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格隆汇 15小时前

太凶狠!华尔街都怂了

听说马斯克最近又整活儿了!旗下人工智能公司 x AI 于 2025 年 8 月 1 日正式提交申请,将 MacroHard 注册为商标,取名巨硬,疑似内涵微软(Microsoft)。

X AI 硬不硬不知道,美股散户和 A 股最近非常 " 硬气 "。

1

美国散户再次抄底!

美股散户的强大,难以想象。

上周五美股遭遇抛售潮之际,散户再次挺身而出。盈透证券交易数据显示,其平台的累计净买入订单在上周五较前一周激增 78%,本周一美股立马强劲反弹。

全国投资管理集团首席市场策略师 Mark Hackett 表示," 周一几乎完全的反转,正是散户投资者‘逢低买入’策略的体现,这策略彻底困扰了机构投资者。"

这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4 月后,美股三大指数从关税冲击中快速修复。标普 500 指数在 4 月收复年内半数失地,并于 7 月 28 日突破 4800 点创历史新高。

这一反弹走势与散户资金流入规模高度同步。例如 5 月 19 日散户大举抄底美股,净买入额达到创纪录的 41 亿美元,占当日交易量的 36%,刷新历史最高水平。

VandaResearch 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散户向美国股票和 ETF 的资金流入达到 1553 亿美元,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尤其是在第二季度,散户交易活动激增,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市场参与度,散户交易占比从 2024 年的 25% 提升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36%,增长了 44%,创下散户参与度的新纪录。

Hackett 强调,这直接导致机构投资者不敢轻易做空,因为他们无法忽视散户这股强大的抄底力量。" 不要与散户投资者对赌,至少现在是这样。"

但 8 月 6 日,Citadel Securities 知名策略师、前高盛策略师 Scott Rubner 发出警告,揭示了美股市场的结构性脆弱性:散户交易主导、系统性基金依赖、季节性风险叠加政策不确定性,共同构成 9 月 " 完美风暴 " 的潜在条件。

他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尽管散户投资者近期展现出惊人的 " 逢低买入 " 决心,在过去 28 个交易日中有 27 天净买入股票,但这种势头预计将发生转变。

2

杠杆资金强势推升 A 股

A 股最近的确很 " 硬 "。

上周四(-1.18%)、周五(-0.37%)刚有点明显调整,周末又遭遇美国非农数据的空袭,周一强势阴转阳上涨。

今日 A 股涨 0.16% 至 3639.67 点,再创年内新高,距离去年 10 月 8 日大阴线的最高点 3674.4,还差 34.73 点,咫尺之遥。

拉长至今年的时间维度来看,能跟上周四的 -1.18% 跌幅比拟的交易日居然要回溯到 4 月 7 日(-7.34%)的史诗级下跌。

你敢信?A 股居然一口气涨了 4 个月时间了,难怪上周有网友在小红书问:" 今天是股 ZAI 吗?"

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问题真是令老股民怪羡慕的。

今日也有朋友问,A 股 6 月 23 日之后发生什么事了?怎么在此之后一直上涨?

言简意赅总结,首先是①相比港股上半年的强势,A 股指数基本属于原地不动;②中美贸易谈判阶段性缓和;③ 6 月 24 日,牵动全球的伊以冲突宣告停火;④杠杆资金 6 月 23 日起连续上量;⑤ A 股接连突破 3500 点、3600 点体现的赚钱效应,进一步带动资金做多热情。

ETF 进化论 7 月 5 日发布的文章《市场最激进资金,9 连杀!》就提及:" 股市的短期走势与边际资金(即增量资金)的变动密切相关。代表杠杆资金的两融动向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市场情绪,截至 7 月 3 日,两融余额从 6 月 20 日的低点起连续 9 日回升,增至 1.82 万亿元。"

33 个交易日过去了,8 月 5 日,两融余额规模一路攀升至 2 万亿关口,时隔十年重新达到这一规模。昨日,两融余额规模继续增长 91.55 亿元,连续两日站上 2 万亿!

同时,融资资金对 A 股的交投活跃性影响愈发显著,单日融资买入额达 1635.6 亿元,是自 7 月 17 日以来单日融资买入额连续 14 个交易日突破 1500 亿元。资金持续流入,推高指数持续抬升。

这是自 2015 年 7 月 1 日以来首次突破这一关口,正是在 2015 年大牛市最热闹的时候,彼时两融余额曾经最高到过 2.27 万亿元。随后,就算是 2021 年的核心资产大牛市,两融余额也回不到 2 万亿元水平。

于是市场开始担心当下市场是不是开始过热了?走还是留?

与 10 年前的 A 股市值容量相比,如今 A 股上市公司数量超 5000 家,总市值超 100.2 万亿,十年前这一数字只有其一半 58.4 万亿元。

2015 年的 2 万亿占据 A 股流通市值大概 4.5%,如今这一数字降为 2.3%,若要对比 2015 年的杠杆水平,两融余额要到 4 万亿的水平。

反过来想,由于两融资金是本轮行情最显著的增量资金,在累计较大获利盘后会有畏高情绪,一旦该股力量退潮,若没有其他类资金顶上,难免会有阶段性调整的风险。

3

机构:本轮 A 股行情还有空间!

那各类资金的持续性如何?

中泰固收团队的最新研报《股债比价视角看 A 股行情的起点与终点——负债驱动资金之二》可作为一个参考视角:

第一:历史上,股市风险溢价落在 " 平均值 -1 倍标准差 " 以下的时间段:2014.12-2015.8、2017.11-2018.2 和 2020.9-2021.4。(都是行情表现较好的阶段)

第二:本轮行情的指数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但目前尚未有结束的迹象,赚钱效应带来的资金共振趋势才刚刚开始,基于股债比价、资金驱动的视角判断本轮 A 股行情还有空间。

第三:基于两种假设情景,创业板 PE 扩张空间最大;其次是万得 300(除银行)、中证 1000、中证 500;沪深 300、上证指数、上证 50 和万得红利 PE 扩张空间相对较小。

从 ETF 资金角度来看,本周资金罕见回头抢筹宽基 ETF,部分行业 ETF" 失血 "。如富国港股通互联网 ETF、国泰证券 ETF、南方中证 1000ETF、华夏恒生科技指数 ETF、华泰柏瑞恒生科技 ETF" 吸金 " 居前。

(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正如中泰固收团队所言,每一轮牛市都始于资金驱动、在分歧中上行、在共识中强化、在资金共振中达到顶峰,行情的终点取决于资金驱动和市场情绪的变化,需要动态测量。

在本轮以国家队、险资先行的机构牛中,后续公募、外资、银行理财能否持续接力,仍需走一步看一步。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