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侃见财经 08-03

“疯狂”回购,杠上摩根大通,碧桂园服务暴涨近 18%

地产行业处于新旧转型的阶段,物业行业的估值也被严重拖累。

根据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物业行业平均的市盈率超过了 30 倍,但到了 2022 年年底,物业行业的平均市盈率已下降至 7 倍左右。

与关联方业务来源单一,成了物业企业的 " 软肋 ",但物业作为服务行业,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刚需属性。

当回归服务行业的本源,物业服务板块的估值也应该重塑。

万科董事长郁亮曾在万物云上市时表示,并不在意上市时估值的高低,更在意其未来的长期表现。

尽管,万物云上市时较最高千亿估值,打了

五折

面对市场的选择,郁亮也明确的表示要警惕高估值,他认为,只有一个理性的资本市场,才能给真正优秀的企业一个适当的定价。

就这样,上市不久的万物云短时间内几乎腰斩,万物云的连续 " 护盘 " 行动才稳住了股价,最高冲至 56.83 港元 / 股。

进入 2023 年之后,物业板块并没有延续上涨的走势,而是一路下跌,据统计显示,融创服务年内跌幅超过了 37%,万物云年内跌幅已经超过了 42%,碧桂园服务更是超过 47%。

连续低迷的估值之下,多家物业企业的高管选择了下场增持。作为物业行业的龙头,碧桂园服务更是祭出了大招:

购回不多于 3.37 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 10%。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截至 2022 年年末,杨惠妍一共持有碧桂园服务约 36.12% 的股份。

7 月 30 日晚,碧桂园服务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主席杨惠妍将所有持有的碧桂园服务 6.75 亿股捐赠给了国强公益基金会(香港),国强公益基金会拟把捐赠股份用作支持香港及粤港澳大湾区科学、教育文化、健康及青少年成长等公益用途。

而此次捐赠的股份占到了碧桂园服务已发行股份的 20% 左右,捐赠完成之后,杨惠妍持有碧桂园服务的股份将下降至 16.12%。

但由于国强公益基金会将所对应股份的投票权委托给了杨惠妍,这就意味着其对碧桂园服务的实际控制权不会因为捐赠而发生改变。

该消息发布之后,碧桂园服务的股价,一连下跌两日,跌幅达到了 12%。

8 月 1 日,碧桂园服务发布了 2023 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告显示,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止六个月,碧桂园服务录得未经审核综合收入约人民币 206.5 亿元至人民币 208.5 亿元,未经审核税前利润约人民币 32.14 亿元至人民币 35.71 亿元,未经审核期内净利润约人民币 24.76 亿元至人民币 27.52 亿元,未经审核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人民币 23.18 亿元至人民币 25.76 亿元及未经审核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核心净利润约人民币 26.02 亿元至人民币 28.91 亿元。

与业绩预告一同发布的,还有一份回购计划。

碧桂园服务表示,由于当下的股价未能充分反映集团的内在价值。所以公司将根据实际需要,于公开市场回不多于 3.37 亿股股份,据悉该部分股占到了碧桂园服务已发行的股份总数的 10%。

受此影响,碧桂园股份股价次日大涨近 18%。

公告还显示,回购股份的相关代价由集团现有可用现金储备拨付,公司将随后注销已购回的股份。

侃见财经认为,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而言,回购总股本的 10%,是一项 " 疯狂 " 的举动,对于一家 334 亿港元市值的公司,如果行使全部回购权限,那么届时可动用的资金不会低于 34 亿港元,对于碧桂园服务而言,该笔资金属于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财报显示,截至 2022 年末,其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 133.45 亿元,也就是说,碧桂园服务有充足的资金完成此次回购。

由于市场的复苏比较缓慢,现金流的困境就像一个紧箍咒困扰着多数地产企业。

所以,杨惠妍所执掌的碧桂园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尽管碧桂园服务今年上半年依旧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碧桂园的影响下,市场并未给予相应的反馈。

一位持有碧桂园债券的机构人士对媒体表示," 接下来两个月碧桂园还有这么多的债确实是比较困难,我们也有和其他持有碧桂园债券的机构同仁做过交流,大家都已经做好了预期管理,这关能不能撑过去,要看各方的态度了。"

侃见财经认为,作为一家万亿级别地产企业的掌舵者,面临各种负面的冲击,杨惠妍大概率是 " 焦虑 " 的。但作为信用评级最高的民营地产企业,能够撑到现在,其也向外界展现出了财务的稳健以及韧性。

截至目前,碧桂园的融资渠道还算顺畅。7 月 20 日,碧桂园还拿到了 35.83 亿港元及 3.89 亿美元定期贷款,用于还债。

面对困境,直面是最好的选择。

作为地产企业 " 现金奶牛 ",稳住物业服务板块,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所以碧桂园服务向市场抛出了如此数额巨大的回购计划。

不过,对于碧桂园服务的一系列举措。摩根大通近日发布报告,继续碧桂园服务 " 减持 " 评级,该行认为,市场对碧桂园服务的担忧将继续拖累投资者情绪。

摩根大通还认为,此次回购最早 8 月底或者 9 月初才能展开,他们还预计此次回购规模不会很大。

很显然,摩根大通低估了碧桂园服务的决心。

侃见财经认为,随着各种政策利好的加持,行业已经开始逐步走出谷底,待市场信心有所恢复,那么未来公司大概率会顺利度过难关。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侃见财经

侃见财经

轻松诙谐,一览财经趣事。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