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电动湃 09-09

智能驾驶的「终极进化体」是这样?

在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当下,端到端俨然成为单车智能最大化的体现。

但如果还想进一步的提高智能上限,则需要考虑车路云一体化。尤其是今年,智能网联汽车高速发展,各地纷纷抛出利好政策。

今年 5 月,北京发布近 100 亿元 " 车路云一体化 " 新基建项目规划,随后在 7 月,新基建项目规划中的 "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 3.0 扩区建设项目路侧智能感知设备招标项目 " 公示中标候选结果,三家公司入围。

6 月,武汉的 " 车路云一体化 " 重大示范项目获得批准,备案金额达 170 亿元。另外,福州、鄂尔多斯、沈阳、杭州等多个城市也已启动相关项目招标。

就在最近,陕西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陕西省加快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旨在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的建设。

通常来说,车、路、云三方各自为政,但又互为对方的最大助攻。

车辆能够收集自身周围的信息,比如道路状况、交通信号和其他车辆的情况,并将这些信息发送到云端或路端系统。

云端是数据处理的部分,是一个强大的在线平台,用于接收和处理从车辆和道路基础设施收集的数据。再通过分析这些数据,生成有用的信息,如实时交通流量、交通拥堵预测,并将结果返回到车端或路端系统,提供优化建议或指令。

路端主要为边缘计算,能够快速分析和及时响应,更能够有效改善道路拥堵等问题。

这样一来不仅是单车智能,还是车车协同,甚至能够实现车辆、交通、城市的深度融合。

目前来看,比较发达的汽车产业国家,都在这方面有相应的布局。

近期,美国交通部(U.S.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USDOT)对外正式发布了 C-V2X 车联网技术国家部署计划《Saving Lives with Connectivity: A Plan to Accelerate V2X Deployment》。

该计划提出在 2024 年至 2036 年(总共 12 年时间内),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在美国全国加速 C-V2X 车联网全国部署。

目标至 2036 年,建成覆盖美国全国范围的 C-V2X 蜂窝车联网,高速公路实现 100% 覆盖,75 个大型主要城市十字路口覆盖率达到 85%,其中大多数地区能够提供弱势交通参与者安全服务。其他国家或地区,像日本、欧盟也是布局已久。

所以说,无论是智能化产业做防守,还是做主动引领," 车路云一体化 " 这座高峰,我们都会努力去占领。

事实上,近几年," 车路云一体化 " 到底该怎么演化,也一直在发展与变化中。比如,相比车端、路段来说,云端的重要性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理想汽车智能驾驶研发副总裁郎咸朋坦言称," 我们深刻理解做人工智能,除了要建立各种平台体系外,最终大家要竞争就是算力和数据。"

同时他表示,特斯拉从不担心自己的技术路线被学习,就是因为特斯拉相信其他企业无法超越其算力和数据。

细细想来,这番言论也不无道理。

在智能世界中,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智能翻译到数字世界就是 " 数据 + 算力 + 算法 "。

经过各个大厂算法工程师兢兢业业的内卷,算法的差距正迅速缩小。下一步,再争夺的,就是算力和数据的差距。

据国际数据公司 IDC、浪潮信息、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2-2023 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随着全球数字化发展加速,正在对算力提出庞大的需求。

而伴随算力需求而来的是一笔 " 经济账 "。

根据业内专家的预估,OpenAI 推出的 Sora 在训练环节大约需要在 4200-10500 张 NVIDIA H100,训练时间至少 1 个月,并且当模型生成到推理环节以后,计算成本还将迅速超过训练环节。

而受美国芯片禁令影响,H100 的服务器(8 张卡)在国内的报价一度高达人民币 300 多万元。

而现在国内主机厂纷纷自研智驾技术,向大模型 " 开炮 ",更需要强大的算力平台,所以,目前也诞生了「汽车云」这一说法。

百度副总裁李硕在解释百度智能云推出汽车云体系的原因时表示,汽车云的需求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传统车企正在上云,建设数字化底座,打造智能化应用;

二是以 " 蔚小理 " 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有大量新增的云服务需求;

三是为汽车生产配套的供应链企业,通过云平台可以连通数据、提升效率。

但在资源投入上还是消耗不起,所以更多还是采取共同合作的做法。

比如说小鹏汽车,就基于阿里云智能计算平台,在内蒙古乌兰察布联合建立了国内最大的自动驾驶智算中心 " 扶摇 ",算力可达 600PFLOPS(每秒浮点运算 60 亿亿次),据悉,可将小鹏汽车自动驾驶核心模型的训练速度提升近 170 倍。

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多年以前,行业还有过 " 单车智能、车路协同 " 的对立争论。说白了,就是哪条路线更符合我国的实际交通环境。事实上,单车智能在很长一段时间胜出了,因为车企能主动发力的,只有 " 单车智能 "。

他们可以去增加激光雷达,强化芯片算力,以及在近两年,引入 BEV、 Transformer 模型,包括今年再度转向 " 端到端 ",目之所及的一亩三分地,皆在 " 单车智能 " 这个领域。

而如今,我们似乎看到了 " 殊途同归 ",所有的技术路线都汇聚到了 " 云 " 平台这个概念上。本质上,都对算力有强大的渴望。当我们的芯片被 " 卡脖子 " 之后,更需要 " 云 " 平台联通数据,共用共享。

这大概是冲向智能驾驶「终极进化体」,绕不过去的一道门槛了。我们要这么做,也必须这么做。

当年很多人都不理解,人类为什么要登月。

在探索宇宙奥秘时,也诞生了很多新的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而自动驾驶技术也是这样,每一项足以改变并重新定义我们生活的技术,其背后都有足够多的 " 小技术 " 在堆积。

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能看见全新的技术年代,共飨年华。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逗玩.AI

逗玩.AI

ZAKER旗下AI智能创作平台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动湃

电动湃

澎湃新动力!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