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财联社-深度 7分钟前

聚焦债市“科技板”新政三大方面,上交所开展详尽解读,披露多项措施优化细节

财联社 5 月 14 日讯(编辑 李响)债市 " 科技板 " 新政策持续成为近期热门话题,相关政策出台不断。

今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简称《政策举措》),就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等七个方面提出了 15 项举措。

《政策举措》将推动更多金融资源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引导金融资本更多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切实破解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堵点难点问题,实现科技金融 " 破题 "。

此外,上交所今日就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简称科创债)政策举办了专场交流会,从发行主体类别、拓宽募集资金使用范围、简化信息披露、配套支持机制等多个方面对债市 " 科技板 " 新政进行解读。

上交所表示,目前上交所发行科创债总规模达 1.1 万亿元,中长期科创债占比超过 60%,是中长期科创债发行的主战场。上交所在科创债配套发行方面进行了多项措施优化,包括做市扩容、抵押折扣系数上浮等,提升科创债市场融资效率和流动性。

在监管机构看来,作为此次科创债新政新增的发行主体,证券公司要积极发挥一二级联动服务能力,优化信用债市场发行定价机制的同时,保持耐心资本的长期属性,规避短债长投资金错配的风险,为持续改善市场生态发挥积极作用。

政策解读围绕三大方面进行

据了解,科创债今年最早于 3 月 6 日提出,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将创新推出债券市场 " 科技板 ",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丰富科技创新债券的产品体系。

2 个月后的 5 月 7 日,潘功胜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债券市场 " 科技板 " 的相关政策和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简称《公告》),对科创债发行提出 13 条具体举措,紧接着上交所、交易商协会等相关部门迅速发布配套通知对公告要求进行落实。

上交所在交流会上表示,本次活动旨在解读上交所债券市场支持科创债的相关配套政策,同时对市场机构和企业关心的具体问题进行解答。

财联社梳理发现,本次交流会内容紧扣交易所新政文件中的框架设计,在发行主体和募集资金使用范围、简化信息披露安排、完善配套支持机制三大方面进行解读。

上交所中长期科创债发行全市场占比已超过 60%

在发行主体和募集资金使用方面,上交所在会上表示,《公告》明确了三类机构可以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投融资,不过除金融机构以外的两类主体此前已经涵盖在上交所 4 类主体名单里。因而对于上交所债券市场而言,新增的其实是金融机构这一类主体。

据了解,自科创债试点工作以来,上交所在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提升企业信息披露水平和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自 2022 年 5 月以来,截至 5 月 9 日,上交所累计服务了超过 300 家企业,发行科创债总规模达 1.1 万亿元,其中上交所中长期科创债占比超过 60%,已成为中长期科创债主战场,并保持着每年超 60% 的高速增长。

与此同时,科创债发行利率成本降低,以 2024 年发行的 5 年期 AAA 级科技创新债券为例,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与同期限同评级的普通债券相比,低了 20bp 左右。

上交所在会上透露,目前上交所已逐步形成单独的科创债业务板块,所有科创债都以 K 打头作为单独的标识,同时建立了独特的一二级联动机制,包括做市商机制,进而提高科创债的流动性。

科创债做市券门槛调整至 20 亿元,鼓励券商开展一二级联动服务

在完善配套支持机制方面,上交所在本次交流活动中进行了详尽解答。

其中在支持科技创新债券质押融资方面,目前上交所对于科创债的抵押折扣系数可以在债券各档位对应折扣系数取值基础上适当上浮,这对于总资产、营收、资产负债率这些指标相对不那么突出的发行人是比较大的支持举措。

此外,上交所还适度调整了科技创新债券纳入基准做市券的门槛,从原先 30 亿元规模调整至 20 亿元,旨在为科创债扩容增强科技创新领域支持力度提供较为宽松的政策空间。

据财联社了解,债券做市业务是指做市商在交易所债券市场持续报出做市品种的双边买卖价格,以及对投资者的询价请求进行回复,并达成交易的行为。按债券市场特点引入分层机制分为基准做市和自选做市。其中上交所基准做市业务于 2023 年 2 月上线,目前基准信用类债券包括规模在 30 亿元以上的公司债券,以及规模在 20 亿元以上的科创债。

上交所在本次活动中介绍,目前上交所仍在继续开展市场调研,会就反馈情况进行进一步调整,尽最大力度为科创债做市提供支持,同时鼓励证券公司为科技创新债券提供承销与做市报价联动服务,以减少流动性溢价,降低发行成本,提高债券承销业务的附加值。

据上交所官网显示,目前证券公司科创债做市商已有 17 家,其中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做市数量排名靠前。

图:科创债做市商名单

数据来源:上交所官网,财联社整理

另据上交所数据统计,截至 4 月底,科创债基准做市券已有 153 只合计 3688 亿元,去年以来已新纳入 112 只合计 2739 亿元。

证券公司科创债规模不占用额度,要避免短债长投错配风险

在引导投资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债券投入方面,上交所表示,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创设科创债 ETF 已在推进当中,同时支持科创债 ETF 通过质押做市等机制提升流动性,并支持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对科技创新债券以及科技创新债券相关产品的配置,同时支持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创设投资与创新债券或者挂钩科创相关指数的专项资管产品。

对于引导证券公司加大对科技创新债券投入方面,上交所表示,目前证券公司发行科创债不设置体量规模门槛,中小券商同样可以发行,此外科创债的发行规模单独计算,不占用证券公司的中长期额度上限,同时募集资金仍可用于置换发行前 12 个月内科创领域的投资支出,资金使用的灵活度很高。

" 不过需要鼓励发行人以中长期期限为主,避免出现短债长投资金错配的风险,也符合科创领域耐心资本的长期属性,同时募集资金用于科创领域的比例应不低于 70%",上交所表示。

比如说,证券公司发行科创债的募集资金也可能包括母公司自营部门用于二级市场直接投资科创股票,由于二级市场流动性比较强,若买卖前后对于科创领域的持仓量低于 70%,也会纳入监管考察范围,此外在资管新规下,科创债融资本质仍是资本消耗型业务,仍要遵循不超过 10% 的监管限制,避免过度加杠杆。

交流会最后,上交所表示,将继续坚持科创导向,持之以恒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支持机制,不断提升制度的包容性、适配性。同时,深入开展 " 三开门 " 服务,加大调研和沟通力度,持续改善市场生态,积极营造一二级联动、投融资协同的市场环境。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