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36氪 1小时前

零一万物联创戴宗宏离职创业

文|周鑫雨

编辑|苏建勋

《智能涌现》独家获悉,零一万物联合创始人、技术副总裁戴宗宏于近日离职创业。在零一万物期间,戴宗宏负责 AI Infra 团队,主要解决大批量并行训练时的系统瓶颈,提升训练效率,降低训练成本。

据了解,戴宗宏的创业项目,在近期获得了创新工场的投资。

关于上述信息,零一万物回复《智能涌现》:零一万物联合创始人、技术副总裁戴宗宏数月前在创新工场支持下再次创业。截至目前,零一万物今年整体收入已达数亿。公司将不断上线更多的应用,也会根据市场 PMF 对项目进行快速调整,包括加强投资部分业务、鼓励有商业化潜力的项目进行独立融资,也包括关停部分项目。

AI Infra 团队,曾是零一万物的骄傲。2023 年公司成立之初,零一万物创始人李开复曾多次对外表示,做过大模型 Infra 的人比做算法的人才更稀缺,零一万物拥有一支行业稀有的 AI Infra 技术团队。

作为零一万物 AI Infra 团队的带头人,戴宗宏是国内少数具有大模型 Infra 经验的技术人才。加入零一万物之前,他曾任华为云 AI CTO 及技术创新部长、前阿里达摩院 AI Infra 总监。由他组建的零一万物 AI Infra 团队,核心成员来自阿里、华为、微软、商汤等公司。

高性价比,曾经是零一万物在模型行业中主打的特色——这主要依赖于 Infra 层对训练效率的优化。据了解,零一万物 AI Infra 团队在两个月内就完成了千卡 GPU 集群和配套系统的设计、搭建和交付。

在采访中,李开复曾表示,通过 AI Infra 的优化,零一发布的大模型 Yi-34B 的训练成本下降了 40%。

情况在 2024 年下半年急转直下。这段时间,零一万物经历了 AI 应用业务探索的的阻滞,以及模型进展的不顺。

知情人士称,零一万物在技术路线判断上,也曾经出现过失误。这直接导致了零一万物没有及时跟进后来成为主流的 MoE(混合专家模型)架构——直到 2024 年 10 月 16 日,零一万物才发布了新的旗舰大模型 Yi-Lightning。

但彼时,在高性价比的赛道上,已经盘踞了字节跳动的豆包、DeepSeek 的 V2 等高性能模型。Yi-Lightning 的出现,并没有如愿获得市场上的声量。

随后,便是团队的缩减、分拆,以及主动退出大模型的竞速,断臂求生。《智能涌现》曾独家报道,2024 年 12 月底,零一万物的模型预训练和 AI Infra 团队先是被裁撤,而后整并入了阿里的通义和智能云团队。

戴宗宏的离职,在零一万物裁撤 AI Infra 团队后,并不令人意外。团队调整后,零一万物的业务重心转向 To C 的 AI 搜索应用 Bigo,以及 To B 的模型解决方案——一名知情人士对《智能涌现》评价:" 留给技术人才的业务空间并不大。"

2024 年下半年以来,零一万物已经出走了李先刚、黄文灏、潘欣、曹大鹏等联创和早期核心成员。2025 年初,零一万物早期成员、AI 视频混剪项目负责人蓝雨川,也离职创业。

欢迎交流!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36氪

36氪

让创业更简单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