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36氪 13分钟前

奇绩创坛投了家电动飞行器公司,「空天探索」要把 eSTOL 卖到海外多国市场

文 | 刘婧琼

编辑 | 阿至

封面来源 | 企业提供

36 氪获悉,智能化中型电动飞行器研制商深圳市空天探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空天探索 ")宣布完成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奇绩创坛、某战略产业方投资,多维资本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所筹资金将用于首款机型 L400 的研发投入。

空天探索成立于 2024 年 8 月,专注于航空电动化、智能化中型飞行器的研发与制造。创始人为中国航空研究院硕士,先后就职于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大疆、中航金城等航空和无人机企业,负责过农业无人机、工业级 eVTOL、eSTOL 项目的总体研发。团队核心成员来自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沃飞长空、大疆,拥有丰富的总体气动、飞行载荷、结构强度等领域经验。

据创始人介绍,空天探索的发展策略为 " 从农业起步,后逐步拓展至其他场景 ",其首款面向大农场的 eSTOL 农业无人机 L400 已完成设计,进入生产制造阶段,预计 7 月底完成组装下线。目前,L400 已获得海内外多个客户意向订单。

L400 全电短距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瞄准大农场,全栈自研飞控和动力系统

对比传统手动喷洒和地面机械作业方式,农业无人机能有效降低人工成本、用水量、农药使用量,进而降低整体农业植保的运营成本。

目前市面热销的多旋翼机型多适用于中小地块作业,针对万亩以上大农场,现有农业无人机需频繁转场,作业效率不及传统农业大飞机。而传统农业大飞机存在运营成本和门槛高、农药使用效率较低、无法夜间作业等缺点。大农场主需要一款在作业效率上媲美农业大飞机,同时在运营成本和使用门槛、简易程度上媲美多旋翼农业无人机的综合性产品。

瞄准万亩以上的大农场主需求,空天探索推出了 L400 全电短距起降固定翼无人机(eSTOL)。官方数据显示,L400 起飞重量 850kg,起降距离 150m,可实现乡村土路 / 草地 / 简易公路起飞。根据团队测试数据,L400 较竞品缩短了 60% 的起飞距离,提高了 20% 商载系数,BOM 成本降低 30%,运营成本整体下降 40%,同时作业效果提升 15%。

短距高效起降的实现,得益于空天探索自研的分布式电推进动力系统。创始人表示,高压分布式电推进系统,搭配多余度设计和 AI 算法优化,使得动力系统的物料和维护成本大幅度减少,安全性也得到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空天探索全栈自研的 eSTOL 飞控系统中引入了很多汽车领域技术,包括采用车规级芯片、模块化算法、自研基于自动驾驶引擎的软件架构设计等,这也是团队在为未来研发载人机型提前做准备。

" 我们最终目标是要把汽车那一套成熟的体系平移过来,希望之后做载人机型时,也能像特斯拉一样给客户提供冰箱、彩电、大沙发、OTA 智能化升级等多个选项。" 创始人补充道。

主攻海外市场,已获多个意向订单

在商业化上,空天探索采用" 海外市场为主,国内市场为辅 "的策略,原因在于海外万亩以上的大农场保有量远超国内,且其经营模式高度机械化。

海外市场需求量大,但竞争程度有限,目前空天探索主要竞争对手是空中拖拉机等传统农业飞机厂商美国 Pyka 等新锐。谈及三者的对比,创始人认为空中拖拉机是上世纪 70 年代设计的传统农业大飞机,没有智能化功能,与 L400 存在技术代差;Pyka 产品虽同为采用智能化技术的电动固定翼无人机,但 L400 依托国内供应链,成本更低。

据悉,目前 L400 已收获俄罗斯、澳大利亚、中亚、美国等多个海外客户意向订单。

创始人提到,待 7 月底飞机组装完成后,空天探索计划在 9 月进行 L400 首飞,到年底前公司还将完成一次产品的优化定型,为明年量产和运营做准备。

待完成 L400 试飞后,空天探索计划于下半年开启第二轮融资。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36氪

36氪

让创业更简单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