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发展,共享生态滨海。9 月 25 日,由江苏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主办的 2023 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在江苏盐城召开。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江苏省省长许昆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闫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江苏省副省长夏心旻主持。来自 34 个国家的近千名代表共襄盛会。
滨海区域连接陆海,是人类聚居的主要场所,拥有不可替代的空间资源、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禀赋,也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滨海区域的治理和发展,直接影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全球滨海区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风险和挑战,亟需各方共享成功经验,探讨应对之策。王广华指出," 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中,我们坚持陆海统筹、综合施策,在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动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实践,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许昆林表示,江苏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绿色生态作为关键支撑、" 双碳 " 行动作为战略抓手,大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系统建设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经济带,努力为全球滨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探索路径、做出示范。" 希望通过全球滨海论坛这一平台,加强全球滨海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健全共建共享的滨海生态保护修复与可持续发展合作机制,不断激发生态活力、释放蓝色潜力,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
闫振介绍了国家林草局在自然保护地、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开展的工作,希望与会各方通过全球滨海论坛平台开展对话交流、案例分享和专题研讨,深入剖析滨海地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守住滨海生态安全边界、健全滨海保护合作机制、增进滨海惠民福祉的解决方案,为实现全球滨海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贡献。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际鸟盟、东亚一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关系协定、英国皇家鸟类协会、天合公益基金会、保尔森基金会、湿地国际、剑桥大学、国际鹤类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加纳环境保护署等 21 家机构成为全球滨海论坛合作伙伴。
通讯员 左一明 李金龙 现代快报 + 记者 陶展 王菲 主办方供图
(校对 周露 编辑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