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售价向来都与技术和品牌息息相关,中国车企在新能源领域完成换道超车后,同样尝到了技术领先所带来的甜头,销量一路狂飙的同时,售价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甚至与海外豪华品牌高端车型相当。那么,中国车能在高点站稳脚吗?各位愿意花同样的钱购置中国车吗?我相信通过它们的表现会找到答案。
新能源技术王者——仰望 U8
厂商指导价:109.80 万元
在如此内卷的汽车消费市场中,花哨的设计或是堆配置已经很难打动消费者了,毕竟大家都会,这时拼的就是技术了,仰望 U8 走的就是这条路,定位大型 SUV,售价 109.8 万元,定位与价位都高高在上。
仰望 U8 分为豪华版和越野玩家版,区别在于车头造型,豪华版更为精致,越野玩家版的前保险杠看起来更加硬朗厚实,并且向车底延伸,能够在野外环境中更好地保护车头免受磕碰。其他部分两车差别不大,造型设计十分魁梧霸气,采用了 " 时空之门 " 设计语言。在轮拱处集成了激光雷达、摄像头,驾驶辅助不可小觑。
车身尺寸方面,它的长宽高分别为 5319/2050/1930mm,轴距为 3050mm,巨兽一般的体型。其他部分,关于硬派越野车的一切,它都可以提供,大 G 来了都要暂避锋芒。
车内所营造的豪华氛围丝毫不亚于同价位的 BBA 车型,中控屏采用了内嵌式设计,下方还保留了少许物理按键,同时还可以看到,中控屏两侧采用了类似翼展式的线条设计,能够让车内拥有更加宽的视觉效果。此外,仰望 U8 还将集成 23.6 英寸的仪表屏与副驾娱乐屏,后排还有两块 12.8 英寸屏幕,支持 5 屏联动。
仰望 U8 的重点是技术方面,它是搭载云辇 -P 的首款车型,其是一套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基于阻尼控制技术、高度控制技术、智能感知技术、刚度控制技术以及四轮联动技术。这套系统主要是为百万级别高端越野车打造,具备露营调平、四轮贴地、超强耐久以及超宽温域等特性。云辇 -P 最大举升行程达到 200mm,主动涉水深度可达 1 米,最大举升力达到 5 吨,悬架刚度支持 3 级调节。
此外,仰望 U8 还有一项黑科技—— " 易四方 ",简单来说就是四电机驱动技术。该系统能够凭借四电机独立矢量控制技术对车辆四轮动态实现精准控制,在极端条件下,能应对高速爆胎、应急浮水和冰雪路面,保障车内人员的出行安全。动力方面,单电机最大功率 220-240kW,最大扭矩 320-420N · m,总功率 1197 马力,0-100km/h 仅需要 3.9 秒并配备了 2.0 升涡轮增压增程发电机,可实现最长 1000km 的综合续航(CLTC 工况)。
中国百万级超跑——昊铂 SSR
预售价:128.60-168.60 万元
换道超车后,有仰望 U8 这类高端越野车还不够,埃安的高端品牌 "Hyper 昊铂 " 直接将目光锁定在电动超跑,而且不单单是口嗨,旗下的昊铂 SSR 将在 10 月 9 日正式上市交付。在此前的品牌发布会上,厂家还将其称之为 " 中国第一超跑 ",看来实力不可小觑。
刨除品牌,单说价格,它在超跑阵营中确实不算贵,但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说 " 有这钱,我买哪款车不好吗 ",可以理解,毕竟它还是一位新手,存有太多未知。
再来说其核心产品力,也就是行走能力部分,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 1225Ps,轮上峰值扭矩达 12000N · m,各位没有看错,就是扭矩过万。据了解,昊铂 SSR 在加速的瞬间 G 值可以达到 1.7,且 0-100km/h 加速仅需 1.9 秒,说什么加速体感仿佛火箭升空的确有点过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陆地上很难体验到如此强烈的推背感与压迫感。同时,昊铂 SSR 拥有两挡四合一集成电驱,竟然还采用了高铁同款的碳化硅芯片,可将工作转速提高 2.5 倍的同时,还能减少 80% 的功耗。
造型上,看得出昊铂 SSR 原创程度极高。作为一台电动超跑,它有新能源车型特征的同时,也将超跑的设计理念全盘呈现。低趴、宽体是超跑视觉上给人的第一印象,昊铂 SSR 也不例外,而为了做到更好的轻量化,昊铂 SSR 还应用了 100% 碳纤维外覆盖车身。此外,时下超跑的硬核元素它都可以提供。
昊铂 SSR 车内有超跑的元素也有新能源车的特征,整体走简约路线,与大多数超跑一致,不过在配色上就不那么守旧了,大面积应用电光渐变色,配合 3D 立体编织技术,将时尚氛围烘托到位。用料部分,除碳纤维外,还有大量纯植物鞣制环保皮、生物基仿麂皮和环保纱线,符合新能源车型的理念。
拥有军车基因——猛士 917
厂商指导价:63.77-73.90 万元
猛士 917 可谓是越野圈近年来的王炸车型,有军车的基因、生猛的造型、高位的售价、出色的性能都令其备受瞩目,更让海外品牌看到了新时代中国越野车的实力。
燃油车四驱系统没什么好说的,可电动就不一样了,它需要更出色的技术与可靠性。首先在整车架构上,猛士 917 将采用自主研发的 M TECH 猛士智能越野架构,这是一个支持 5G 通讯、千兆以太网等技术的电子电气架构。架构包含 MORA 猛士滑板越野平台、猛士越野全地形智能解决方案 M ATS、MEGA POWER 猛士动力三大新技术集群。
猛士滑板越野平台,集合了多功能线控、融合式域控、高集成度热管理等技术。值得关注的是,该平台采用了线控制动和线控转向,包括后轮也会配备线控主动转向技术。除此以外,还能赋予整车更出色的机动能力,最大的亮点就是 " 蟹行 " 模式,低速越野时车辆可以横向行驶,大幅提升避障能力。
对于越野新手也很友好,猛士 917 搭载越野全地形智能解决方案 M ATS,针对雪地、沙地、深雪、岩石等 9 种越野环境,智能选择驱动模式和动力策略。动力方面,有纯电与增程可选,前者搭载四电机驱动,800kW、1400N · m,如同怪兽一般的动力能让它在爬坡、冲沙等越野场景有着更强的持久动力。增程版车型为 1.5T+ 三电机组成的动力系统,600kW、1050N · m 的参数同样生猛。
猛士 917 造型棱角分明,且有一个很有趣的点,整个车身很难找到一条曲线,硬派气息拉满,甚至呈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至于风阻系数,它似乎也没考虑过,硬且气场强大就够了!最为关键的是,该车设计的原创程度极高。
车内采用了现阶段主流的设计,以大屏制胜,不过大尺寸方向盘与大量横直的线条还是相当硬派的。而木纹 + 大量皮革材质的使用,也赋予了车辆不俗的豪华感。挡杆区域造型也很有意思的,采用了类似双挡杆的设计,左侧为挡位选择,右侧则为驾驶模式选择。
写在最后:
不单单是上述品牌在冲高,在做技术的创新,极氪、蔚来、小鹏等车企同样如此。说白了就是,出来混早晚要还的,既然在内燃机时代我们落后了,到了新能源时代势必要投入更多的经费去研发。
回到当前汽车市场,中国车在 30-50 万元的汽车市场已经夺得了一定的话语权与市场占有率,而这一切也都是新能源车型的功劳。接下来,就是要冲高了,进击百万级市场,不过所要面对的竞品也要更强,与此同时,摆在中国品牌面前的问题还有,如何加速走出去,我相信这些都不会难倒它们,因为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仰望 U8、昊铂 SSR、猛士 9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