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华夏能源网
两大锂电材料巨头的 " 互诉 " 大战开启。
华夏能源网 & 华夏储能(公众号 hxcn3060)获悉,7 月 3 日晚,永太科技 ( SZ:002326 ) 公告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 " 永太高新 "),就天赐材料 ( SZ:002709 ) 侵害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名誉权的行为分别提起民事诉讼。永太科技、永太高新请求法院判令天赐材料停止侵害公司商誉,并分别索赔 5751.93 万元、1 元。
7 月 2 日晚间,天赐材料宣布,其子公司九江天赐就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件向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起诉永太科技、永太高新等,被告包括企业和自然人合计 12 人。九江天赐合计提出了 7 条诉讼请求,其中包括判令 12 名被告共同赔偿原告的经济损失 8.87 亿元并公开道歉等。
李胜在 2017 年 8 月 23 日进入九江天赐工作,2021 年 5 月 20 日离职,期间先后担任电池生产部工艺技术总监、生产运营总监、制造部总监、工厂厂长、电解质工厂总监、总工程师等职务。
天赐材料认为,从九江天赐离职后,李胜违反保密义务,与郑飞龙、永太科技、何人宝达成合作协议,将其非法获取的九江天赐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资料,运用于永太高新年产 13.4 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化项目中。
2025 年 2 月,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人民法院对李胜和郑飞龙作出一审刑事判决:李胜被判有期徒刑四年四个月,罚金 450 万元;郑飞龙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四个月,罚金 150 万元。此外,依法没收二人违法所得,并禁止李胜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三年内从事主要工作内容涉及案涉化工产品生产的相关工作。
基于此,天赐材料认为除李胜、郑飞龙外,永太科技、永太高新等也具有明显的侵权故意,应就其共同侵权行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而才有了 7 月 2 日天赐材料公告的诉讼。
不过,永太科技认为,天赐材料起诉永太科技及公司的目的是为了抢占市场,因而奋起反击。
永太科技在公告中称,天赐材料 " 在无明确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两年间多次向公众散布公司侵犯其商业秘密的误导性信息 "。永太科技明确表示:" 该案(李胜、郑飞龙案)二审中尚有大量事实需要进一步查明,一审判决至今尚未生效。"
公开资料显示,天赐材料成立于 2000 年,早期以日化材料(如表面活性剂)为主业。2010 年,天赐材料进入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凭借 " 电解液 + 六氟磷酸锂 " 的垂直一体化布局,逐步成长为全球电解液龙头。截至 2025 年,其电解液全球市占率超 40%,连续多年位居行业第一。
而永太科技成立于 1999 年,是一家以含氟技术为核心的全球领先氟精细化学品制造商,业务涵盖医药、农药、新能源材料及电子化学品等领域。
从财报来看,永太科技已连续两年亏损,2023 年和 2024 年分别亏损 6.2 亿元、4.78 亿元。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 1057.75 万元,但同比骤降 45.77%。而天赐材料业绩也是出现下滑,2024 年营收 125.18 亿元、净利润 4.84 亿元,分别同比下降 18.74%、74.4%。
这场诉讼战究竟谁会胜出,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技术创新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与认可。
截至 7 月 4 日收盘,天赐材料股价报 18.6 元 / 股,跌 1.85%,总市值 356 亿元;永太科技股价报 12.3 元 / 股,涨 1.15%,总市值 114 亿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