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天玑 9400+、8000mAh,iQOO Z 系堆料王炸】】】
对于最近这几年的手机行业来说,影响力最大的技术进步,毫无疑问就是高密度电池的飞跃式发展了。
对于追求顶级配置的旗舰机型来说,超高密度的电池就意味着厂商可以使用更薄、更小的电池模组,将更多的机身空间 " 让 " 给巨大的摄像头、振动马达,甚至是更豪华的扬声器,同时还保持机身的相对纤薄。
对于主打游戏、高性能的手机来说,高密度电池的意义除了增大电池容量、延长续航表现外,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那就是这类新型电池因为具备更稳定的放电特性,所以有助于实现更充足、稳定的持续高负载性能释放。
不过纵观整个市场大家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同一世代里容量最大的电池方案,往往都是由并非 " 顶级旗舰 " 定位的性能向机型首发。这一方面当然与它们的目标用户群体可能更在意配置、更在乎续航能力有关,但也确实不能排除厂商有在这类出货量注定不小的 " 走量产品 " 上,率先实验更激进电池方案的可能性。
今天我们三易生活要测试的 iQOO Z10 Turbo+,就是这样一款既配备了天玑 9400+ 和自家 Q2 电竞芯片,同时又用上 " 半固态三代硅 " 方案、8000mAh 超薄蓝海电池的激进堆料机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外观:依然是熟悉的家族式元素,电池虽大却不厚】】】
从产品名大家就不难发现,iQOO Z10 Turbo+ 可以说是 iQOO Z10 这个世代最新的 " 超大杯 " 延长线。
这一点体现在外观设计上,就是 iQOO Z10 Turbo+ 的造型基本还是沿袭了 iQOO Z10 家族、或者说 Z 系列最近这几年的 " 典型风格 "。
比如在它的机背,可以看到家族式的 " 聚能环 " 元素。其外圈是与机背同色的金属保护圈,而在后摄盖外圈,显眼的金色饰圈与格栅纹理则让整个模组显现出悬浮的效果。
在机身颜色上,iQOO Z10 Turbo+ 这次提供了 " 极低灰 "、" 沙漠色 "、" 云海白 " 三种选择,均为低饱和度风格。值得一提的是,其全系后盖均使用了纳米蚀刻工艺,不只可以起到防指纹的效果,也使得整机拥有了非常顺滑的触感。
与此同时,作为一款主打超高性价比的 " 性能向 " 机型,iQOO Z10 Turbo+ 在机身内部还采用了磐石缓震架构,其机身骨架四角加厚、屏幕四周也配备了缓震材料,同时整机支持 IP65 防尘耐水。考虑到它本就因为性能足够高、电池足够大,而具备 " 长寿 " 的潜质,因此 iQOO 在结构层面进行更耐用的设计可说是恰如其分。
接下来,我们将视线移到 iQOO Z10 Turbo+ 的正面。作为一款主打游戏体验的机型,iQOO Z10 Turbo+ 理所当然地使用了一块纯平造型的屏幕。但在屏幕的硬件素质上,也值得说道说道。
从参数上来看,iQOO Z10 Turbo+ 这块屏幕尺寸为 6.78 英寸、分辨率是 2800*1260,刷新率最高可达 144Hz。
更重要的是,iQOO Z10 Turbo+ 这块屏幕使用了与高端旗舰产品相同的 TCL 华星 C9+ 面板,全屏最打亮度可达 2000nit,并支持 25% APL 下的 4400nit 峰值亮度和 4320Hz 的超高频 PWM 调光。而来自新思的触控 IC 则为其提供了业内最高的 3000Hz 瞬时触控采样率,以及手汗优化、保护壳优化、钢化膜优化等一系列触控增强功能,甚至还针对多款流行手游专门定制了触控优化技术。
作为一款搭载天玑 9400+ 旗舰主控,同时还塞进了 8000mAh 超大容量电池的机型,大家觉得 iQOO Z10 Turbo+ 应该有多厚?答案是 8.16mm,实际上并不比许多其他配备 7000mAh、甚至 6000mAh 级别电池的手机更厚。而这自然便是它所采用的 " 超薄蓝海电池 ",以及 iQOO 工程师日益精湛的主板堆叠技术,所带来的成果。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性能:旗舰同款性能设计,GPU 随时随地 " 满血 "】】】
其实我们在一开始就已经提及,配备天玑 9400+ 旗舰芯、自研 Q2 电竞芯片,以及 8000mAh 的超大容量电池是此次 iQOO Z10 Turbo+ 最为显著的三大亮点。那么对其进行性能探究,自然也就成为了必须要有的一环。
首先来 " 验明正身 ",从参数上来看,iQOO Z10 Turbo+ 搭载的是内部型号为 MT6991Z/TCZB 的天玑 9400+ 移动平台。它的超大核主频提升到了 3730MHz,同时标配 9600MHz 的 LPDDR5X 内存以及 UFS4.1 闪存。
当然,联发科近年来与 " 蓝厂 " 一直都有芯片层面的深度合作关系,再加上 iQOO Z10 Turbo+ 此次还内置了旗舰级别的 7000 平方毫米超大不锈钢 VC 均热板,所以也让我们对它的性能调校产生了更高的期待。
我们先对 iQOO Z10 Turbo+ 在常温和低温环境下的闪存速度进行了测试。从结果来说,我们手头这台 16GB+512GB 版本机型使用的闪存,顺序读写性能确实达到了 UFS4.x 的合格水准,但随机读写性能还是要比定位更高的旗舰略低一些。如今较低的随机写入速度,只能说是 " 性价比向 " 高性能机型的常见特征了。
接下来,我们先在夏季的室内常温环境下,对 iQOO Z10 Turbo+ 进行了 CPU 理论性能测试。
再换用带有主动散热措施的低温环境,进行一遍测试。可以看到,降温后它的单核性能提高了大约 3%,多核的提升幅度则大约为 4.5%。
3DMARK 常温成绩
3DMARK 低温成绩
同理,对于 3DMARK 我们也进行了常温和低温的测试。iQOO Z10 Turbo+ 在这个环节中,常温与低温环境几乎就没有跑分成绩的差异。换句话说,也就是它在不用 " 散热器 " 的情况下,GPU 就能跑到自身的性能设计上限。
最终,我们手头这台 16GB+512GB 的 iQOO Z10 Turbo+,在安兔兔评测里分别跑出了 269 万多的常温成绩,以及 278 万 9000 多分的低温综合成绩,差异大约在 3.6%。而且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降温对于 CPU 的释放影响要远大于 GPU。也就是说 iQOO Z10 Turbo+ 的调度策略,明显要更偏向保持 GPU 在任何时候都能 " 满血性能 "。这对于一款强调游戏表现的机型来说,显然非常合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游戏:调校重低功耗,超重负载能玩一整晚】】】
说了这么多,对于 iQOO Z10 Turbo+ 而言,实际的游戏表现相信也是许多朋友关注的重点。那么我们就开始考察它的实际游戏帧率和功耗水平吧。
《王者荣耀》 平均帧率 121.61 平均功耗 2339.53mW
首先是最基本的《王者荣耀》极致画质 120 帧模式,它当然不会对 iQOO Z10 Turbo+ 构成任何性能压力。同时不到 2.4W 的整机平均功耗,也确实符合 2025 年旗舰平台该有的能效水平。
《永劫无间》 平均帧率 59.42 平均功耗 3029.24mW
接下来,我们使用《永劫无间》手游版本的最高画质设定,进行了持续 1 小时的 " 耐力测试 "。除了在中间切换地图的情况之外,iQOO Z10 Turbo+ 可以一直保持稳定的跑到满帧。
《暗区突围》 平均帧率 117.96 平均功耗 2663.58mW
换成另外一个高帧率游戏《暗区突围》,iQOO Z10 Turbo+ 的表现也同样出色。它可以持续稳定在接近 120FPS 的水平上,同时控制整机功耗平均不到 2.7W。
《暗区突围》90 帧光追模式 平均帧率 78.54 平均功耗 4242.17mW
而且 iQOO Z10 Turbo+ 可以支持《暗区突围》的光追 +90 帧模式,此时的性能压力确实有点大,没法一直跑满 90 帧,但它也没有降到 60FPS 以下,实际体验依然是高画质 + 流畅兼顾。
《鸣潮》 平均帧率 59.71 平均功耗 3327.30mW
有趣的是,从 iQOO Z10 Turbo+ 在各个游戏中的帧率和功耗表现来看,我们发现这款机型比起绝对的 " 高帧率 ",似乎将长时间的低功耗、低发热表现,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
《崩坏 · 星穹铁道》黄金的时刻 平均帧率 59.93 平均功耗 7675.56mW
如果 " 故意 " 将 iQOO Z10 Turbo+ 置于超高负载场景呢?可以看到,连续跑半小时以上的 " 黄金的时刻 " 场景,它也能一直维持满帧,哪怕是极高的负载,实际上也并未出现性能节流的现象。
《崩坏 · 星穹铁道》黄金的时刻 超帧 + 超分 平均帧率 122.55 平均功耗 6699.50mW
而且由于搭载了自研 Q2 电竞芯片,iQOO Z10 Turbo+ 还能进一步在高画质、高负载场景提高帧率和画面细节。有意思的是,它在这个游戏里的超帧上限可以达到 144FPS,但大多数时候反而是稳定在 120FPS。而且开启超帧超分后,虽然峰值主频和功率都有所增加,但实际平均下来反而是变得更省电了。这就进一步说明,iQOO Z10 Turbo+ 的调校,确实还是更多地考虑到了游戏功耗的控制,追求的是要 " 玩得久 "。
那么它到底能玩多久呢?我们就拿上述 " 黄金的时刻 "+ 超帧超分作为最高压力的测试场景,测了下 iQOO Z10 Turbo+ 从 100% 一直玩到 1% 的电量,能够坚持多长时间。
从结果来说,在这个压力足够大的游戏里,它足足坚持了 7 小时 7 分钟。如果按照前面统计的整机功耗情况来换算,那么这就几乎等于它在那些平均功耗不到 3W 的游戏里,可以玩 15 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
这还没完,iQOO Z10 Turbo+ 还实现了 " 全场景 " 的直驱供电。它不只是在打游戏时可以 " 边充边玩 ",在导航、视频播放等更多场景都能支持低发热的边充边玩。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充电:90W 有线快充,实测充电几乎全程匀速】】】
通过前面的测试我们已经证明,iQOO Z10 Turbo+ 能够实现高能效、长续航的游戏体验。这就说明它的 SoC 调校做得很成功,同时超大的电池容量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但更大的电池容量,是否又会意味着过长的充电时间呢?从硬件配置来看,iQOO Z10 Turbo+ 支持 90W 有线快充,并同时还支持 55W 的第三方 PD 充电头或 44W 的 UFCS 充电头。
与以往一样,我们开启了设置里的 " 默认超快充 " 开关,将 iQOO Z10 Turbo+ 的电量消耗到仅剩 1%,再使用包装里内附带的充电头和线材进行快充测试。
从结果来看,iQOO Z10 Turbo+ 似乎并没有采用那些硬核游戏手机上常见的 " 一开始超高速充电、之后再显著降低功率 " 的做法,相反它的充电速度几乎是一直保持匀速,每 5 分钟可充入大约 8% 的电量。
直到开始充电 30 分钟之后,iQOO Z10 Turbo+ 的电量就来到了 48%。
甚至在开始充电 45 分钟后,iQOO Z10 Turbo+ 的充电速度还是几乎维持在 " 每 5 分钟 8%" 的水平。我们手头这台机器,最终用时 65 分钟完成了从 1% 到 100% 的整个充电过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总结:旗舰性能 + 超长续航,iQOO 的精粹都在这】】】
多年前,当 iQOO 开辟 "Z" 系列这条产品线时,它最令人印象深刻之处就在于首发了天玑 1000+ 平台,以相当实惠的价格提供了能流畅打的游戏性能,同时并没有将成本消耗太多在玩家不在乎的影像、外观设计等方面,由此也造就了一代传奇。
当然,大家都知道,后来的 iQOO Z 系列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中间有好几代机型并非高性能向定位。但好在随着最近这两年 " 游戏手机 " 热度重燃,iQOO 也很明显地重新加大了投入,最终便有了 Z10 Turbo+ 这样一款,几乎可以说是凝缩了 iQOO 全部游戏相关 " 精粹 ",同时不带有其他 " 杂质 " 的机型。
在同价位的产品中,iQOO Z10 Turbo+ 毫无疑问具备了顶尖的移动平台、有了自研电竞芯片加持的超分超帧功能,再加上实测表明它的超大容量电池确实带来了惊人的游戏续航表现。对于单纯就是想要狠狠打游戏、而且是长时间玩游戏的朋友来说,它确实就是目前这一价位段堆料最 " 狠 ",从某种程度来说竞争力非凡的一款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