点:
第一,懂得了战略;
第二,懂得了纪律性和团队意识;
第三,培养了目标感;
第四,体能的严苛训练。
而从生理学的角度看,能量来源于氧气和血糖的化学反应,两者都是大脑活动不可缺少的 " 原料 "。
体能不仅是敏锐度和生命力的核心,还影响着我们管理情绪、保持专注、创新思考甚至投入工作的能力。
情绪取决于能量的质量。
现代心理学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情绪对人的认知、记忆、决策都会产生影响。
比如,早上起来遇见一件不爽的事,觉得很窝心,可能一天都觉得不爽,干什么事都没有心情,甚至频繁做错事情。
从能量角度来看,负面情绪代价昂贵且效率低下。此外,负面情绪极易传染。
反之,正面情绪可以更有效地支配个人表现,所有能带来享受、满足和安全感的活动都能够激发正面情绪——快乐本身便是奖赏,也是维持最佳表现的重要因素。
3. 能量第三层:思维
思维取决于能量的专注度。
米哈里 · 契克森米哈赖曾提出 " 心流 " 这个概念:人一旦进入 " 心流 ",便能够完全集中注意力,在处理任务 / 工作上发挥极大的效率。
积极的、正向的思维能让我们集中注意力,并不断获得正反馈,进一步优化自己的认知与行动。
它如同我们的大脑与外部世界建立的一条通道,能够塑造世界,也反过来塑造我们自己。
4. 能量顶端:意志
意志取决于能量的强度。
简单来说,意志就是控制自己注意力、情绪和欲望的能力。
心理学家把意志力的控制作用分成 3 类:
我要:面对有益、该做的事,即便不情愿也依然坚持,比如我要减肥。
我不要:面对有害、不该做的事,即便很诱人也坚持 "Say No",比如我不要熬夜。
我想要:时刻牢记远期目标,并以此作为决策第一法则,比如我想变得更出色,想要努力学习。
但是,意志力也是有限的。心理学家罗伊 · 鲍迈斯特提出了意志力的 " 肌肉模式 ":意志力就像肌肉力量,储备有限,用多了就会消耗殆尽。
凡是需要集中注意力、克服困难的事情都会消耗我们的意志力;
从早到晚,随着时间的推移,意志力逐渐减弱;
越是疲劳,就越感到难以自控;
如果短期内感到疲惫,补充少许糖份就能恢复意志力;
平时多做些意志力训练,可以持久提升意志力。
总结一下,能量 = 充沛的体能 + 正面的情绪 + 专注的思维 + 坚定的意志。
二、能量管理黄金三要素:
习惯、认知、心态
知道了能量管理的金字塔模型,我们如何开始提升我们的能量?
我们知道,习惯、认知、心态,决定了一个人的时间利用率,更决定了一个人的能量。
个人能量管理,也需要从这三点入手:
1. 习惯
① 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直接决定了人的体能。
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主要有 7 大类,分别是碳水化合物(糖类)、蛋白质、脂类、维生素、水、无机盐(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纤维素)。
其中能为我们提供能量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
进食不足的代价——不能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糖原转化为能量——是明显的。
要想精力充沛,可以参考这些食物的综合营养指数。
人在运动的时候,会大量地耗能和耗氧,进而导致血液流速加快,身体分泌大量的激素(肾上腺素和生长激素等),同时清理血液中的代谢的废物。
特别是有氧运动,对大脑十分有益。
美国运动医学会曾提出一套 " 运动金字塔 " 理论,它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运动分为:生活形态的体能活动、伸展运动、有氧运动(休闲运动)、肌肉适能运动和静态活动这五类。
心肺功能差的人,往往会面临各种疾病的挑战,心脏衰退和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的风险就会更大。
30 分钟左右的匀速慢跑、游泳、自行车和跳绳对于提升心肺功能有很大的帮助。
③ 控制睡眠
除了进食和运动,睡眠是人类最重要的能量恢复来源。
即便少量的睡眠缺失——我们称为能量再生不足——也会深刻影响力量、心血管能力、情绪和整体能量水平。
大约有 50 项研究表明,思维能力——即反应时间、专注力、记忆力、逻辑分析及辩证能力——会随着睡眠不足而衰退。
从生理学上看,睡眠本身就是一个修复过程。
我们平时产生的一些代谢过后的废物,会在夜晚被大量地清除掉,免疫系统会得到增强,大脑和肌肉会进行生理性的修复,甚至记忆力也会得到加强。
比尔 · 盖茨就说过,自己犯的最大的决策失误,都是在缺觉的情况下做出的。
如何保证睡眠?随年龄、性别、基因体能而异,但普遍的科学共识是:人体每晚需要 7 至 8 小时的睡眠才可以运转良好。
能量管理的第二个方面是提升认知,认知升级方面,可以包括技能、知识和思维方式等方法。
① 技能层面
有的时候我们可能觉得技能训练有点小儿科,其实不是这样。
有时在技能方面如果有一些突破的话,会把自己的人生带到一个非常不一样的境界。
王石 60 岁去哈佛的时候,英语基本上是不能开口的。但他去了哈佛剑桥之后,语言能力大长,甚至可以用英文发表演讲。
掌握了语言这个技能,王石可以自如地成为 WWF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董事,被当选为亚赛联的主席。
英语这一技能的提升,让他在不一样的世界舞台上学习和成长,并发挥影响力。因此不要低估技能对认知升级的贡献。
② 知识层面
彼得德鲁克先生说,他每三年都要学一个新的东西,每三个月要在一个领域的知识上下功夫;
另外,查理芒格说脑子里面一定要装一百多个模型,这个模型可能来自生物学、量子力学,或来自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地。
他说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大大地扩展我们的思维。这些道理我很早就知道,但是都没有照着做。知行合一其实最难。
我们不妨遵照这两位大师的建议,围绕一两个主题深入钻研一下,比如创业理论研究,比如脑神经科学。
③ 思维模式
认知升级的第三个方面是思维模式。人常常在思维模式方面有自己的惯性。
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尼曼在《快思考和慢思考》一书里讲到一个重要的概念,系统一思考和系统二思考。
系统一思考大部分是本能的直觉的,不太烧脑,不太需要消耗很多大脑的能量,好像是处于自动驾驶模式。
很多人都会用很多本能和直觉来思考,当然直觉也不错。但是问题在哪里呢?系统一思考常常会受自己的错觉所影响,会被错觉带到沟里去。
而系统二思考虽然很烧脑,需要刻意努力,但有可能获得更多更广的神经链接,以产生更好的更入木三分的洞见。
这个可能有点难,但每个渴望提升能量的人,不妨从今天起,每周进行一次深度思考开始。
3. 心态
① 情绪管理:将威胁转换为挑战
我们经常发现这种将事情往坏处想的想法:对我这么不公平,我不能忍受 ......
焦虑是资源不足,急着想要调动资源解决问题的表现。它的好处是帮助我们对这个世界更加警觉,但一般的焦虑不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实在不行,就采取放松呼吸练习和情绪标签法。
首先,专注于你的呼吸,把你的注意力锚定在你的呼吸上,通过这个练习可以让你精神更放松注意力更集中。
其次,你可以在内心对自己说,这个感觉就是焦虑,我焦虑的时候会觉得心跳加速、手掌出汗。
如果你能在意识上去认知到焦虑的感觉,那你也就不那么焦虑了。因为你已经从这个感觉里跳出来站在旁边观察它了。
如果焦虑持续地扩散或者出现急性的惊恐,有时候还会伴随着植物神经功能的失调,比如手抖、出汗、尿频、心悸或者运动性的不安。
这可能就是焦虑症,一定要去就医。
② 思维管理:注意力在哪儿,能量就流向哪儿
所以要保持专注,心无杂念。
关于培养专注力,有以下几个方法。
方法一,设定尽可能清晰的目标。
其次拆解目标(短期和长期),然后再将各个目标细化成具体的任务,并设定时间点。每(未)完成一个时间点的任务,就适当给予自己奖励或惩罚。
当然,在这一系列操作之中,一定要有仪式感,仪式感能为实现目标带来更大的意义感和荣誉感,帮助我们坚持下去。
方法二,控制你的思维,最麻烦的任务最先做。
在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时,将难的任务放在第一个,因为最开始做一件事时,我们总是会更加专注和富有能量。
当你就快要放弃的时候,告诉你自己:我还可以再坚持五分钟。
完成这五分钟之后,再来一轮新的五分钟。如此一来,你的大目标就在这样的每一个五分钟的过程逐渐完成。
方法三,把最好的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情。
大脑会对困难或者不熟悉的事有一种天然的抗拒感。
脑子很容易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简单、重复,满足好奇心的事。比如刷抖快、看头条。
但是如果你想成为高手,一定要改掉自己的这种习惯。
你每天需要锁定一段时间,通过一些仪式感进入心流的状态,专门用于处理复杂和困难的事。
你需要仔细观察一下,自己在哪一段时间是最有效率的,要把这段时间留给重要的事。
③ 活出人生的意义
尼采说:知晓生命的意义,才能够忍受一切。
任何能够点燃人类精神的事物,都有助于全情投入,促进最佳表现。
人要寻求生命意义是其生命中原始的力量。这个意义是唯一的,独特的,唯有人能够且必须予以实践;也唯有当它获至实践才能够满足人求意义的意志。为自己创造意义,才能更好地支撑我们的人生。
意义疗法提供了三种途径来让你自己来发现生命的意义:通过创造一种工作或做一件实事;通过体验某件事或遇到某个人;通过我们对于不可避免的痛苦的态度。
一个人最大的意义可能就是帮助他人实现了意义,进而实现自己的意义。
那么,又回到那几个经典的问题:我擅长什么?我做这些是为了谁?Ta 能得到什么?
换句话说,如果你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且擅长的,以及社会(他人)所需求的这三个东西中间的交汇点,很大程度上你就找到了意义。
而当一个人找到了意义感,人生就有了灯塔业就有了方向,做决定也就不再纠结了。
总之,要想成为一个精力充沛的人,从体能、情绪、思维到意志,每一个 " 关卡 " 都需要加以锻炼,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之后,接下来就要交给持之以恒,并形成习惯。
能量充沛不仅仅是为了工作、学习、生活更加有效率,而是为了从这些我们离不开的活动之中,获得幸福。
总结
能量管理小 tips:
1. 早上多吃蛋白,晚上摄入纤维;
2. 学会腹式呼吸;
3. 倾听微弱的声音能提高注意力,每天练习 3 分钟;
4. 把大事化为小步骤写在 tdl 上,会有成就感,效率也更高;
5. 学会寻找情绪高昂的物质来驱动自己;
6. 利用空闲的等待时间来做事,随身携带书籍;
7. 多敲打手指,刺激神经,延缓大脑衰老;
8. 大脑有忘记痛苦的特征,要时刻保持良好心态;
9. 灵感往往不是新的,它只是几个旧点子的合成品;
10. 工作越努力,工作的能力就越强,休息就越有效果。
11. 每天喝水至少 1500 毫升,许多头痛都是缺水引起的。
12. 趁精神饱满先解决难题。
13. 不要压制欲望,化解它。
14. 微笑释放的化学物质对紧张和愤怒极有效。
好文阅读推荐:
分享、点赞在看,3 连 3 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