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头
现在大部分玩家也迈向了 2K 高刷电竞显示器的行列,2K 游戏的使用需求也越来越强,而 NVIDIA 在之前发布了玩家备受瞩目的甜品级 RTX 4060显卡,其不俗的性能也成为了玩家装机的首选。小编最近也刚好想组建一套适合 2K 游戏的主机,本期我们就来实测看看,在 2K 分辨率下,我的这台性能小钢炮究竟能不能胜任今年热门的游戏大作。
显卡赏析
显卡作为 PC 中最重要的硬件之一,自然不能马虎。毕竟无论是游戏玩家还是生产力工作者,都需要强劲的独显,才能支撑我们驰骋游戏亦或者是高效输出。这里我们选择的是技嘉 GeForce RTX 4060 AERO OC 8G 雪鹰(以下简称为 " 技嘉 RTX 4060 AERO 雪鹰 ")。AERO 系列是技嘉面向创作者所推出的全新系列,之前这个系列只有笔记本或者主板,显卡还是第一次上新。
这款显卡的风格设计就跟它的名字一模一样,大面积的银色与白色相间,真的犹如 " 雪鹰 " 一般。正面的外壳上还有凌厉的线条作为装饰,就好像鹰爪的痕迹。
就连包装盒也延续了这一传统,纯白的底面上仅有 "AERO" 字样,相当简约美观。
再回到显卡本身,正面还有三把显眼的散热风扇,每把风扇也都印上了 "AERO" 字样。白色的设计与外壳的银色形成撞色,都让它的外观拥有不错的层次,也与技嘉魔鹰系列的电竞风格迥然不同。
3 把 8cm 的导流风扇,支持智能启停,采用正逆转设计,每个风扇的旋转方向与相邻风扇不同,不仅可以减少扰流,还能增加气压。扇叶表面设计有条纹曲线,可引导气流由风扇边缘分流。
细看,风扇的顶部还写着 "CREATIVITY STARTS HERE" 字样,意思就是 " 创造力从这里开始 "。这也与 AERO 系列的初衷不谋而合。
翻过背面,银白色的金属背板与正面高度统一,全覆盖式背板不仅可以保护 PCB,也可以辅助背面的散热。文字与图案的点缀,让这款显卡在简约中透露出一丝优雅的气息。
背板不仅考虑到了美观,也为散热留足了空间,背板尾端采用了大面积的镂空设计 ,显卡左侧肩部位置也设置有透气格栅,可让散热器获得更好的通风效果,散热效果势必不错。
顶部和底部就是常见的散热鳍片了,它们几乎占领了整块显卡的空间,无论从何种角度望去,总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不过这也证明,技嘉 RTX 4060 AERO 雪鹰的散热效能很顶。
技嘉 RTX 4060 AERO 雪鹰在供电接口上也极其友好,选择了常规的 8pin 显卡供电接口,毕竟这卡只有 130W,单 8pin 完全足够,而且还不需要用转接线。
还有一个小细节是,8pin 供电接口的附近有供电指示灯,如果你的没插供电接口,那么它会亮起,给你相应的提示。如果是供电异常,则会进行闪烁,不得不说,这点还是蛮贴心的。
显卡侧面还有一个 "AERO"Logo,它支持 RGB 灯光,从不同方向看去可展示不同颜色。用户可通过技嘉智能管家(GCC)软件调节灯效,支持波浪、呼吸、闪烁等多种效果,也可与其他设备同步灯效。
视频接口也做了些许调整,2 × DP 1.4a+2 × HDMI 2.1 的视频接口组合完全能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需求。像多屏输出亦或者是 8K@60Hz 显示它都支持。
另外,这款显卡的长度为 281mm,厚度也仅有 53mm,大概就是双槽多一点的厚度,878g 的重量,就这个体积,大部分机箱都能塞得下它。
再给大伙上点硬菜,拆开技嘉 RTX 4060 AERO 雪鹰后,其内部堆料也相当足。
整张显卡 PCB 的长度很短,甚至可以做成 ITX 的版本。仔细看你就知道,这款显卡采用了 2oz 铜 PCB,全自动化制造,确保产品的品质,移除了传统因人工焊接在 PCB 表面留下的尖锐突出点,避免玩家在自行组装时手指被划伤和握持不当造成的损坏。
背部 PCB 也是如此,密密麻麻的电子元器件整齐排列,整块 PCB 拿在手上也是沉甸甸的,明显能够感觉到大厂的做工确实不一样。
AD107-400-A1 核心就镶嵌在 PCB 的正中央,TSMC 4N 工艺打造,拥有 3072 个 CUDA 核心、24 个 SM 单元。这个配置应对主流的游戏或是内容创作已经相当充足了。
旁边是四颗来自海力士的 GDDR6 显存,型号是 H56G42AS6D,显存等效速率为 17Gbps。
供电设计上,技嘉 RTX 4060 AERO 雪鹰采用了 4+1 相供电设计以及耐久用料。其中核心供电为 4 相,1 相显存供电,分别位于 PCB 的左右两侧。
每相供电都有自己的 DrMos 芯片,芯片来自万国半导体,不过均采用一上一下两个 MOSFET,型号分别是 36306 NP2P11 和 36344 NP1611。
PWM 主控则安排在显存芯片的上方,型号是 uP9512U,负责核心与显存供电控制,常用在中高端显卡身上。
供电接口是我们熟悉的 8 Pin,单口即可喂饱这张技嘉 RTX 4060 AERO 雪鹰。
除此之外,底部的金手指也承担了一定的供电需求。同时 PCIe 4.0 x 8 足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带宽需求。
散热系统则是技嘉引以为傲的风之力三风扇散热系统,正面采用的 3 个 80mm 导流风扇,它们的扇叶采用了特殊的刀刃式扇叶设计,可以在同转速下带来更多的进风量。3D 智能启停技术的加入,可以帮助显卡在低负载下降低噪音与功耗。
散热器内部通过 2 根复合式热管将散热底座和大量散热鳍片连接起来,并以热管直触的方式帮助显卡快速散热。
除此之外,这款显卡还对 GPU,GDDR6 显存和供电电路部分设计了散热贴片进行降温处理。核心处也有厚厚的硅脂,散热拉满了属于是。
甚至连金属背板也是散热中的一环,金属加持,不仅提升质感,也可以将显卡 PCB 背部的热量传导到背板上,加入热量导出。
主板开箱
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本次的主板。众所周知,地基是决定大楼稳不稳的重要一环,主板则是硬件沟通交流的平台,关系到所有硬件的性能释放。因此这回我们选择了主流玩家更青睐的 B760 芯片组。
不同于普通版的包装科技感十足,我们手上的技嘉 B760M AORUS ELITE AX V1.3(以下简称 " 技嘉 B760M 小雕 WIFI")在外包装上似乎更清新一些,二次元雕妹占据了包装盒的半壁江山,精致的外观,少女心满满,因此也被很多玩家亲切的称为雕妹版。左上角是 AORUS 的 logo,右侧标注了主板型号 B760M AORUS ELITE AX,下方则是支持英特尔 13 代CPU和 B760 芯片组的图标。
技嘉 B760M 小雕 WIFI 还是延用了之前的设计,经典的银白纯黑撞色搭配,颜值真的没得说,精致感一下就上来了。大面积的银白色散热装甲在彰显高规格散热的同时,也非常适合搭配白色、粉色配件组建二次元唯美主题主机。
看过了正面,再看看 PCB 的背面,显得简洁了许多,布置了大量的电子元器件,做工用料非常扎实,2 盎司的铜电路板加持,稳定性绝对有保障。
细看正面,技嘉 B760M 小雕 WIFI 配备了大面积的延展式散热片,银白色相当亮眼,并且上面还保留了不规则斜纹设计和 AORUS 的 Logo。
散热片的设计也是有讲究的,复合式剖沟加持,让这个一体成型的散热装甲拥有更大的表面积,用于提高散热效率,大大增强主板热交换性能,配合 VRM 和 I/O 区域等多方位散热片,主板的热量轻松带离,硬件也能满血释放。
散热马甲下是堆料相当足的供电系统,技嘉 B760M 小雕 WIFI 采用 12+1+1 相(12 相 CPU 供电、1 相核显供电和 1 相辅助供电)供电设计,12 × 60A 大电流供电晶体管完全足以带动旗舰级别的 CPU。
内存插槽方面,技嘉 B760M 小雕 WIFI 给到了四根 DDR5 插槽,并且支持 XMP 3.0 技术,最高支持 DDR5 7600+MHz 以上。当然,这里还得提一嘴,技嘉的主板还支持低延迟高带宽优化技术,D5 内存性能直接满血释放!
M.2 的固态硬盘位则是给到了两个,均为 PCIe 4.0 x4 的速率,孔位方面提供了 2280 和 22110 的规格,并且两个 M.2 接口都自带了散热马甲。
技嘉 B760M 小雕 WIFI 的显卡槽是 PCIe 4.0 x16 的规格,并且带加强的合金装甲设计,电气性能和耐久度方面相当可靠。还带有 PCIe EZ-Latch 显卡快易拆设计,能帮助用户快速拆卸显卡。
另一根 PCIe 插槽同样也是 x16 长度,速率为 PCIe 4.0 x4,你可以用它来接其他外设。
I/O 接口方面,技嘉 B760M 小雕 WIFI 提供有 4 个 USB 2.0、一个 DP、一个 HDMI、一个 USB 3.2Gen 2x2 Type-C、一个 USB 3.2 Gen 2 Type-A、三个 USB 3.2 Gen 1 Type-A、一个 2.5G 网卡口、两个 3.5mm 音频口和一个 S/PDIF 光纤输出口,规格配备可以说是相当豪华。
上机效果
外观、拆解大家都看完了,纯白的显卡怎么少得了海景房装机。就这个雪白的机身,就很百搭,跟 RGB 相结合的话,那更是光彩夺目。
顶部 Logo 处支持 RGB Fusion 灯效,给简约的外观增添了一抹鲜艳。
背板上虽然没有 RGB 部件,不过白色的金属背板设计独居匠心,五颜六色的 RGB 灯光散在上面,让这块显卡仿佛披上了靓丽的战衣,更显精致。
朝下的三把 80mm 散热风扇能够将机箱底部的空气送入内部,加速显卡内空气的流动,高效散热。
光是看这个装机效果,那只能用 " 惊艳 " 来形容,如果你也想自己动手打造一台低调冷艳的白色主机,那 B760M AORUS ELITE AX 主板加上技嘉 RTX 4060 AERO 雪鹰就是你的最佳选择。
测试平台介绍
好像还没介绍这次的 CPU 选用,小编选的是素有游戏神 U 之称的 Core i5-13490F,其最大的优势是新增了 4 个能效核心(E 核),并且采用了全新的高性能混合架构,也就是俗称的大小核。6 个性能核 +4 个能效核构成,最终规格为 10 核心 16 线程,这也意味着它的多核性能有着很大的进步。
总的配置表如下,这个配置你觉得如何?
上机后,在 CPU-Z 中可以看到本次使用的主板是 B760M AORUS ELITE AX V1.3,BIOS 版本为,搭配的是两根高频低时序的 DDR5 内存条,两条 16G 组成 32G。在这套硬件基础下,CPU 单核得分 742,多核得分 6590.6,内存甚至可以直接稳定 7200MHz,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
在内存基准测试中,7200MHz 频率下的成绩相当傲人,读取、写入、复制以及延时成绩分别为 101445MB/s、91373MB/s、91536MB/s 以及 68.5ns,整体的性能表现要远高于 DDR4 级别的内存性能表现。
GPU-Z 中则可以对技嘉 RTX 4060 AERO 雪鹰进行详细了解。从 GPU-Z 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款显卡在 OC 性能模式下(出厂预设),其 Boost 频率达到了 2550MHz,比 NVIDIA 官方建议值(2460MHz)高 90MHz。
理论性能测试
开始测试前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这套平台在基准测试中表现出的理论性能。从实测结果来看,可以说技嘉 B760M 小雕 WiFi+ 技嘉 RTX 4060 AERO 雪鹰完全能够满足 2K 的游戏需求。无论是以 DX 11 为基准的 Fire Strike 测试,还是 DX 12 为基准的 Time Spy 测试,这套平台的得分都相当出色,证明其在 1080P 乃至 2K 下都有不错的性能释放。
再看看老黄引以为傲的光追和 DLSS 性能,光追测试项目部分,技嘉 RTX 4060 AERO 雪鹰在 Port Royal 测试中得分 6086 分,这个成绩已经超越了前代显卡足足 1000 分以上。
至于 DLSS 部分,那坐拥 DLSS 3 的技嘉 RTX 4060 AERO 雪鹰更是不得了,在 DLSS 2 下就已经领先前代显卡不少了,2K 下仅开启 DLSS 2 就能做到 71 FPS 以上,开了 DLSS 3,帧数将继续提升至接近 80 FPS,前代显卡还在勉强可玩,新架构的技嘉 RTX 4060 AERO 雪鹰目标则是高刷电竞!
游戏性能测试
理论性能我们看完了,游戏性能才是重中之重。NVIDIA 把 RTX 4060 定位为一张 1080P 级别的游戏显卡,那先看看它在 1080P 下的性能表现。可以说是毫无压力,几乎所有的游戏都能流畅运行,如果游戏支持 DLSS 3,游戏帧数还能更惊人一些。
紧接着测试的是技嘉 RTX 4060 AERO 雪鹰到底能否满足 2K 电竞网游的高帧率运行,这里选取了近期 Steam 平台上热门的电竞游戏,以及刚刚公测的高人气网游《无畏契约》进行测试。
可以看到,技嘉 RTX 4060 AERO 雪鹰完全可以在 2K 全高画质下,是完全可以满足《CS:GO》《无畏契约》的 144 帧运行的,同时在《绝地求生》《永劫无间》当中平均也能达到过百帧,适当降低画质后基本可以稳定 2K 120 帧以上。
再来看到 3A 游戏,我们测试了传统光栅渲染《荒野大镖客》《孤岛惊魂 6》《无主之地 3》,等大型游戏,技嘉 RTX 4060 AERO 雪鹰都可以满足 2K 全高画质 60 帧以上流畅运行,甚至不少游戏还能跑到上百帧!
当然,熟悉 NVIDIA 的玩家也知道,老黄在 RTX 40 系显卡上带来了 DLSS 3 技术,不同于 DLSS 2,DLSS 3 带来了划时代意义的 " 帧生成 " 功能,说白了就是 AI 插帧,不过确实有点东西,据老黄说游戏性能最高可以实现翻倍的提升。
并且现在已经有很多游戏支持 DLSS 3 了,像《赛博朋克:2077》《巫师 3 重制版》《霍格沃茨之遗》《瘟疫传说:安魂曲》《漫威蜘蛛侠》等在内的 50 多款高画质 / 光追游戏,都支持了 DLSS 3 帧生成功能。玩家只要小手轻轻一开,就能领略丝滑流畅的感觉。
应该也有不少玩家好奇 DLSS 3 加持下的游戏体验,这里我们也是选择了几款游戏进行实测,首先大家看到的是素有 " 显卡杀手 " 之称的《赛博朋克 2077》,超级光追的预设下,不开启 DLSS 显然是没办法玩的,不过,但你开启 DLSS 2 后,游戏帧数也不太能够满足,毕竟要开到超级性能档才能超过 60 FPS。如果你有技嘉 RTX 4060 AERO 雪鹰就不一样了,开启 DLSS 3,2K 下质量档也能 60+ FPS 畅玩,超级性能档甚至已经去到快 120 FPS 了。
其次再看看 1%Low 帧,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有了 DLSS 3.0 的技嘉 RTX 4060 AERO 雪鹰在游戏体验上更为稳定,普遍相比 DLSS 2.0 提升了 30% 以上,可以说 DLSS 3.0 就是一次全面的性能飞跃,要性能有性能,要稳定有稳定,新一代游戏神器了属于是。
另外,应该也有不少玩家会担心画质的问题,而 DLSS 3 更强悍的地方在于,像文字或者物体边缘经过 AI 处理后,细节会比原生更为清晰,下图中的广告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最左侧的原生 4K 在 ICAT 中放大后,广告牌上的文字略显模糊,但后面四张图像经过 DLSS 3 的渲染后,字体清晰度明显更胜一筹,所以玩家无需担心开启 DLSS 3 后画质会降低,大胆开起来!画质、流畅度我全都要!
紧接着我们看看赛车游戏《F1 22》,DLSS 2 下,游戏帧数的提升已经相当不错了,开启后各个档位的帧数差距在 20 FPS 左右,质量档下 DLSS 2 也能在 2K 下做到 71 FPS 的成绩。不过有了 DLSS 3 就不一样了,帧数相比 DLSS 2 那可以用飞跃形容,性能档下 124 FPS 完全可以用电竞级 3A 来形容,肉眼可见的丝滑。如果你看重画质,质量档 90+ FPS 的表现也绝对够用。
再看看《瘟疫传说:安魂曲》,这也是一款支持 DLSS 3 的大作。首先看看 DLSS 2,不得不说仅仅开启 DLSS 2 就对游戏帧数有了不小的提升,想要体验 2K@60Hz 只需要开启质量档即可。但是有 DLSS 3 又怎么能够不用?开启以后帧数又有了大幅提升,平均每个档位相比 DLSS 2.0 时能够带来 25-30% 左右的性能提升,表现相当不错,甚至性能档都能做到 2K@120Hz 的水平。
最后看看国产射击类的 3A 大作《光明记忆:无限》,不开启任何 DLSS 技术的情况下,2K 仅有 40 FPS 不到,勉强可玩。DLSS 2 开启后,游戏的流畅程度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即使是质量档,也能达到 70-80 FPS 的水平。切换到 DLSS 3 后,最高帧数可以去到近 140 FPS,这个表现已经快可以高刷畅玩 3A 了。
创作性能测试
创作方面,我们用 PugetBench 模拟大家使用 Adobe、DaVinci 等创作软件的情况。有不错的 CPU 和强劲的 GPU 加持,这套平台应对创作,可谓是轻车熟路,尤其是在视频导出方面,无论是 Pr 还是 Davinci 中,丝滑的剪辑体验以及战未来的格式编码都是你选择它的最佳理由。
视频创作完肯定还需要导出,刚好intel的 13 代酷睿与 RTX 40 系显卡均支持 AV1 编解码,我们用 NVIDIA 提供的 8K 片源与工程文件分别测试 AV1 格式和 H.265 格式下的编码时间。实测同一段素材下,同样使用 H.265 编码,有双编码器的加持下,技嘉 RTX 4060 AERO 的效率比 RTX 3060 快 5% 以上,如果使用 AV1 编码,那 RTX 3060 就更没法比了,毕竟它还不支持 AV1 的编解码。
AV1 编码不止导出速度更快,它的文件占用空间也比 H.265 要小,无论是 4K 分辨率还是 8K 分辨率,使用 AV1 编码后,文件整体大小能够降低 25% 以上,并且肉眼下几乎没有画质区别。单就这点,技嘉 B760M 小雕 WIFI+ 技嘉 RTX 4060 AERO 雪鹰组成的这套新平台,就能成为你战未来的绝佳资本。
再看看渲染方面的表现,在 N 卡常用的 Blender 和 V-Ray 渲染软件中,技嘉 RTX 4060 AERO 雪鹰相比 RTX 3060 有 40% 的性能提升,表现也是相当出色,不得不夸一句,RTX 40 系的性能果然不让人失望。
我们再用 Stable Diffusion AI 计算生成图片,来看看技嘉 RTX 4060 AERO 雪鹰是否仍能轻松胜任 AI 图形生成的需求,在输入 NVIDIA 提供的 " 小房子 " 关键词之后,技嘉 RTX 4060 AERO 雪鹰每分钟能够生成 4.72 张图,换算一下就是一张图片为 12 秒,你可能没概念,作为对比 RTX 3060 12GB 一分钟生成的图片数为 4.12 张,不得不说新架构下的 RTX 40 系显卡在 AI 上同样有较大的优势。
稳定性测试
最后让我们进行稳定性测试,默认状态下,在室温 25 ℃的情况下,使用 Furmark 单烤近 15 分钟后,技嘉 RTX 4060 AERO 雪鹰的核心温度仅有 54.8 ℃,待机状态下,核心温度更是低至 30 ℃,这已经比不少 CPU 的温度还要低了。
CPU 单烤测试则是用 AIDA64 FPU,在测试的过程中能看到硬件监视器中 Core i5-13490F 处理器的所有核心都达到了满载的状态,不论是性能的 P 核还是能效的 E 核均睿频到其最高频率,并且在 15 分钟的烤机过程中,CPU 相当稳定,都是一条直线过,完全没有波动。
总结
测试到这里就接近尾声了,总的测试下来,以技嘉 RTX 4060 AERO 雪鹰组建的这套平台,在运行目前主流的游戏其实没有太大的问题,玩家没必要太过于担心,只不过指望这张甜品卡就能在各种大型游戏中随心所欲的拉满画质肯定是不现实的,部分游戏还需要玩家手动调低一些特效。
不过瑕不掩瑜,2000 多元的 RTX 4060 在 2K 下能有丝滑的游戏体验已经相当不错了,并且这款显卡还有 DLSS 3 加持,大家也看到了 DLSS 3 的实力,不少游戏都能获得额外加成。老黄的 DLSS 3.5 也在路上了,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游戏支持这项技术,届时别说 2K 游戏了,2K 高刷玩 3A 都可以一试。
与技嘉 RTX 4060 AERO 雪鹰搭配的 13490F 也有出色的发挥,多线程优势明显,不仅能轻松驾驭游戏,在创作以及日常办公应用中更是卓越。并且更低的售价,加上不能超频的特性,让它可以搭配技嘉 B760M 小雕 WiFi,这也给绝大多数游戏玩家提供了一个高性价比游戏平台。如果你最近刚好想组装一台游戏主机,那选择技嘉 RTX 4060 AERO 雪鹰+技嘉 B760M 小雕 WiFi 可能实力与性价比并存的选择,感兴趣的玩家不妨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