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36氪 19分钟前

李现也来参与的“观鸟”,在全球拥有千亿级市场

作者 | 张子怡

编辑 | 彭孝秋

今年春天,明星李现带火一个小众赛道。

他分享的观鸟 vlog 被生态环境部公开表扬,此后一连数日的热搜都跟 " 观鸟 "、" 打鸟 " 相关。

国内 " 观鸟 " 破圈之际,在美国,这是个市场规模超千亿美金的大市场。

《State of the Birds》报告显示,2025 年美国已有近 1 亿观鸟爱好者,占美国成年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些爱好者每年在观鸟旅行、设备、服装、摄影器材等方面的支出总和已高达 1080 亿美元。

美国是全球鸟类产品最赚钱的市场之一,美国人对野生鸟类尤为痴迷,观鸟是美国人的第二大户外爱好。对野生鸟类市场而言,投喂和观赏是最重要的场景和需求。

已有不少品牌商家嗅到商机,其中有两家智能鸟类喂食器品牌硬氪关注最多。

一家是美国企业—— Bird Buddy,其智能鸟类喂食器凭借月销售额超 500 万美金的单品成绩,一跃成为亚马逊智能家居领域的 " 现象级 " 存在。

另一家是一家中国跨境电商企业—— Netvue,其在 2020 年推出子品牌 Birdfy,其智能鸟类喂食器同 Bird Buddy 产品价格相差不大,却也曾冲上过亚马逊 BSR,月销百万美金。

相比而言,传统鸟类喂食器价格低廉,玩家众多,竞争激烈。

而 Bird Buddy 和 Birdfy 代表的新玩家,能凭借敏锐的产品洞察捕捉到小众产业风口。当然,取得高业绩是捕捉需求的第一步,接下来的产品设计与本地化运营才是更大挑战。

01 GoPro 启发而来的新品类

Bird Buddy 的官网

打开 Bird Buddy 的官网,很难不被各式各样灵动的小鸟吸引,超高清的图像质量高度还原了不同鸟类彩色的毛发,以动图状态呈现的鸟类吃食,都让消费者以第一视角感受到智能喂食器的使用感受。

Bird Buddy 首代智能喂食器,于 2020 年在 Kickstarter 上推出,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款智能喂食器。众筹金额达 419 万欧元,支持者超 2 万人,是颇为惊人的成绩。目前,其推出的智能喂食器 Pro 系列售价在 199 美元到 329 美元(包含折扣)。

有意思的是,Bird Buddy 联合创始人 Ziga Vrtacic 曾谈到设计智能喂食器的灵感来源,系在 YouTube 上看到了海鸥偷 GoPro 相机视频,视频里有多个鸟类看相机的近距离镜头,让他意识到:观鸟还能有新的角度。

GoPro 或许没有想到,它激励过影石 Insta360 研发全景运动相机,竟然还能启发 Bird Buddy 研发出喂食器。业绩虽然江河日下,产品的开创性意义却始终存在。

回到 Bird Buddy 产品本身,其内置的 AI 算法能识别超 1000 种鸟类,搭配 500 万像素摄像头与红外夜视功能,即使是夜晚环境,也能捕捉到鸟类到访。当鸟类靠近,设备自动拍摄高清照片或视频,通过 Wi-Fi 实时推送至手机 APP,并匹配云端数据库,即刻呈现鸟类名称、习性等信息。

新一代的 Pro 版,配备了升级版 HDR 摄像头,传感器尺寸更小,对焦范围和视野更广,支持慢动作拍摄的 2K HDR 视频,并配备高保真麦克风。其模块化设计支持功能迭代,太阳能板配件则能实现能源自给。

在 APP 设计上,Bird Buddy 也简化了操作界面的设计,用户只要安装设备 - 连接 APP- 等待鸟类。

外媒《连线》杂志测评发现,APP 会发送每天结束时的摘要,包括访问次数和不同鸟类的数量。主页包含相机拍摄的 " 明信片 " 列表。每张明信片都包含多张高清照片和一段有声视频,视频时长从几秒到两分钟不等,具体取决于鸟类的活动。还有保存最爱照片和查看其他用户精选片段、提醒自清洁等功能。

对于用户在社交平台的抱怨:喂食器引来猫和浣熊等其他生物导致破坏,Bird Buddy 也推出了 APP 提示不明生物的功能。

当然,Bird Buddy 也存在一些鸟类识别不准确和漏识鸟类的问题,但更大的问题还是产能,社交媒体上有不少用户都曾反馈过发货时间过长,客服邮件回复缓慢。

02 接地气的中国力量

Birdfy 官网

Birdfy 在智能喂食器领域的异军突起,要归功于中国跨境电商公司敏锐的商业嗅觉,且善用其技术优势。

Birdfy 的母公司 Netvue 在智能可视门铃、智能监控、室内、室外摄像机等领域深耕多年,是一家老牌智能家居企业,出海经验丰富。

有熟悉安防产业的出海人士告诉硬氪:"Netvue 原先安防产品业务下滑很多,是靠智能鸟类喂食器的产品又盘活了,这几年利润过亿,活得很好。"

而据品牌方舟报道,Netvue 注意到有不少户外摄像机用户,在品牌的社交媒体和应用程序社区上,会积极分享产品意外拍摄到鸟类访客的场景。因此,Netvue 曾考虑过制造观鸟相机,智能观鸟在海外一直是空白赛道。由于鸟类警觉性极高,长期以来,观鸟爱好者通常只能靠着长焦镜头或望远镜,在距离较远的情况下拍摄或观察,费用高昂,体验也不尽人意,于是诞生了将智能相机 + 鸟类喂食器的想法。

Birdfy 于 2021 年推出智能喂食器,在 Kickstarter 和 IGG 上进行众筹,正式进入智能观鸟领域。

Birdfy 的产品售价在 279.99 美元到 119.99 美元(包含折扣)。在基础的配置上,Birdfy 内置高清广角摄像头,支持 1080P 实时录像与拍照,能够清晰捕捉到鸟类细节。并配备了自研的 AI 识别系统,可以识别超过 1000 种鸟类,并自动标注和归类。

在细节功能上,Birdfy 支持可调节喂食量,精准控制饲料消耗;红外夜视功能保证用户在低光条件下依然能清晰记录鸟类活动;此外,Birdfy 设备的拆卸、清洁与安装过程简单,降低了维护成本,也降低了用户的使用和维护门槛。

外媒《连线》杂志测评后认为,Birdfy 镜头的视野广阔,能够捕捉到喂食器周围所有的景象,但图片质量上不尽如人意,照片会有颗粒感。在某些条件下,例如清晨或深夜光线较弱的情况下,视频质量可能会下降,出现一些色差和压缩,视频质量在小屏幕设备上效果不错,在大屏幕上可能看起来不太好。其视觉输出效果更适合普通观鸟爱好者。此外,Birdfy 的摄像头也能作为额外的安防措施使用,能够发出警报。

Birdfy 也有 AI 识别鸟类不准确的问题。这或许正是目前智能喂食器普遍存在的行业问题。

Birdfy 的智能喂食器,某种程度上也完美展示了中国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它推出新品的速度极快,同 Bird Buddy 交付缓慢的周期相比,Birdfy 并无这个问题。

当然,Birdfy 的图像质量也是个亟待提升的问题。

硬氪了解到,Bird Buddy 和 Birdfy 的成功让国内许多做安防类产品的企业推出类似产品,由于缺少海外生活经验,不少产品使用公模生产,未做本地化运营,销量情况不佳。

对观鸟爱好者来说。使用智能喂食器很大需求是看鸟,硬件产品附带的 Saas 订阅服务也多是智能喂食器类企业更重要的盈利来源,而能将软件服务做好则既考验企业软件能力也考验其本地化能力。

鸟类喂食器的市场仍处于传统喂食器过渡到智能化的阶段,机会多但壁垒有限。

36氪

36氪

让创业更简单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