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三易生活 13小时前

打游戏也会“被上门”?复古游戏掌机背后的隐忧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名狂热的游戏玩家,有一天正在家里打游戏,边通过直播炫耀着自己的游戏和游戏机收藏,突然听到了敲门声。数分钟后,6 名警察搜查了你家,带走了你的游戏机收藏、并且扣留了手机,原因是因为你平日玩的大多都是盗版游戏。

其实,这并不是我们三易生活臆想的故事,而是在今年四月,发生在一位意大利视频博主 "Once Were Nerd" 身上的事情。就在近日,他发布了一条视频,向所有的支持者讲述了过去这几个月里的遭遇,并且表示很可能不得不关停自己的频道,此外还需要支付 15000 欧元(约合 12 万 5109 元人民币)的罚款。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在意大利打游戏也违法吗?当然不可能是这样。

此事的关键主要在于,Once Were Nerd 是一位以 " 复古游戏掌机 " 为主要内容的视频博主。关注过我们此前相关内容的朋友可能还记得,所谓的 " 复古游戏掌机 ",是一种本身只有硬件、而无专属软件生态的特殊游戏设备。它们往往内置了开源的游戏机模拟器软件,从而让玩家可以在一台掌机上玩到过去许许多多老主机里的经典游戏。

需要注意的是,开发 " 游戏机模拟器 " 的行为,甚至是销售这类产品本身,可能都并不违法。因为无论是基于 FPGA 的所谓 " 硬模拟 "、还是大家常见的软件模拟器,本质上都只是用如今的代码去构造 " 近似于 " 过往那些游戏机的运行环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模拟器的开发者不一定需要知道那些游戏机企业的内部数据。

当然,这也就意味着模拟器的 " 模拟 " 效果往往还做不到完美,但也正因如此,所以它们才可以被解释为一种对 " 技术黑箱 " 的探索,而非对相关企业内部代码的简单复制或逆向。

但不管是 " 复古游戏掌机 " 的销售方,还是它们的玩家群体都很清楚的知道,这些设备必须要有与之搭配的游戏软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些老游戏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指出一件事,那就是目前市面上其实有许许多多的 " 复古游戏掌机厂商 "。它们可并不是全都是小厂,还有一些如今已经做到具有相当影响力,甚至可以在正规展会登台展示了。很显然,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种 " 复古游戏掌机 " 所运行的游戏可能会涉及盗版问题,但为什么这类厂商还是能够堂而皇之地进行公开宣传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只要大家去看一下相关厂商的官网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研发 " 复古游戏掌机 " 的厂商,都不会具体宣传其软件部分。他们即不会细讲它们的模拟器是自研还是直接用了开源方案,更不会告诉玩家产品出货时,内部到底有没有预装游戏。而是只会说自己的产品外观有多么精巧、屏幕规格有多么适合这些老游戏,处理器和摇杆、按键经过了怎样的精心调校。

而且对于那些古老的游戏主机来说,玩家到底有没有合法的办法,来在模拟器或是 " 复古游戏掌机 " 上运行它们的游戏呢?其实是有的。

比如对于那些有着几十上百台不同的游戏主机,收藏了几千甚至几万套古早游戏卡带、游戏光盘的收藏家来说。他们自己花了真金白银买了正版游戏,为了不造成卡带或光碟的磨损,所以选择不玩 " 原版 ",而是将游戏 Dump(提取)出来,在电脑上用模拟器进行游玩,这就是完全合法的。

因为对于这类用户来说,他们已经拥有了合法的游戏本体,并且也没有进行盗版文件的传播,而仅仅是出于善意的目的才去使用模拟器和游戏 ROM。

但问题就在于,虽然研发游戏机模拟器合法、生产内置模拟器的硬件也合法,甚至在某些情况下 " 生产 " 游戏 ROM 文件也合法,然而一旦这些链条被串联起来,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一旦到了普通玩家身上情况往往就发生了改变。

比如,虽然 " 复古游戏掌机 " 厂商肯定不会公开宣传他们的游戏来源,但大家只要关注一下各电商平台上的相关商家就会发现,商家在销售时往往会以 " 套餐 " 的方式,将大量的游戏 ROM 文件或预装在机器里,或是以一张存储卡的形式额外提供。因为商家们很清楚,没有游戏的游戏机,消费者显然是不会买账的。

那么对于大多数 " 复古游戏掌机 " 的消费者呢?很显然,他们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正版古早游戏收藏。换句话说,就算他们想要通过合法的方式获取可以在模拟器上运行的游戏 ROM,也没有手段去实现。

如此一来,这实际上就相当于对整个 " 复古游戏掌机 " 行业来说,上游的软件开发者、硬件生产商都巧妙地规避了侵权责任,却将相关的风险一股脑地甩给了经销商和用户。

当然,按 " 常理 " 来说,执法部门的确不至于因为某个玩家 " 玩盗版 " 就上门。但对于前文所述的这类博主而言,当 Ta 们在互联网上对着 " 复古游戏掌机 " 侃侃而谈,客观上起到了产品宣传、盗版产业链推广作用时,自然也就难以避免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