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Backblaze 发布 2025 年第二季度硬盘数据报告。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Backblaze 管理的驱动器共有 321,201 块。其中,启动驱动器有 3,971 块,数据驱动器有 317,230 块。
报告显示,随着高容量硬盘占比提升,季度故障率从 1.42% 回落至 1.36%,终身故障率稳定在 1.30%,而 20TB 以上大容量硬盘的表现尤为值得关注。
Backblaze 本季度管理的 321,201 块硬盘中,数据盘占比 98.8%(317,230 块)。报告显示,12TB 希捷型号 ST12000NM0007 的故障率从 Q1 的 9.47% 大幅降至 3.58%,12TB HGST 型号 HUH721212ALN604 和 14TB 希捷 ST14000NM0138 也分别下降 1.58% 和 2.45%。这种波动可能与固件优化或早期批次产品的缺陷修复有关,需持续观察长期趋势。
零故障俱乐部仅有两款硬盘入围:8TB 希捷 ST8000NM000A(连续三个季度零故障)和 16TB 希捷 ST16000NM002J。此外,东芝 16TB 型号 MG09ACA16TE 作为新成员首次亮相,本季度仅发生 1 次故障,展现出良好的初始可靠性。
截至 2025 年 6 月,Backblaze 统计的 393,907 块硬盘终身故障率为 1.30%,较上季度微降 0.01 个百分点。
随着 AI 训练、流媒体等场景对 EB 级数据的需求激增,Backblaze 加速部署 20TB 以上大容量硬盘。目前其存储池包含 20TB 东芝 MG10ACA20TE、22TB 西数 WUH722222ALE6L4 和 24TB 希捷 ST24000NM002H 三款型号。
尽管样本量尚小,但 22TB 西数型号的故障率已显著低于整体平均水平,而 24TB 希捷 ST24000NM002H 凭借 0.35% 的年度故障率和 285MB/s 的持续传输速度,成为企业级存储的标杆。
报告指出,20TB + 硬盘的性能提升与技术创新直接相关。例如,东芝 MG09 系列采用第三代 9 盘氦密封设计,将传统磁记录密度提升至每盘 2TB,功耗降低 30%;希捷 Exos X24 则引入三阶段执行器技术,优化了多任务处理的稳定性。这些技术突破正推动 HDD 从 " 冷存储 " 向 AI 工作流的核心组件演进。
行业趋势:容量扩张与技术迭代并行
Backblaze 首席存储架构师 Jeronimo De Leon 在报告中强调:" 我们观察到两个显著趋势——小容量硬盘加速退役,而 20TB + 硬盘占比持续攀升。" 这一转变与 AI、元宇宙等新兴领域对存储密度的需求直接相关。例如,训练一个千亿参数的大模型需处理 PB 级数据,20TB 硬盘的单位存储成本较 8TB 型号降低 40% 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Backblaze 本季度新增的 495 块测试硬盘中,超过 60% 为 20TB 以上型号,预示未来几个季度高容量硬盘的占比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