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金融市场史册的一天!
2025 年 6 月 24 日,香港中环的摩天大楼群见证了一场静默的变革——国泰君安国际正式获得香港证监会升级版牌照。
客户将可在国泰君安国际平台直接交易加密货币、稳定币等虚拟资产。
在监管与创新浪潮持续拉锯的关键节点,中国香港率先打破稳定币监管僵局,无疑释放出极具前瞻性的信号。
这一破冰之举,不仅意味着监管层对数字货币从观望转向规范引导,更折射出整个行业生态即将迎来系统性变革。
此背景下,中国首次在法定框架内为稳定币发行机构颁发 " 数字资产服务牌照 ",绝非孤立的政策动作,而是在全球金融数字化浪潮中,以制度创新为锚点,为全球金融秩序重构注入中国方案的关键落子。
这种从监管试点到制度建设的跨越,恰似点燃了市场信心的火种,迅速在资本市场激起千层浪。
上半年 A 股市场稳定币指数以 76% 的涨幅领跑全市场。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金融科技 ETF ( 159851 ) 近一年净值飙涨 116.17%,在全市场指数基金中登顶冠军宝座。
金融科技 ETF 为何能领跑?
这与其底层资产的表现密不可分。
01
稳定币引爆金融科技
今年以来,稳定币成为全球市场热点。
" 稳定币第一股 "Circle 上市仅 12 个交易日,暴涨 750%。
近期美国、中国香港等地方相继推出稳定币法案,有望推动稳定币市场健康发展。
科技巨头也纷纷入局稳定币。近日,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表示,京东正筹备在全球主要货币国家申请稳定币牌照。蚂蚁国际也称,将于相关通道开启后尽快提交牌照申请。
表面上看,稳定币是一种金融创新,实际上是大国金融的另一种博弈。
何为稳定币?稳定币是一种通过锚定法币、商品或其他资产,实现价格稳定的加密货币。
其应用场景包括加密货币交易、跨境支付、RWA 交易等,如在跨境支付场景中,稳定币可以实现秒级到账并大幅降低成本。
从货币格局看,稳定币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货币体系的竞争与重塑,成为各国在数字经济领域货币竞争中的战略工具。
有学者指出," 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全球货币体系最大变革。"
当下,美元稳定币占市场主导地位。DefiLlama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7 月 1 日,全球稳定币总共有 267 种,总市值超过 2538.74 亿美元。其中,USDT ( 1587.54 亿美元市值 ) 及 USDC ( 612.19 亿美元市值 ) 合计占到稳定币总市值的 86%。
中国香港率先推出稳定币条例并启动试点,光大证券认为稳定币或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链上支点。
若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在香港或其他地区得到发行,或将提供人民币国际化的一种新路径。
尽管美元霸权仍难撼动,但区块链领域的规则重构,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 " 换道竞争 " 的可能性 —— 通过稳定币拓展使用场景、嵌入全球支付网络,有望在百年变局中重塑国际货币竞争格局。
稳定币的风吹到了 A 股市场,相关概念股暴涨,四方精创今年上半年股价飙涨 210%,恒宝股份、翠微股份、京北方的股价均实现翻倍。
稳定币这波暴涨,助力金融科技 ETF ( 159851 ) 在 6 月份劲涨达 18.64%,位居市场前列。
究其原因,金融科技 ETF ( 159851 ) 的标的指数中," 稳定币 " 概念含量高达 23%,在全市场 ETF 中排名第一。
02
116.17%!金融科技 ETF 登顶冠军宝座
纵观 ETF 市场,热门 ETF 品种——金融科技 ETF ( 159851 ) 近一年净值飙涨 116.17%,登顶 ETF 近一年涨幅榜冠军宝座。
历史上的大牛市中,金融科技板块常扮演 " 放大器 " 的角色,板块弹性十足,对流动性改善反映极为敏感。
这种弹性源于基因层面的优势:互联网券商的 β 属性与金融 IT 的顺周期特质在此完美融合。
牛市周期中,互联网券商的利润增长曲线近乎指数级,金融 IT 供应商有望受益于牛市中券商对于 IT 投入的增加。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板块轮动,更是科技赋能下的金融业态革命。
眼下,市场也正经历着一场资金史诗级迁徙。
今年 5 月,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跌破 1%。
中信证券在《见证历史》一文中提及:当下我们正处于降息的上半场,利率下行的大势所趋下,告别 " 利息依赖 ",是每个人需要做出的积极应对。
文中提出两点改变:一是学会拥抱波动、承担风险;二是打开多元资产配置视野:存款式理财已逐渐被多元化资产配置所替代。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指出,中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依赖存款利息,国内财产净收入中有 80% 来源于利息,仅有 10% 来自企业分红。相比之下,其他 38 个国家的平均分红占比达到 55%。
当国内居民 160 万亿元存款开始寻找出口,资本市场成为承载洪峰的容器之一。
金信期货认为,当前 A 股正迎来 " 经济修复 + 利率下行 + 存款搬家 " 的三重驱动,上证指数突破 3400 点标志着新一轮上涨空间打开,居民财富再配置的历史性转折与全球宽松周期形成共振。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沪深两市成交额已连续 23 个交易日突破 1 万亿元关口,A 股市场总市值攀升至 100.02 万亿元,较 2024 年末上升 6.5%。
在稳定币爆火、市场流动性的加持下,截至 2025 年 7 月 1 日,金融科技 ETF ( 159851 ) 近 10 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额 7.14 亿元,6 月份日均成交额高达 7.51 亿元;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其最新规模为 57.31 亿元,不断创出新高;其吸金力、流动性和规模均位居同指数断层第一。
历史的回响与未来的序章
当金融科技 ETF 的净值曲线划破历史天际线,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资本市场的狂欢,更是一场重塑人类文明形态的时代巨变。
回望历史,那些在时代洪流中崛起的商业传奇,无一不是深刻洞察了时代前进的方向。
洛克菲勒家族在蒸汽时代向电气时代过渡时,敏锐投身于石油管道,从而在能源领域开疆拓土;贝索斯于互联网颠覆世界之际,将目光投向云端数据,缔造了电商与云计算的商业神话。他们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对时代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
如今,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交汇点,需要的不是对技术的盲目崇拜,而是对时代的清醒认知。
当聚光灯投向这个关键节点,个体的选择固然重要,但更根本的抉择在于——是否站在了正确的一方。
风险提示:
上述内容仅反映当前市场情况,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不代表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基金投资收益的保证或任何投资建议。指数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购买任何基金产品前请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请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