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2025 年上半年车企销量数据陆续公布,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愈发清晰。国产品牌在新能源转型的推动下强势崛起,而合资品牌则呈现出分化态势,部分仍依赖燃油车的根基维持市场地位。上汽大众便是其中典型。
从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发布的上汽集团 6 月份产销快报公告显示,上汽大众 2025 年 1-6 月累计销量为 52.3 万辆,同比增长 2.3%,其中 6 月销量 9.6 万辆,同比增长 15.1%。尽管累计销量实现增长,单月也延续了良好态势,但深入分析各品牌表现,仍能发现一些问题。
燃油车作为上汽大众的根基所在,其表现始终稳定且强劲。朗逸家族延续了 " 国民家轿 " 的传奇,6 月销量达 2.5 万辆,上半年累计销量 13.7 万辆。这款车型凭借二十余年积累的良好口碑,将德系工艺的可靠性与中国家庭对空间的需求完美融合,在 10-15 万级家轿市场构建起了难以撼动的地位,成为众多家庭购车的首选。
但是相比燃油车的风生水起,上汽大众纯电动车型的市场表现就相形见绌了。比较走量的大众 ID.3 上半年月均销量在 4000 台左右,在合资新能源领域表现能算合格,但放在国产纯电动车领域,就不算突出了。而销量最差的大众 ID.6 X,上半年月均销量仅有个位数,和国产新能源品牌的销量差距明显,在国产新能源品牌崛起的大环境下,上汽大众新能源板块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面对这一局面,上汽大众未来的发展策略至关重要。一方面,需持续巩固燃油车优势,依靠现有热销车型的口碑与市场基础,不断优化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品质与性能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更为紧迫的,要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与创新。即将上市的奥迪 A5L 若能凭借搭载的华为智驾系统与 EA888 Evo5 发动机打开市场,或许能为上汽奥迪乃至整个上汽大众的新能源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
但这远远不够,上汽大众需要从技术研发、产品布局、用户体验等多维度发力,加速追赶国产新能源品牌的步伐,补齐新能源这块短板,才能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中站稳脚跟,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