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游戏葡萄 28分钟前

腾讯游戏「扫地僧」,在暑期档杀疯了

让玩家能找到一片彼此共鸣的土壤。

文 / 秋秋

暑期档将近,《和平精英》又跑到了市场前列。

6 月 24 日,游戏公布了一组数据:五一首日,其「地铁逃生」模式日活用户突破了 3700 万。该数据在抬高搜打撤品类天花板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和平精英》在射击品类的领先地位。

其实,《和平精英》早就不是单纯的「战术竞技手游」了。

在地铁逃生之前,这款游戏就推出过战场模式、团队竞技、传统爆破、英雄射击、英雄爆破……只不过,当时大家更多觉得它只是掺一脚,试试水。

但当如今游戏地铁逃生玩法,仅用一年时间便取得 3700 万日活的成绩时,我们才明白一切或许没有那么简单:

其一,它已经成了射击品类最新热门玩法的有力竞争者。最近游戏推出全新升级的 PC 模拟器,也可能是想进一步参与 PC 射击市场的竞争。

其二,它早已定下了「射击游乐场」的进化路线并坚定推进。目前其在搜打撤品类的市场成绩,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01

射击游乐场

当听到地铁逃生 3700 万日活这组数据后,你可能会问:搜打撤玩法,凭什么在战术竞技游戏中火了?

这种感觉,有点像各大掌门在华山论剑,却被角落的扫地僧放倒了一片。

究其原因,或许得先看看地铁逃生的具体玩法。

过去我们聊搜打撤,提到最多的可能是紧张刺激、高风险高回报、拼操作拼策略——听着就挺硬核的。而地铁逃生在保留硬核爽点的同时,做了很多接地气、大众化的设计,可以说打破了大家对搜打撤品类的刻板印象。

比如局内玩家不用计算和整理背包格子,只要不超负重,什么都能捡,而且还能随时撤离,打不过就跑;局外,游戏设置了免费安全箱、更多的福利,且没有任何氪金要素,反而玩家在游戏本体积累的装扮等资产,可以免费在地铁逃生中使用。

计算负重的背包,免费的装备保护系统

这些优势,可能是吸引《和平精英》玩家,甚至其他游戏玩家愿意试一试的原因。

要知道,「试一试」背后,可是《和平精英》最高日活突破 8000 万的用户盘。因此,当地铁逃生的体验满足游戏玩家诉求后,该玩法获得的流量转化,也比其他竞品更顺利;除了游戏内的转化,新玩法也会带动很多主播、创作者传播和破圈,最终形成了游戏外的增量。

简单来说,地铁逃生的火热背后,是《和平精英》满足玩家需求(想体验搜打撤的乐趣)并获得反馈的缩影。只要游戏玩法足够好玩、符合玩家体验,这群玩家会用更具产品自豪感的态度,自发传播和邀请好友体验:" 刚好我玩的游戏,出了一个我想玩的玩法,那我必须得试试。"

回头来看,《和平精英》满足玩家需求的实践,远不止地铁逃生这一个案例,并呈现出了三大特点:

第一,小步快跑的产品迭代。

地铁逃生玩法上线后,葡萄君曾观察到有不少玩家许愿游戏推出「爆破模式」。不到三个月,《和平精英》上线了爆破模式,并在今年 4 月融合了英雄射击玩法,推出了「超体 - 核爆对决」的英雄爆破模式。

再比如这次夏日版本,地铁逃生迎来了一周年,团队推出了地图小、资源密集的新逃生模式「苏尔南冲突」;英雄战术射击玩法,则迎来了首位二次元导师「爆裂萌兔」;就连《和平精英》最早的战术竞技玩法海岛地图,也迎来了夏日主题的焕新升级。

第二,玩家体验大于产品创新。

《和平精英》很多内容的推出和迭代都重视玩家需求。比如上文提及的地铁逃生玩法的普适设计;再比如「超体对抗」中兼容玩家原有资产、体验习惯的设计(既保留英雄射击的英雄设定,又通过「导师」身份,让玩家可以用自己的角色体验技能)。

第三,对玩法进行长线迭代和生态维护。

因为新玩法带来的只是短期的体验,但如果其更新维护不及时,就容易让玩家感觉被冷落,玩法本身也会被打上蹭热度、拉活跃等功利性标签。只有当团队对公平负责,对待每种玩法,进行长期的内容更新和生态建设,才能赢得玩家信任,让每种玩法都能发挥应有的价值。

为庆祝夏日版本和超体新导师爆裂萌兔上线,游戏准备了线下三亚快闪活动,邀请了田曦薇为新版本代言

这种持续迭代(响应需求、优化玩法)+ 持续维护(长期运营生态)的策略,正是《和平精英》构建「射击游乐场」的核心动力。它让玩家相信:在这里,新推出的玩法有诚意、有乐趣;已有的玩法也会被珍视、不断进化。

如今,《和平精英》已经有了这样的雏形。

02

射击用户,没有忠诚度?

问题又来了,《和平精英》为什么非要成为「射击游乐场」?毕竟游戏推出的玩法越多,就越容易分散玩家的注意力,削弱游戏特色。

这里的关键在于:射击用户有着天然的迁移性。

甚至有人基于此给出暴论:射击游戏用户,没有忠诚度。这句话虽然夸张,但精准地表述了射击品类的困境。某射击游戏发行负责人也表示," 射击市场永远需要新选择,产品能否从红海中突围,还是要看足够特别,足够好玩。"

因此客观来看,射击品类的竞争压力很大,只有不断创新、变化,才能跟上射击玩家的需求,缺乏创新、一成不变的游戏很容易被取代。

几乎每天都在更新的《和平精英》

对《和平精英》而言同样如此,战术竞技虽是他们的起点,却远非终点。

游戏上线第二个月,他们就推出了主打丧尸复活、阵营对抗的「暗夜危机」模式,随后更是不间断地推出了极寒模式、极限追猎、「圈中圈」模式、军备团竞……这些新玩法凭借创意设计,给玩家带来了不同的心流体验——相比分流,它们更大的价值在于延续产品成绩,使游戏不断有破圈话题,形成庞大而丰富的用户生态。

自上线以来的创新迭代正反馈,也坚定了团队的信心。项目组成员 Kim 就曾告诉葡萄君,2022 年时团队明确了「平台化,射击 +」的产品路线——这一年,也是他们放开手脚,推出超体对抗(英雄射击)、开启绿洲启元(UGC 创意工坊)共创征集的一年。

可以说,「游乐场」的长青形态是客观情况下,团队主动追求的结果。对这一目标的追求,也让《和平精英》形成了独特的长线形态。

一是游戏玩法设计足够扎实。

毕竟「射击游戏用户没有忠诚度」,只有牢牢把握住用户喜好,才能在品类竞争中持续领先。暑期《和平精英》推出全新升级的 PC 模拟器,或许就是希望趁着跨平台的市场趋势,将游戏的玩法优势和用户生态过渡到 PC 端。

说是 PC 模拟器,其实《和平精英》在 PC 端做了很多视听、光影、UI、操作等方面的升级。

不少玩家反馈,PC 模拟器的体验,已经不亚于一些原生 PC 设计大作——在 WeGame 上,《和平精英》PC 模拟器自上线后,就长期位于平台热度榜 TOP 3,玩家好评率为 78%,不少玩家称游戏质量提升明显,官方优化迅速。

WeGame 玩家对《和平精英》PC 模拟器的评价

二是不同玩法并行带来的独特用户生态。

3700 万的地铁逃生日活、超体对抗等玩法的爆火,甚至游戏推出的各种离谱抽象联动,都在证明:《和平精英》的玩家画像已经不局限于战术竞技玩家,而是囊括了搜打撤、爆破团竞、娱乐休闲、二次元等多种兴趣圈层的群体。

这些玩家在「游乐场」中形成了互补共生的独特生态,也带来了内容自生能力。《和平精英》玩家不用过度强制激励,就会自发根据新玩法、新体验创作越来越多样的新内容。比如游戏头部顶流主播 @难言言 x,就从战术竞技玩法过渡到了地铁逃生玩法,并创作出了许多在 B 站数百万播放量的内容;

更广泛来看,目前《和平精英》地铁逃生玩法的抖音话题量已经突破了 500 亿次,超体对抗超过 70 亿次……这些数据,印证了不同玩法强大的引流和扩圈效应。

03

结语

当前,流量争夺加剧的环境下,用户是否能够长期的存留在一个游戏内,形成固定的使用习惯,成为影响游戏寿命和上限的关键。超大 DAU 游戏的优势,则在于高粘性用户的聚集,让游戏本身的可能性和规模,比很多游戏平台都要大。

某种程度上,长青游戏不仅仅是游戏,而是成为了聚集玩家的「平台」。

如今《和平精英》的数据、对品类的影响,或许只是一个切面:短期来说,它展现了游戏在暑期档射击品类中竞争的领先优势;长期来看,它更像是射击品类面对市场竞争的新解法——通过持续的玩法创新,让不同玩家都能找到一片彼此共鸣的土壤。

所谓长青,重点可能不只是能在山巅上停留多久,而是能否将手埋进土里,为玩家创造一个值得停留的世界。

《和平精英》的「玩法世界」(官网故事站)

游戏葡萄招聘内容编辑,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详情

推荐阅读

鹰角音律联觉 | 苏丹的游戏 | 星穹铁道音乐会

成都慢半拍 | 漕河泾「抬棺人」| 91ACT 复活

对话射雕制作人 | 33 号远征队 | 黑暗世界:因与果

游戏行业书籍推荐: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公众号

(星标可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和完整封面)

相关标签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