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车市首个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车企,理想汽车凭借旗下车型在 SUV 市场的持续热销,成功实现月销量破万辆,并成为很多奶爸的首选车型。刚刚上市的 2025 款理想 L7 焕新版通过对配色、电池、底盘和辅助驾驶系统等方面的升级,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力。那么新车在日常实用性方面表现如何?本期《日常实用性测试报告》为您解答。
测试车辆:2025 款 理想 L7 Ultra 智能焕新版 官方指导价格:35.98 万元
一、功能性配置测试
评测车配备全车无钥匙进入功能,驾驶者携带智能钥匙靠近车辆,便可自动解锁,远离车辆时可以自动落锁。实测解锁和落锁过程都比较顺畅,并未出现失灵或是卡顿的情况;同时,评测车还支持蓝牙钥匙和遥控钥匙。
后备厢支持车内中控屏幕、遥控钥匙、车外按键、车外感应和语音开启。日常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表现令人满意。
发动机舱盖的开启开关位置位于驾驶位前部左下方,开启时需要先拉动开关两下,然后直接抬起即可。发动机舱盖采用双液压杆支撑,稳定性好,开启和关闭过程都比较轻松。
对于消费者来说,门槛离地高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上下车便利性。根据实测结果来看,评测车的门槛离地高度为 430mm,达到同级别车型上游水平,驾乘人员日常上下车非常便捷。
二、舒适性配置测试
座椅方面,评测车主驾驶座椅电动调节按键位于座椅侧面,调节按键位置合理。此外,评测车驾驶位和副驾驶位座椅支持记忆功能。舒适性配置方面,前 / 后排座椅均支持加热、通风、按摩功能。
在主驾驶座椅测试中,评测车的驾驶座椅最前端和最末端之间的距离为 265mm,处于同级别中游水平,座椅可调节行程中规中矩。
多功能方向盘支持电动上下 + 前后调节,前后可调节距离为 60mm,上下可调节角度为 11.7 °,均处于同级别中游水平。
评测车后排座椅提供了三个头枕,但仅两侧头枕支持上下调节。三个头枕面积接近,枕靠舒适性较好。
前排中央扶手采用对开式设计,造型规整且面积宽大,表面为软性材质包裹,触感不错。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能够为手肘提供有效支撑。
三、多媒体配置测试
评测车配备 4 个 USB Type-C 接口;其中,前排 2 个 USB Type-C 接口位于前排扶手箱内,后排 2 个 USB Type-C 接口位于空调出风口下方,布局合理但兼容性一般。
此外,我们对 USB 接口进行了测试。其中,前排 USB Type-C 接口充电功率为 9.78W 左右,电压为 5.114V 左右,电流为 1.913A 左右;后排 USB Type-C 接口的充电功率为 11.97W 左右,电压为 8.499V 左右,电流为 1.41A 左右。
随着如今智能车机愈发普及,越来越多的车型都配备了智能语音助手。对于 " 智能语音系统 ",我们通过以下四段固定话术,来评判语音交互系统在语音识别率、反应速度以及可控制功能等方面的表现。
1、我有点冷 / 我有点热
2、打开车窗 / 打开主驾车窗 / 打开天窗
3、我要听 "XXXX"(歌曲名)
4、我要去京版大厦
经过实测,因为配备分段式不可开启天窗,所以除 " 打开天窗 " 外,评测车能够识别并执行其余全部指令,语音识别准确,反应速度较快。同时,评测车还支持四区域语音唤醒识别、语音连续识别、可见即可说等功能,整体的使用体验感不错,达到了行业主流水平。
评测车在前排中控台下方还配备了 2 个手机无线充电板,位置设计合理,驾驶员拿放手机方便。同时,无线充电板还提供通风散热口,并支持语音开启和关闭。
四、空间配置测试
作为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空间测试方面,在此前的试驾文章《
向 " 智能生活舱 " 进化 试驾理想 L7 焕新版》,我们已经对其乘坐空间进行了体验,而此次将从日常生活中接触同样较多的储物空间及其便捷性等方面进行评测。
对于车内使用空间的测试,只针对前排触手可及的空间,不包括手套箱、中央扶手箱等需开启的空间。测试方法是将以下固定物品全部放置在前排的各个储物空间内,通过固定物品的放置情况来判断车辆储物空间的表现。测试选定的固定物品为:2 瓶常规大小的矿泉水、1 部大屏手机、1 支口红、1 个挎包、1 副墨镜、1 把折叠雨伞以及 1 包常规尺寸的抽纸。
经过实测,除墨镜外,其余固定物品均有合适的储物空间进行摆放,并且位置设计合理,拿放物品方便。
后备厢内部造型较为规整,地板平整度不错。后排座椅支持比例放倒,放倒后可以进一步拓展后备厢空间。对于评测车后备厢的基础数值,我们也进行了实测,开口长度为 920mm;开口宽度为 1190mm;后备厢进深为 1070mm;后备厢地台与顶部的垂直高度为 770mm。
五、安全性配置测试
在车辆前、后方视野测试中,车内所有座椅均已调整至最低状态,所测出的数据与驾驶者正常使用时均有一些偏差,仅供参考。
在测试前方视野环节,我们采用高 70cm 的桩桶作为参照物,随后调整车距,直至在主驾驶位可以看到桩桶上沿。经过测试,桩桶与车头最终测得的数据为 2.575m,在测试过的同级别车型中处于中上游水平。
后方视野测试中,依旧将桩桶固定摆放,随后移动车辆直至可以观察到桩桶上沿为止。经实测,评测车配备流媒体后视镜,后方视野所测得的距离为 8.645m,在测试过的同级别车型中处于上游水平。
外后视镜视野范围测试时,首先让测试人员分别站在左右后视镜垂直 10m 处,随即开始向左右两侧移动,直至出现在两侧后视镜最外侧边缘为止,测出其横向距离。随后通过公式计算,便可以得出后视镜视野范围的夹角角度。角度越大则后视镜视野盲区范围越小,反之则后视镜视野盲区越大。
评测车左、右外后视镜均采用普通镜片。经实测,左、右外后视镜视野范围分别为 27.7 ° 和 21.7 °,在测试过的同级别车型中,均处于中上游水平。
在雷达测试过程中,评测车的后雷达最远可在 1.195m 处感应到后方物体,后雷达功率表现较好。从实测数据来看,后雷达持续蜂鸣提示距离为 0.305m,表现未达到同级别车型平均水平。
前雷达最远可以在 1.125m 处感应到前方物体,雷达功率表现中规中矩;持续蜂鸣提示距离为 0.295m,表现同样未达到同级别车型平均水平。
评测车配备了 360 度全景影像和透明底盘 /540 度影像,方便驾驶员查看车辆周边情况。影像清晰度较好,车辆周围的畸变控制也比较合理,整体表现达到行业主流水平,能够减轻泊车时的压力。
车辆在日常使用中,经常会遇到转弯或者掉头的情况,这个时候车辆的转向灵活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了解爱车在原地掉头时所需的路面宽度,能做到心中有数,从而避免剐蹭等危险情况的发生。经过实测,评测车原地掉头的最小路面宽度为 10.585m,表现处于同级别中上游水平。
车内拉手对于行动不便的人来说很有必要,而且对于乘客在颠簸路面的乘车安全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经实测,评测车四个车门上方均配备车内拉手,表现令人满意。
六、电耗及充电测试
在实际测试中,将车内空调开启自动模式,驾驶模式为纯电优先。行驶路线途经城市道路和环路,平均车速为 60 ± 5km/h。到达目的地时,车辆表显的公里数增加 10km,纯电续航里程减少 12km,即平均每行驶 1km 消耗的纯电续航里程约为 1.2km。
此外,对于充电效率我们也进行了测试。实测人员使用快充桩充电 10 分钟后(波峰用电),续航里程增加 57km,充电功率最大为 85.09kW,充电速度较快。
总结: 作为一款主打家用车市场的 " 奶爸车 ",2025 款理想 L7 焕新版的实用性表现符合预期,特别是在前、后方视野和座椅舒适功能方面表现不错;不过,其在车内 USB 接口兼容性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综合来看,2025 款理想 L7 焕新版的实用性表现符合预期,可以满足家庭日常使用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