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ZAKER陕西 03-11

【今西安】和一个网约车司机聊了聊 原来他是开公交车的

据说,现在很多公交车司机都转行开网约车了。

据说只是据说,直到亲见,终于发现传言非虚。

知道公交公司和公交司机的日子不好过,没想到,比想象的更严重。

那天车限行,地铁又不在运行时间,便叫了一辆网约车。上车没走多远,就发现了这个网约车司机,和之前乘坐的网约车大为不同。

这是个中年男子,微微有点发胖,上车后除了例行的核验信息,并没有多余的什么话。然而,在车辆开始行驶后,他的很多动作细节,便显示出与众不同来。首先,他的动作很规范,换挡,打转向灯,该有的一个步骤都不会少。尤其是遇到斑马线的时候,他都习惯性地刹车减速,哪怕斑马线上并没有行人通过。以前坐过的网约车,可没遇到司机有这习惯好耐性。

不免就产生了一些好奇,便主动搭话聊了起来,这一聊,才发现,这个技术娴熟、习惯良好的网约车司机,原来还是个公交车司机。

这位中年大哥,大概是性格的原因,又因为之前的职业缘故,即便我主动搭讪,他也并没有太多的话,很多问题都一笑而过。不过,这短短的笑里,分明苦笑的成分更多。

从与他交谈的零零碎碎中,大致,可以勾勒出下面这样一个故事。

他是被迫转行开网约车的。因为,公司眼见着一个月比一个月难场,公交司机的活路眼见着一个月比一个月少,收入自然是一个月比一个月少。几个月前,公司干脆直接跟大家说,除了极少数特殊人员,全员要轮流出去 " 干副业 " 了,确切地说,就是出去开网约车。具体什么平台不做限制,可以由公交公司统一租车,也可以用自己的私家车注册去跑。每三个月轮换一批,轮换到期再回公交公司上班。这位大哥,就这样从公交车司机,变成了网约车司机。

至于一批轮换多少人,开网约车的收入怎么样,这三个月的工资怎么算社保怎么办,三个月满了能不能顺利再回到公交公司开公交车,这位大哥要么苦笑,要么摇头。

他说,以前也有同事自己主动提出请假出去开网约车的,公司那时候是举双手欢送。现在,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是一刀切往出撵让去开网约车。还有一部分同事,因各种原因实在很难在网约车的行业里立足,便只好去送快递,送外卖。

这位大哥也许不善言谈,也许心有顾虑,但是,网络上,有关西安公交司机去开网约车的话题,已经成了热点。

悲哀的是,从各种信息来看,公交司机跑网约车,大部分人都是打掉牙往肚子里吞的辛酸泪。

在一个公交司机的吐槽抖音下面,跟帖的很多都是跑网约车的公交司机或者家属。一个自称被迫跑网约车的公交司机说,并不是跑多少挣多少那么简单,除了网约车平台的这样那样要求,公交公司还要搞考核。自己从早上 6 点跑到晚上 9 点,依然还完不成任务,月底一算账,没赚钱还赔钱。

有人说,好不容易熬到三个月的轮换期满了,却等不到公交公司的复工通知,一问,单方面给延长到半年了。

有人运气好,三个月满了是接到了回公交公司的通知,但是,回去了却要从实习车开始。几十年驾龄的老司机,无奈和无力,只能化作心里的苦水眼里的泪水。

一份网上流传的公交公司文件,也佐证了众多开网约车的公交司机的说法。

这份名为《西安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加强对共享网约车驾驶员管理的通知》,除了对共享网约车驾驶员(当然是公交司机转型的,别的网约车驾驶员它凭什么管)的行为规范做了各种要求,还对绩效考核做了明确的规定。

从上述文件看,开网约车的公交司机们,收入并不高。

作为一个外人,恕我从这份文件里,只看到了冰冷和残酷。

公交公司的日子不好过,大家都知道。

公交公司的日子不好过,公交公司比谁都知道,却还不愿意公开承认。

这里面,有轨道交通覆盖面越来越广越来越密的客观影响。

以我为例,原来要去曲江池,50 分钟等不来一辆 121 路公交车,到后来干脆彻底没了。只好舍近求远,多走不少路,然后再苦等十几分钟甚至二十几分钟等一辆 270 路公交车。现在,地铁八号线开通了,一站直达寒窑,出口就在曲江池边,不用苦等,走路还少,还不堵车不晕车。就算地铁的费用至少是公交车的两倍,我只要没被门夹头,也绝不会为省块把钱不坐地铁苦等公交。

但是,就没有公交公司自身的内因吗?

地铁虽然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了,但是,需要公交补充的地方依然很多,公交公司又是怎么做补充的?是无缝驳接还是各走各路,是快速衔接还是一等就是大半天?这些锅,总不成让地铁背吧?把一大波公交司机都撵出去开网约车了,主旨是减员增效吧,员是减了,效果呢?是增加了效率,还是提升了服务?实际上,依然是等车等到花都谢了。长此以往,只能在公交车越难等越没人坐、越没人坐公交车越难等的恶性循环里不断转圈。

诚然,公交公司这些年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各种功能的定制公交、把公交车推向婚庆市场当婚车、开设面向社会的修车店等等。这些,固然是开源的积极举措,但与 " 公交 " 的定位尤其是与普通乘客的距离,却一点也拉近不了。现在,再把一帮开了大半辈子的公交司机撵去开网约车,寒的,何止是公交司机们的心。

公交公司这单位还自尊敏感的不行,听不进去人说它一点不是,哪怕是建设性的意见都不愿意听。之前,我们从行驶稳定性、时间保障性、乘客体验度等多个维度给公交公司乃至城市管理都提了一些建议,怎奈好心被当成驴肝肺。城市管理部门倒没见说啥,公交公司愣是把建议当 " 找茬 ",又是这投诉又是那举报。各种投诉举报自然是没有什么用的,因为我们引用的数据都是公交公司各种公开的数据,我们列举的事实要么是亲身体验要么是媒体公开报道,我们所提的建议(不是意见)也是站在一个市民乘客角度的认真思考,也许不够精准,实施起来还要考虑更多的方方面面不容易,但无论如何也是出于一片好心也是认真的思考诚挚的建议,怎么就让公交公司恼羞成怒了呢?!

想想,真是心寒。

心寒着心寒着,发现又好久没坐公交车了。对我一介草民来说,当今时代好像离了公交车真没什么影响,只是,可怜了那些上有老下有小人到中年被撵去开网约车的公交司机们!

来源 / 今西安

相关标签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