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盖世汽车 前天

1-5 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宁王持续霸榜,中创新航进阶,蜂巢能源增速最快

日前,韩国市场研究机构 SNE Research 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 年前 5 个月,全球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及混合动力车型)电池装机量达 401.3 GWh,较去年同期的 289.8 GWh 增长 38.5%。

2025 年前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宁德时代一骑绝尘,中创新航位次前移

今年前 5 个月,共有 6 家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跻身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榜单前十。

其中,宁德时代(CATL)继续霸榜第一,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 40.6% 至 152.7 GWh,但同比增速较今年前 4 个月(42.4%)有所放缓;市占率达 38.1%,同比增长 0.6 个百分点。除极氪、问界、理想和小米等中国汽车品牌外,特斯拉、宝马、梅赛德斯 - 奔驰和大众汽车集团等全球主流车企也广泛采用宁德时代的电池。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的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 57.1% 至 70.0 GWh,市占率从去年同期的 15.4% 上升至 17.4%,蝉联第二,但同比增速较今年前 4 个月(60.8%)也有所放缓。比亚迪同时自主生产电池和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凭借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和由此带来的价格竞争力,比亚迪推出了多款获得市场认可的电动汽车。2025 年,比亚迪的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约 550 万辆。随着其持续保持增长势头,比亚迪有望不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其他 4 家中国电池制造商也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不过名次出现了些许变化。值得一提的是,中创新航(CALB)的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 22.7% 至 16.9 GWh,排名从此前的第五升至第四;国轩高科(Gotion)的电池装机量达 13.8 GWh,同比激增 78.9%,位列第六;亿纬锂能(EVE)的电池装机量同比大涨 67.7% 至 10.8 GWh,位居第九;紧随其后的是蜂巢能源(SVOLT),电池装机量达 10.5 GWh,同比猛涨 110.1%,为该榜单中今年前 5 个月增速最快的电池制造商。

韩国电池三巨头(LG 新能源、SK On 和三星 SDI)今年前五个月的电池装机量总和占全球的 17.4%,同比下降 4.5 个百分点;其中,LG 新能源的电池装机量仍然同比增长 14.3% 至 39.9 GWh,位居第三,但其市占率已从去年同期的 12.1% 降至 10.0%;虽然 SK On 的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 18.1% 至 16.8 GWh,但值得注意的是,其排名却从此前的第四降至第五,且其市占率也已从去年同期的 4.9% 降至 4.2%;而三星 SDI 的电池装机量则仍延续了此前的下滑态势,同比下降 8.8% 至 13.1 GWh,市占率也从去年同期的 4.9% 降至 3.3%,主要原因是欧洲和北美主要汽车制造商对电池的需求出现下滑。

从具体配套车型来看,三星 SDI 的电池主要应用于宝马、奥迪和 Rivian 等品牌。今年前 5 个月,虽然宝马 i4 和 i5 等搭载三星 SDI 电池的车型销量较佳,但奥迪 Q8 e-Tron 的销量下滑以及 Rivian 标准版车型采用了非三星 SDI 生产的磷酸铁锂(LFP)电池,对三星 SDI 的电池装机量表现产生了负面影响。

SK On 主要为现代汽车集团、福特汽车、梅赛德斯 - 奔驰和大众汽车集团供应电池。今年前 5 个月,现代汽车集团 IONIQ 5 和 EV6 车型销量回升,加上福特 F-150 Lightning 在北美地区的强劲销量,以及大众 ID.7 和 ID.4 在欧洲的强劲销量,均推动了 SK On 电池装机量的增长。

LG 新能源的电池主要用于特斯拉、雪佛兰、起亚和大众汽车等品牌的车型。今年前 5 个月,特斯拉销量疲软导致该品牌对 LG 新能源电池的装机量同比下降 13.3%。尤其在欧洲市场,中国 OEM 生产的电动汽车销量不断扩大,而特斯拉的需求却有所下降,这可被视为特斯拉对 LG 新能源电池装机量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得益于大众 ID 系列和起亚 EV 3 的良好销量,以及基于通用奥特能(Ultium)平台打造的雪佛兰 Equinox、Blazer 和 Silverado 电动汽车在北美市场的销量增长,LG 新能源的整体电池装机量仍同比增长了 14.3%。

另外,在今年前 5 个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榜单前十中,主要为特斯拉供应电池的松下是唯一一家日本企业,也是除三星 SDI 之外另外一家出现装机量下降的电池制造商。今年前 5 个月,松下的电池装机量同比下滑 12.9% 至 11.7 GWh,排名第八。受特斯拉 Model 3 和 Model Y 需求减少的影响,今年特斯拉销量出现下滑,而鉴于对特斯拉的高度依赖,松下的电池装机量也有所减少。但随着其 2170 电池和 4680 电池的升级,松下在北美市场的电池装机量预计将迅速回升。

面对美国近期对中国电池及原材料加征关税的政策,松下正在调整其供应链,并增加北美地区的本地化生产比例。值得注意的是,松下正致力于降低对中国材料的依赖,同时通过扩大本地采购确保新材料供应,并实现原材料供应链的多元化,以构建稳定的电池供应链。这些举措有望在未来推动其电池装机量的回升,以及增强其在北美地区的运营稳定性。

中外电池厂商市占率比拼中国增势依旧,日韩后劲不足

2017 年至 2024 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达 47.5%,这凸显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态势。进入 2025 年,这一趋势仍在继续。CleanTechnica 的数据显示,今年前 5 个月,全球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累计注册量达 718.9 万辆,同比增长 25%。

依托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两大电动汽车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今年前 5 个月的市占率持续提升,共占据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 55.5% 的份额,较今年前 4 个月增长 0.1 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的 52.6% 更是上涨 2.9 个百分点;尽管中创新航的市占率略有下降,从去年同期的 4.7% 降至 4.2%,但其排名仍实现了小幅度的提升;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和蜂巢能源的市占率分别同比增长 0.7 个百分点、0.5 个百分点和 0.9 个百分点,使得这三家上榜的中国电池厂商的市占率达到了 8.7%。这意味着,今年前 5 个月,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在全球市场的总市场份额高达 68.5%,较今年前 4 个月的 68% 再增长 0.5 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今年前 5 个月,韩国电池三巨头的电池装机量市占率已从去年同期的 21.9%、今年前 4 个月的 17.9% 进一步缩水至 17.4%,且 SK On 的排名也出现了下滑,中韩电池厂商之间的差距正持续扩大;与此同时,日本电池厂商松下的市场份额也仅剩下 2.9%,低于今年前 4 个月的 3.0%。

总体来看,在应对中国电池厂商日益强劲的竞争中,日韩电池制造商越来越显得后劲不足。尤其在日韩电池制造商非常依赖的美国市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变动对他们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以来,美国在政策方面经历了诸多变动,包括提前终止《通胀削减法案》(IRA)、撤销设定电动汽车目标的行政令以及通过减税法案、将于 9 月底彻底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等。美国这些突如其来的政策变化,对全球电动汽车供应链和市场需求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导致韩国的电池电芯及材料出口整体下滑。

鉴于此,日韩电池企业有必要制定防御措施,以应对美国政策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此外,从中长期来看,日韩电池企业还需进行结构调整和重组,以确保能满足不同地区未来的需求。

相关标签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